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总结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选种催芽、适时播种、肥水管理及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马铃薯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9-0061-01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作物,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广泛。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品种退化、管理粗放和病虫害等都会导致马铃薯产量降低。因此,准确掌握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是顺利推广马铃薯栽培的重要前提,针对马铃薯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展开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威远县马铃薯栽培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也存在产量较低等问题,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需提高对马铃薯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在客观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利用全新的栽培技术、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增加马铃薯产量,帮助马铃薯种植户获得更理想的经济效益。从宏观角度来说,马铃薯高产增收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1 地块选择
排灌条件较好、肥力水平较高、3年内未种植过马铃薯和其他茄科作物的地块适宜种植马铃薯。马铃薯属于地下茎作物,冬季马铃薯栽培需要采用封冻前整地的方式促进土壤熟化,科学调节土壤中的水、肥、气、热,满足植株生长的需求,这是满足马铃薯高产要求的重要前提。
威远县秋季马铃薯栽培与冬季马铃薯栽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秋季马铃薯栽培可选择水稻茬、蔬菜茬和玉米茬地块[1]。选择水稻茬开展秋季马铃薯栽培时,应于收获水稻时浅留稻桩,并尽快完成开厢作业,宽度控制为2 m、沟深最深可达到30 cm,然后取出厢沟中的泥土均匀撒在厢面上。
2 种薯选择
为了发挥马铃薯品种自身优势与价值,满足商品性能较好、产量较高的需求,无论是露地种植还是保护地栽培马铃薯,都要结合种植地的区域条件开展马铃薯选种工作。威远县开展冬季马铃薯种植时,最好选择脱毒品种;除脱毒品种外,还可选用适宜鲜食的品种,如川芋56、费乌、坝薯10等,这几个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具有高产特性。川芋56还是威远县种植秋马铃薯时最常使用的一个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势。在选择种薯时,要注意严格筛选,选用无虫眼、无病斑、未受冻、表皮光滑、芽眼明显、薯形较正的种薯,同时还要考虑休眠期薯块的完整性[2]。
3 切块催芽
马铃薯播种之前需要开展科学合理的切块、催芽作业,以尽早破除休眠,满足提早发芽出苗的需求。催芽时严格遵循以下方法:首先将马铃薯种薯切块,要求每块种薯上有2个或者3个健全的芽眼位;然后将谷草铺设在阴凉通风的室内[3],铺设厚度为4 cm左右,将薯块放置于谷草上,薯块放置层数为1层,厚度大概在10 cm左右,最多可放置3层,再利用谷草覆盖薯块进行催芽。10 d左右,马铃薯种薯即可出芽。在种薯切块时,可能会通过切刀传染病毒,增加烂种、缺苗或者田间发病概率。因此,切块催芽时应严格消毒切块使用的刀具等。结合实际情况,利用恰当的方法开展催芽工作,可有效提升植株存活率。
4 适时播种
生育期温度决定马铃薯播种时期。从理论上说,当日平均温度在15~25 ℃之间时,马铃薯才开始结薯,这段时间特别适合马铃薯块茎持续生长,其重量不断提升。威远县冬季马铃薯种植时间为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种薯最高播种量1 875 kg/hm2。种植时,首先是开沟排湿,尽量增加马铃薯的土中深度,最大限度地避免马铃薯种芽受冻。秋季马铃薯种植一般在9月上旬进行。种植之前需要用优质堆杂肥作底肥,同时还要配施草木灰以及复合肥;种植完成后,利用免耕稻草进行覆盖,可以有效避免因薯块出现青皮影响品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大田需要覆盖稻草22.5 t/hm2,覆盖厚度不可以低于10 cm。
5 肥水管理
施肥时可底施清粪水15 t/hm2,最少不可以低于12 t/hm2。为避免出现烂种问题,施用底肥时严禁使用碳銨。秋季马铃薯种植如果在天气较干旱的情况下播种,可施适量清粪水,以利于种薯顺利出苗;出苗后,追施碳铵300 kg/hm2以及硫酸钾75 kg/hm2。
6 病害防治
6.1 马铃薯早疫病
6.1.1 症状及发生规律。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属于半知菌类。植株残体或者其他寄主植物都是早疫病病原菌生存的主要载体。相对于晚疫病来说,早疫病发病时间较早、生长传播速度较慢、不会过度依赖叶片表面。马铃薯发生早疫病时,受害部位存在有角的黑色小斑点,叶缘位置会有褪色的枯黄组织。在受害部位不断扩大的同时,病斑也会逐步成熟,最后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圆。
6.1.2 防治措施。首先,从栽培管理工作着手,为马铃薯生长提供充足的水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其次,收获马铃薯后需进行深耕灭茬,有效减少翌年初侵染源[4]。最后,于马铃薯植株生长稳定期(马铃薯封垄后),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 d喷施1次。同时严密监控马铃薯田间生长状况,如果发现早疫病症状,必须及时喷洒治疗性杀菌剂,一般用80%代森锰锌以及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 d喷洒1次,共喷洒3次。
6.2 马铃薯晚疫病
6.2.1 症状及发生规律。凉爽以及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最容易发生马铃薯晚疫病。即使在炎热季节,也可能会形成马铃薯晚疫病。如果长期持续处于潮湿以及凉爽的气候条件下,则可以在任何时期或任何地方出现马铃薯晚疫病。受到雨水冲刷或者植株较密集的叶冠底部都是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发病部位,叶片是马铃薯晚疫病病原传播的主要介质。植株感染部位可在短时间内受到孢子的影响,并借助空气和水传播再度传染。
6.2.2 防治措施。一是选用健康无病的种薯播种,种薯最好单收、单存、单藏。二是实时监控天气状况,尤其是在8月一定要高度重视天气变化。如果有马铃薯晚疫病症状出现,必须及时科学防治。开花前后,可定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系统性防治,每隔7 d喷1次。
7 参考文献
[1] 吴丽娜.豫西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河南农业,2015(17):50-51.
[2] 佟国繁.论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新农村(黑龙江),2016(14):99.
[3] 王淼.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J].现代农业,2014(4):6.
[4] 杨毅.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方案探索[J].农业与技术,2016(22):121.收稿日期 2019-0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4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