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内萨克雷作品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与狄更斯齐名,但萨克雷及其作品在中国学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萨克雷作品的文本翻译与出版和主要作品研究两方面对我国萨克雷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 萨克雷 研究 综述 问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6.008
  A Review of Thackeray Studies in China
  WEI Xijie[1], LI Jianmei[2]
  ([1] Guangxi University Xingji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Liberal Arts, Nanning, Guangxi 530005;
  [2]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Guangxi 530003)
  Abstract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was an outstanding realist writer in the British Victorian era in the 19th century. He enjoys the same reputation as Charles Dickens, but he and his works have not received due attention in Chinese academia. This paper first depict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ackeray in China from two aspects: text translations and publications, and studies of Thackeray's main works, and then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in present studies so as to offer the direc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Keywords Thackeray; studies; review; problems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1811—1863)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与狄更斯齐名。他的作品以反映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上层资产阶级和贵族追名逐利、趋炎附势、尔虞我诈的世态生活而闻名于世,更以讽刺幽默的文风而备受关注。
  相比英国其他文学巨匠如莎士比亚、狄更斯、简·奥斯汀等的研究热,萨克雷及其作品在中国学界却缺乏足够的重视。通过搜索中国知网,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50年代至2018年,专门评介和研究萨克雷的论文数量只有210篇,包括32篇硕士论文,没有博士论文。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拟从萨克雷作品的文本翻译与出版和主要作品研究两方面对我国萨克雷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并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1 国内萨克雷作品文本翻译与出版情况
  文本翻译与出版是进行萨克雷作品学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萨克雷的作品就已经被译介到我国,就是杨必翻译的《名利场》(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80年代以来,国内陆续出版了萨克雷的其他小说,如《钮可谟一家》(王培德译,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亨利·艾斯芒德》(陈逵、王培德译,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潘登尼斯》(項星耀译,1985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以来,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不断出新的译本,如彭长江译本(1996,年湖南文艺出版社),荣如德译本(199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贾文浩、贾文渊译本(2001年,北京燕山出版社),高玉芳译本(2003年,中国致公出版社),谢玲译本(2007,年广州出版社),赵飞强译本(2010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以及蓝七七译本(2014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等等。
  萨克雷的散文集以《势利者脸谱》(1848年)最为有名,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已出版中译本(刘荣跃译)。他的童话故事《玫瑰与指环》的中译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顾均正译)。小说《巴里·林登》的中译本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李晓燕译)。
  2 国内萨克雷作品研究概况
  2.1 《名利场》研究概况
  从总体上看,《名利场》是目前国内萨克雷作品中研究得最多的一部。近十年来,每年都有相关研究论文发表。笔者按研究内容将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和翻译研究三个方面。
  2.1.1 文学研究
  (1)创作思想研究。刘风山(2011)认为,《名利场》的女主人公蓓基在融入上流社会的过程中公然背离了父权社会为女性所规定的美德标准,有失道德公允,萨克雷对蓓基有褒有贬,这一矛盾的态度背后隐藏着他矛盾的阶级道德观,而蓓基的形象则是他父权男性意识及阶级道德观受到质疑时的文学再现。宋瑞(2012)借助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阐释萨克雷的中产阶级意识。孙艳萍(2018)指出,萨克雷在《名利场》中着力描述了英国人对民族语言和文化缺乏自信的现实,揭示出英国公共媒介的浮夸虚伪,旨在警醒并敦促国民应努力探寻民族认同,守卫民族文化。黄青青(2018)认为,萨克雷以古希腊神话故事中魅惑且无情的海妖塞壬为原型,塑造了丧失传统道德的蓓基和碧爱崔丽克斯,揭示出英国社会转型时期普遍存在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和攀附贵族的丑恶现象,并探讨萨克雷道德观的文化成因。   (2)創作艺术研究。阎献彬、魏现江(2002)发现,《名利场》中系统地使用了对比和对照,使得小说形成了独特的结构,也使得书中人物彼此烘托,形象更加鲜明,体现了萨克雷独特的人物刻画手段。文军和徐飞(2002)从现代叙述学的角度,从“关于叙述者”,“关于叙述者与读者”,“关于叙述者的议论”三方面分析了萨克雷于《名利场》中所运用的叙述策略。张俊萍(2005)剖析《名利场》中“物”的叙事功能和萨克雷写“物”的手法,萨克雷紧扣名利市场中“物”之特征,写出名利市场中人之百态,从而揭示并讽刺了名利场的空虚实质和“物”的无价值性。殷企平(2005)探讨了《名利场》中的商品文化现象。陈桂枝(2015)透过《名利场》中人物角色的定位,探讨其中意象形成与意境拓展的辩证关系,进而揭示小说主题思想和社会意义。
