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推进数字中国建设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期,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目标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淄博为例,根据座谈交流和实地调研,探讨数字中国建设,是百姓的诉求、大数据时代的支撑和政府的责任的时代背景和必然逻辑,面对问题和挑战,并从意识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伦理层面五个层面梳理战略路径。
  关键词:数字中国 决策 路径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4-0236-02
  近年来,浙江从“最多跑一次”到“一证通办”,江苏从“不见面审批”到“24小时不打烊”,广东的“数字政府3.0版本”,山东的“一次办好”,河南的“一次办妥”,贵州的“云上政府”,上海的“一网通办”,深圳的“秒批”,这些响亮的口号和成功的实践,都不约而同地说到一件事: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一、数字中国建设的必然逻辑
  (一)百姓的诉求
  数字中国,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根据目前主流观点,信息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1年之前的电子阶段;第二阶段是2002—2015年的网络阶段;第三阶段是2015年至今的数字阶段;第四阶段是2021年至2035年的智慧阶段。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第四个阶段在某些省份某城市中的某一项业务也已能实现,但要全面实现,就要建立在数字国家的基础上。在电子时代,部门之间数据没有实现汇聚共享,业务流程没有整合优化,政府内部信息互通共享困难、流程不通、行政效率效能不高,为群众、企业提供办事服务时,仍然存在让群众“跑多次”“跑多门”“跑断腿”“跑万里长征图”的情况,老百姓提交材料时,“提交这”“提交那”“重复提交”来证明“我是我”“我爸是我爸”等问题,所以“数字政府”建设是老百姓的切实需求。
  (二)大数据时代的支撑
  现在是技术迭代的时代,在技術上完全可以支撑数字政府的建设。近些年来,世界很多国家都提出并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美国的数字政府战略,特点是强调数据流动,政府掌握的数据和社会掌握的数据在一定规则下互通、共享、开放。新加坡数字政府特点是统一数字身份证、个人及其家庭和企业的数字档案,从摇篮到坟墓,从注册到注销,在政府大数据库中统一存储。英国的数字政府即平台,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百姓找政府的任何部门,办理任何事,就通过一个平台,一个端口登录。
  (三)政府的责任
  1.政府决策科学化的需要
  公共决策、政府决策要符合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这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法治理性是一一对应的。一个决策,要完全符合这三化,达到这三性,它会达到一个什么标准?用“科学管理理论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的总结来说,就是梦想中的“最优标准”。1978年,赫伯特西蒙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解释获奖原因就是,他解答了人类不可能是无限理性的,人类作出的决策符合满意标准即可。在大数据时代,决策可不可以超越满意标准,达到最优标准?数字政府的建设,从决策科学化方面讲,从抽样数据决策到全样数据决策,决策更加全面真实;从决策价值方面讲,百姓更容易立体化全方位地建言建议,政府也更能做到精准地回应;从决策的法治化来看,决策流程会更公开透明,程序更公证合理。所以,数字政府的建立,会让政府决策的标准从满意标准,到最优标准,包括决策的科学化。
  2.社会治理精准化的需要
  传统应对突发事件的方式是“发生事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生事故”的循环怪圈,而数字政府的建立,可以实现“数据—量化分析—预判—预防措施”,运用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模式,提前判断,治患于未然。
  3.公共服务高效化的需要
  根据公共经济学的理论,要了解公共服务首先要对公共服务分类。一般来说,公共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数字政府的建设,更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供给的高效化。淄博淄川区创新构建“淄川文化云”平台,创造“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通过百姓点单,开通的热门栏目有我爱培训、我爱演出、我爱健身、我爱展览、我爱学校等,群众可以提前通过手机端或者电脑终端就近预约。通过百姓点单、专业制单、政府点单的方式,让百姓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2017年以来,共开展培训活动24000多场次,培训人员达到70多万次。
  二、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必要路径
  (一)意识层面:树立大数据治理的思维理念
  一是可以怀疑大数据,但不能轻视它。疑问是思维导图的起点,而解答疑问就是大数据的使命;因此要重视大数据工作。二是不要完全依赖大数据。重视归重视,不能太过于依赖大数据。不管什么工作,只要不和大数据相关,就觉得不是创新了,不和大数据相关,就没法办了,就不去办了,这样不可以。
  (二)管理层面:建设整体性的大数据治理机制
  一是构建多元参与的大数据治理主体。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信息,碎片式地分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作为社会主体的政府难以有效地将全社会的数据信息积聚在一起;因而需要其他的社会主体参与大数据治理。百度、阿里巴巴等大数据公司掌握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应建设大数据时代的“数据+ ”的多元化主体治理机制;政府应与这些企业主动沟通,建立协作。
  二是应建设开放的数据共享机制。在各个社会主体互相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大数据信息开放共享的机制,为大数据治理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一要建设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为各个主体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流搭建桥梁。二要加强政府的数据信息开放力度。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导者掌握着大量的国家和社会数据信息,政府对于数据信息的开放程度直接影响着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参与程度和公共服务的再造。
  三是建立数据公开和利用的社会监督体系,防止数据霸权和数据寻租问题的产生。
  (三)技术层面:加强大数据技术和人才的培育力度
  管理咨询大师德鲁克说:“人才是唯一可以扩大资源的资源。”大数据人才是新型人才,对大数据人才的政策一是培养,主要培养大数据管理人才;二是引进和借助人才,引进的同时要加快与大数据公司的合作。
  (四)制度层面:构建大数据应用局和大数据标准
  一是新组建大数据管理局。通过大数据管理局,统筹大数据的谋划、协调等各项工作。当前,全国很多省份都已设置专业管理应用大数据的部门,虽然具体称呼不一样。二是设定大数据标准。大数据管理局的重要工作就是协调各方,制定大数据各种标准。在大数据治理中,设定标准是尤为重要的。
  (五)伦理层面:强化数据治理主体的自律和他律
  一是治理主体要做到自律。未来社会的一切行为都可能数据化,各种治理主体一定要加强道德自律,否则人的隐私将荡然无存,还可能导致数据企业的破产,或者政府威信的降低。二是加快制定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目前,很多地方现在已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但长远来看,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江青.数字中国:大数据与政府管理决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于施洋,王建冬,郭鑫.数字中国:重塑新时代全球竞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孙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07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