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主学习环境下英语影视欣赏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邬 磊

  摘要在自主学习中,影视欣赏是学生普遍偏爱的一种学习策略。但学生在进行影视欣赏时往往是无任何学习计划和方法的随意观看,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此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控,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影视欣赏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的内容、方法、理念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自主学习是20世纪提出来的热门话题,引起了多个领域的关注。在语言学领域,自主学习被看成是一种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学习方式,被广泛推广。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思考如何让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辅助教学,帮助学习者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在自主学习中心开展英语影视欣赏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导致师生比例失衡,大班教学、课时量有限等问题更是给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雪上加霜。显然,光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跟上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的。面临这种局面,中国很多高校纷纷建立了自主学习中心。 自主学习中心有视频教学,题库,电子书籍,外文影视等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
  据笔者观察,90%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影视欣赏作为在自主学习中心学习英语。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在自主学习中心开展英语影视欣赏教学,一方面可以缓解课时时间有限,课型单一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接触地道的口语表达,更直观的了解英美文化。
  
  3 在自主学习中心开展英语影视欣赏教学的设置与方法
  
  3.1 影片的选择
  影视欣赏教学首先面临的就是选择影片的问题。电影的种类很多,如浪漫爱情喜剧片、惊悚片、动作片、动画片、歌舞片、历史传记片等。目前很多学生看电影还只是停留在看场面,看剧情的阶段,所以要想影视欣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选择什么样的电影给学生观看就是值得仔细思考的问题了。
  有的老师把选片标准定为奥斯卡获奖影片,认为此类影片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能陶冶情操,提升人格。笔者认为这是不合适的。例如反映美国中产阶级的社会问题的《美国丽人》不是一个身在中国的青少年大学生能轻易理解的;《撞车》中天马行空的多线索交叉的叙述方式,多民族、多文化的碰撞与摩擦的故事情节也并不是一名欧美影片阅历尚浅的中国大学生所能欣赏的,更不用说去品味科恩兄弟那如同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记录一个糅合暴力和黑色幽默故事的《老无所依》了。笔者认为选片应考虑到学生的欣赏水平,不能“一次到位”地选择一些学生很难看懂的获奖影片,这样反而容易打击了学生通过影视欣赏促进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寓意深刻,文化背景复杂的影片可以选择一两部放在影视欣赏教学的后期给学生观看。
  除了电影的内容要健康积极,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外,语言上需避免俚语、习语过多。并且要兼顾英美两个国家的电影,让学生领略两种发音的魅力和两个国家的文化风俗。另外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大学英语课本每个单元的主题选择相关主题的电影。
  3.2 操作步骤
  在影片播放之前,学生需要了解故事内容和电影的时代背景。为充分发挥学生在影视欣赏时的主动能动性,老师可以提前几天或者一周让学生知道他们将要观看的影片,要求他们查找相关资料,特别是英文资料。因为在查阅英文资料的时候,学生不光可以了解电影的背景,角色方面的信息,还可以在观看电影前就接触到跟电影相关的词汇,对观赏影片时将会很好的“重现”。
  在影片播放时,涉及到一些学生可能比较生疏的故事背景,可以适当的暂停,来检查一下学生课前的准备工作。一般学生为了观看影片,互动会非常的积极有效。在较难理解的英语表达时,老师可以在不暂停影片的情况下做简要的翻译或者给学生配上双语字幕,辅助学生对电影的理解。
  在影片播放后,可以开展多种活动来发挥影视欣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例如学生在观看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后,都被男主角那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折服,那么就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电影中最震撼人心的情节写观后感或者影评。然后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后感或者影评,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擦出思想的火花,陶冶情操,升华人格。再例如电影《录取通知》中最后男主角在法庭上一段慷慨激昂的发言,既幽默风趣,又感人至深,那么可以让学生对这一段电影的对白采用模仿表演、跟读表演或者电影配音。
  
  4 结束语
  
  相信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影视欣赏必定更能发挥影视欣赏的积极作用,实现学生在语言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卫岭.“英语影视课程”的组织设计与实施.中国电化教育,2008(1).
  [2]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71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