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言意兼得的语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就某一节语文课而言,我们判断和检验学生学习水平与发展状态的一个重要维度是言语思维方式与品质。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从品味语言出发,“做言语体操,跳思维舞蹈”,思考、分析、揣摩,使思维由模糊到清晰、由零散到集中、由狭隘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由庸常到创新、由缓慢到敏捷。
具体到散文教学,其基本任务之一是,让学生获得对语言的直观体验。但有这些显然不够,还需要我们在阅读、鉴赏、领悟、发现、探究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丰富对艺术世界的感受与理解,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与语言表达。这其中关键的是,我们要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沿着符合逻辑的方向,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比较、判别、归纳一些语言现象,准确、清晰、严密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从这个角度看,徐德湖老师所设计并执教的《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研究样本。
一、以朗读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有人说,文字是声音的漏斗,它留下了白纸上的黑字,把表达情感的声音给漏掉了。但有了出声的读,有了感情投入的读,有了自我体验的读,它就把无声语言还原而变为有声语言,弥补了无声的书面语言所无法表达出来的语气、语调、语势、语感,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中,使语言增加了活力,有了跳跃着的生命。
朗读可以让学生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领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和生活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可以让学生品析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课堂中常有教师或不注重朗读;或缺乏明确的朗读目的;或形式单调,缺乏变化,停留在次数叠加的肤浅表层。徐老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则不然,请看他的朗读课文环节安排。
1.朗读文中的直接抒情语句,摘出关键词语。
(1)主要语句:①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②那醉人的绿呀,……满是奇異的绿呀。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④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⑤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⑥那醉人的绿呀! ⑦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关键词语:惊诧、醉人、奇异、可爱。
(3)作者如何把这样的印象和感受传达给没有到过梅雨潭的读者呢?主要是运用比喻句。
2.朗读文中描写梅雨潭“绿”的比喻句。(具体语句略)
朗读,是思考的前提;朗读,是欣赏的条件;朗读,是想象的引擎。这样的朗读,有选择性,有侧重点,有具体任务,读到的是具体语句,形成的却是形象思维。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能聚焦到课文学习的核心—比喻句的把握与赏析上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他们打开了思路、激活了思维,进而为后面具体学习文中的比喻句做好了准备。
二、以品味为突破点,助力学生思维能力延展
《绿》集中体现了朱自清成熟的思想、独特的个性、美学追求和艺术才能等多方面内容,阅读这样的散文我们往往能得到多方面的情感、思想、艺术的启迪。“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绿》是用作家用文字绘出的图画。格非说:“要将景物写活,要写出它的色彩、温度乃至生命。” 而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文字是我们抵达彼岸的筏。朱光潜先生说:“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我们完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
徐老师敏锐地抓住了文中能引发学生感悟的语言点—连续运用的比喻句,带领学生遵循阅读规律,品味语言,走向文本深处,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意义,感悟作者的情感世界和作品的艺术世界。在引导学生品味“女儿绿”这一比喻句时,他首先让学生反复读这一句,接着他通过三则“链接资料”,介绍了“仿词”这一修辞手法、“祖母绿”及其丰富的象征意义,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他顺理成章地作了这样的引导:
①这一句主要写“绿”的色彩。作者先经过相似联想,想到祖母绿;仿“祖母绿”为“女儿绿”,妙在阻断了词中“祖母”给人形容衰老的联想,而保留了其“绿”的色彩特点,又增加了“女儿”这个修饰语的内涵,以此相似“绿”的色彩柔和、秾艳,以及清纯、温柔、妩媚、朝气等特点。
②引导学生整合“女儿绿”的内涵:作者说“我从此就叫你女儿绿”,可见“女儿绿”这个名字涵盖了“绿”所有特点。
学生结合以上所有比喻句的品析,填空:
