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秀春

  摘要 阐述了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内涵,通过自身的实践提出了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特点和对该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主体参与 教学模式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主体指认识者即人,客体指作为主体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客观事物,主体性则是主体的品质与能力的反映或概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施教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育教学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品质与能力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3个层面。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一种以培养 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从解决问题中增强信心,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
  新的课程改革是主体参与型教学的一盏明灯,它为教师提供了发展方向,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进行大胆革新的重要依据。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达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培养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是采用“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所在。
  
  2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提出“创设情景一主体探索――辨析一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运用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中,始终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保障主体作用发挥和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下面以“生长素的发现”一课为例,讨论此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2.1 创设情景
  通过情景的创设,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推陈出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氛围下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形成问题,导入新课。
  课前教师利用Frontpage2000制作网页,展示学习提纲和要求,并提供生动直观的材料,给学生构建一个信息丰富的学习环境和工具,为学生进行自由探索、主动建构创设了情境。学生根据学习提纲和要求,查阅资料,进行实验设计并相互交流,找出可行性方案,培养了探究和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创设了情境。课堂上,教师根据奥苏贝尔的概念同化理论,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植物向性运动的例子,巧妙导入,激起了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为什么会产生向性运动的欲望,引出对“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探究。
  
  2.2 主体探索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因为这种发现使得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容、规律和联系。自主学习是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
  教师将全班分成5个小组,根据学习提纲和要求提供的探究内容,如:“探究玉米胚芽鞘向光性的外因”,“探究玉米胚芽鞘感受单侧光的部位”,“探究玉米胚芽鞘生长弯曲的部位”,“探究玉米胚芽鞘尖端是否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探究玉米胚芽鞘明显生长的部位”。5个小组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探究实验为本小组的重点学习内容,小组长组织全组同学按照可行性方案实施操作,教师组织、指导、调控小组学习,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示学生注意定期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课外完成)。
  课堂上,每个小组通过录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观察的结果,并推导出结论。这样在交流与参与中,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3 辨析
  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冒险、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在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寻求规律。
  这一步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小组学习反馈,作评价式、解疑式、引申式或小结式精讲,师生进行有深度的问题交流,学生在更高的学习程度上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参与,使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在知识上总结出:胚芽鞘的生长与弯曲和尖端有关;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顶端确实可以产生某种向下运输的并能引起胚芽鞘生长的物质(即生长素)。同时归纳出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一设计实验,验证假说一归纳综合,总结规律),也就是本节课所要培养的科学素质之一。
  
  2.4 反思
  通过前面的探索、辨析环节的学习,学生已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较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知识进行整理,规律进行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
  教师提供课堂检测,获取反馈信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以达到扩展所学知识,发展创造能力的目的。提供材料,要求学生课后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验证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3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理念的特点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理念应有以下三个特点。
  
  3.1 教学目标多元化
  “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单一的,仅确定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上。而主体参与型教学目标变单一为多元化,因为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特长,认知风格方面有所差异,形成了学习成绩上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不同层次。如果设定同一学习目标要求,势必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教学局面,不可能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必须根据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展。
  
  3.2 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重视学生学会的同时,强调学生会学,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正可谓“授之以鱼,不如传之以渔”。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对于他一生来说,毕竟是很短的,当学生走出校门,为了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中参与竞争就必须继续学习各种知识,从长远的角度看,教师的责任更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要摒弃以往教学中单纯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解决“重教轻学、重讲轻练、重灌轻导”的问题。要实现教学方法上的优化,注重教学双边活动的优化,实现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自主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学会与会学的统一;承认和重视学习上个体差异,实现个体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3.3 促进非智力因素的优化

  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注入式、一刀切”、以讲代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作用。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注重学习主体的主观情绪、意志品质、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对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注重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精神,使教与学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对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4.1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必须营造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
  和谐融洽的课堂生态环境能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及需要,使之产生强烈的参与体验的欲望,并积极进入状态,从而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因而“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人文意味的,能使之自然而然参与活动的理想空间。如在“生长素的发现”一节课中,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需要将课桌椅按小组为单位组成品字型,发现这一小小的变化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在与学生对话时尽量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搬掉“严师”的架子和“学术权威”的形象,课堂上面带真诚的笑容,为学生的表现真情的喝彩,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一份真诚、一份亲切、一份关怀和欣赏。在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学生的情绪得到优化,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产生了。
  4.2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动机 根据现代认知理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在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比较淡薄的情况下,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或是某些教学环节上创设良好的情境将有助于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创设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例如在“生长素的发现”一节课中,学生探究的若干问题都是在各种具体的情景中产生的,而且他们在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探究热情可以说是空前高涨的,这为他们的主体参与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4.3 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课堂教学“主体参与”的有效策略
  现代心理学认为,课堂上有3种学习情境:合作性学习、竞争性学习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的学习情境是合作性学习,因为这种情境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如在“生长素的发现”一节课中,教师结合学习成绩和学生性格将不同类型的学生组合成一组,根据观察,发现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协调下都有明确的分工,为了完成探究实验,大家群策群力,能在其他成员面前尽量展现自己,极大地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热情。同时由于是不同背景和学力的学生组成的合作小组,使得成员间能够优势互补,通过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交流与碰撞,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就连平时少言内向的学生也能参与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的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得有滋有味,真正找到了“我是学习的主人”的感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效果比教师单纯地讲解分析要好得多。
  
  4.4 构建和运用“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学生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正是在“参与――被评价――再次参与”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学习乐趣、获取新知的。“生长素的发现”一节课中,在各个小组关于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的交流时,教师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在各组汇报完成果后,让学生想一想:通过各组的汇报,你觉得其他组有哪些地方是值得你们学习的?各组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感觉到他们对别人的评价是发自肺腑的,有的学生说到了别组的汇报形式值得一学,有的学生说的是别组在设计实验过程中的独到之处等等。学生在发现他人优点的同时,也已经发现自身的不足,有些好的经验他们也能用于今后的学习,这对于他们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然,在不同形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种不同的评价方式,除了学生的互评之外,也可以是课堂上以鼓励为主的评价、阶段性的笔纸测试、学生自评、为学生建立学习记录卡等,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真正让学生由被动受试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不断帮助学生,激励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能力不断地提高。
  
  4.5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是多维性的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它遵循“人本”的理念,把学生视作一个个积极能动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肯定学生发展个性的需要,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强调学习是学生参与体验的过程,是生理和心理、认知和情感、思想与行为等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因而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参与是多维的,不仅智力因素参与,非智力因素也要参与;不仅思维参与,其他感官也要参与。从参与的广度上来说,能否做到全员参与是衡量“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给学生以自主学习时间,引导学生根据明确的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学习,使个体学习形成全员参与。
  
  4.6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要师生共同创造的,课堂再也不是只重结果,而是转变成重过程,主体参与是教学充满活力的关键。通过教学实践,教师要很好地学习,研究新教材、接受新思想、吸纳新知识,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吃透精神,灵活运用新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要善于设问、激疑、点拨、诱导、激励、鼓舞,使课堂生动活泼。要善于巧妙地化解矛盾,灵活地处理偶发事件,使矛盾和事件转化为深化教学的契机。要善于强调、导演、领导,使课堂活而不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使课堂真正成为展示学生生命价值的绿洲,也为落实新课标课堂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57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