“女儿绿”是 的, 的,……;又是 的, 的,……;也是 的, 的,……;还是 的, 的,…… 。
如“女儿绿”(即梅雨潭的水)是绿色的、圆形的、平铺的、波纹稀疏的、轻轻荡漾的;又是明亮的、新鲜的、清纯的、温和的、细腻的、润泽的;也是轻盈的、飘逸的、妩媚的、朝气的、活泼的;还是娇羞的、含蓄的、含情的、传神的。
徐老师带领学生从单纯地关注内容中走出来,从一般的内容梳理转向对语言的揣摩、对语言形式的把握。这样的品味是具体、深入的,也是概括、凝练的,它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场域,而且又能够从前面所形成的认知跳出来,与作家一样沉醉其中、直呼其名。学生的脑海里定会拥有这样的形象:梅雨潭的绿,像端庄的少妇一般妩媚动人,像矜持的姑娘一般顾盼含情,像童真的女孩一般活泼可爱。在对语言的评析中,感受到了作家奇谲怪诞的想象,体悟到了那种惊诧、追寻、陶醉和忘情的艺术境界。
三、以比较为落脚点,深化学生思维能力
南宋著名思想家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要不让学生在匆忙中读书,就要启发和引导学生下功夫琢磨和体味,从而体会到文本深厚绵长的滋味。至于阅读中的一些疑难之处,暂时放下未尝不可;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内容,学生有认识、有体会的内容,绝不应该轻易放过,而要“精耕细作”“深耕细作”,让学生“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毕竟,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要用实力、出实招、求实效的,而不能有任何的“空心”。徐老师深谙其中的道理,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方面也确实动了脑筋,花了心思。他这样安排教学的第三个环节。 (1)假如作者只写了如下3段文字,对想了解梅雨潭的读者来说,有什么不好呢?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那醉人的绿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那醉人的绿呀!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读者对这样的几段文字,会感到概括的,抽象的,陌生的,无法想象到梅雨潭的生动景象,也无法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感受。
(2)作者运用若干比喻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作者选取读者熟悉的喻体,荷叶、裙幅、明油、处女的心、鸡蛋清、碧玉、蓝天、轻盈舞女的带、明眸善睐的眼、小姑娘、女儿绿,用比喻描写读者没见过的“绿”,这样可以化陌生为熟悉,化概括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想象到作者头脑中“绿”的“奇异”“可爱”,感受到作者心中“醉人”“惊诧”。
通过比较和揣摩,学生不仅直观感知了运用比喻的魅力,而且能够形象感知朱自清进行审美创造的心理特点与活动过程,进而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停留于课文中一些语句的理解、把握、分析,使他们的体验和欣赏能够到达散文艺术审美创造的层面,在他们的心灵上闪耀着一个活跃的艺术精灵,进而推而广之,形成一般性认识。
四、以运用为归宿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学生写不好写景散文的症结在于缺少细致的观察;没有感动,与风景缺乏交流、对话与沟通;表现手法单调。因此,要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对平凡的景物进行观察、思考的习惯,通过对生活哲理的感悟来发现平凡风景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与启发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自然景物的特点,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课后,徐老师让学生进行了一个迁移练习。
你一定欣赏过很多地方的风景,请选择其中你喜爱的、印象深刻的某种景物,从多种角度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不同的喻体加以描写,努力让读者想象到你的印象,感受到你的感受。
这样的习作要求非常具体,先要求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印象深刻的某种景物”,写这样的景物,学生才会有感触、有想法、有体验,也才能够写得具体、准确;接着要求学生渗透所学知识元素—“多角度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不同的喻体”,进而揭示出独特的感受。这样的安排能够取得预期效果(从所附的学生习作《雪白夹竹桃》看也正是如此),不仅让学生知道要写出景物特征的道理,而且知道运用其所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展开想象,使客观之景化为心中之景,并通过对比喻句的巧妙运用,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这样的设计也符合由浅入深、逐步提升的认知规律,既有方法的举一反三,也有能力的迁移。
徐老师的这节示范课,还给了我们如下启发。课堂学习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作为对文本阅读与理解的支撑,我们要选准学习的着眼点、着力点,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让学生读之、想之、歌之、舞之,敏锐发现、正确把握、系统建构文本意义,促进学生言语思维能力的培養,这其实也正是语文课堂所应承担的任务与责任。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22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