  (3)运用文学理论解读。高丽萍(2002)用女权主义理论来研究《名利场》中的两个女主人公,发现遭贬抑的蓓基和受赞赏的爱米丽亚同样具有依附性的社会地位。贾巍巍(2009)以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依据,探讨《名利场》中的两位主要女性人物之一蓓基对父权制的反抗,以及她遭遇到的困难和挫败。白小星(2010)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名利场》进行解读。牟学麟(2011)将《名利场》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殖民背景结合起来,运用萨义德提出的“对位阅读”的方法进行解读,通过对文本的细读与对历史环境的考察,指出小说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参与了帝国的建构,且对英帝国海外殖民进程有促进作用。武晓娇(2016)以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为支撑,分析蓓基的人物形象。
  (4)比较研究。邓含能、覃海洋(2002)对《名利场》与《围城》的叙事艺术进行了比较,认为两部小说都成功地运用了全知叙事视角,但两者中全知叙事者、读者和人物的距离并不一样,这种距离的差异造成了两部小说感情色彩的差异。张丽(2003)指出,夏洛蒂·勃朗特与萨克雷分别塑造了家庭女教师形象:简·爱与蓓基,她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出身、人生道路大致相同,但在褒贬色彩和形象内涵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而这种不同源于作家性别的不同。傅晓燕、傅淑玲(2007)比较了萨克雷与狄更斯笔下十九世纪伦敦形象,由于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气质、家庭出身、成长背景及生活经历,使得他们的创作以及对社会的批判完全采取不同的视角。丁丽蓉、李朝(2011)将蓓基与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进行对比,认为萨克雷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审视男权社会中为生存而挣扎的蓓基,在批评她追求利欲的同时,也给予理解;而曹雪芹完全从欣赏的角度来描写林黛玉, 黛玉被欣赏在于她没有血肉之躯女性的世俗之气。袁珊珊(2015)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分别对蓓基和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女主角郝思嘉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比较,深入分析了两者的人生轨迹、性格特点和两位作家的生活背景、创作意图等,探讨了两位女性艺术形象的异同及其成因。
  2.1.2 语言学研究
  李娟(2012)以文体学中的前景化理论为依据,从词汇层、语法层、语义层、语言与思想呈现等方面对小说《名利场》中前景化语言特征进行描述、阐释和赏析。宋红英(2014)通过文体学视角从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及叙述角度三个方面对《名利场》的部分选段进行语篇分析。
  2.1.3 翻译研究
  陈梅霞(2011)以杨必女士翻译的《名利场》中译本为个案,探讨原文中女性主义意识的具体体现以及译者在翻译时如何还原这种女性主义意识。任连平(2011)采用勒菲弗尔的“操控论”为理论框架,选取萨克雷在世纪中国各个时期的译本进行梳理、分析,考察外部因素在世纪中国各个时期是否以及如何对译者的翻译活动产生影响。胡志英、郭滨(2013)以韩礼德的语篇功能中的街接系统为理论依据,节选萨克雷《名利场》四段原著以及对应的杨必的汉译本来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英文原著与汉译本街接手段中照应与连接的分布情况,归纳出英译汉时在处理照应与连接时的翻译策略。杨雪(2016)对《名利场》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情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对隐藏在译介背后的因素和译者的翻译策略进行剖析。
  2.2 萨克雷其他作品研究概况
  相比《名利场》,国内对萨克雷其他作品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空白。张健(1963)和张烽、张艳华(1985)分别简要介绍了萨克雷的两部小说《亨利 艾斯芒德的历史》和《钮可谟一家》。殷企平(2005)从对“进步”话语的回应这一角度来分析小说《纽克姆一家》丰富的意蕴。董宁(2012)深入探讨教育小说《潘登尼斯》的丰富内涵,并且将萨克雷的这部杰作与同时代出现的其它教育小说(狄更斯的《大卫 科波菲尔》和福楼拜的《情感教育》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李楠楠(2016)的两篇论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出发,分别对小说《巴里 林登》中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和人际语法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和翻译。陈后亮、贾彦艳(2017)的研究指出,萨克雷与新门派作家的主要分歧在于相异的小说观念和伦理追求。他在《凯瑟琳的故事》中试图用戏仿手法对新门派进行讽刺和颠覆,但由于在模仿程度上过犹不及,未能阻止新门派的流行。
  3 国内萨克雷研究评述
  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萨克雷作品研究的相关论文数量不断增多,研究的方法和角度也日趋多样化,但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研究范围狭窄。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对萨克雷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名利场》上,研究比例在80%以上,而对其他的重要小说,如《巴里 林登》、《潘登尼斯》等的研究尚待深入,而《亨利 艾斯芒德》、《钮可谟一家》等尚无人问津。这些小说的中译本,大部分从上世纪80年代首次出版以来,迄今没有再版,读者只能在图书馆找到,受众面小,文本翻译工作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对它们的研究力度。此外,除了对萨克雷小说的研究,尚无人涉及其散文、短篇小说、童话等领域的研究,他的作品并未完全翻译成中文。   其次,缺乏整体研究。迄今为止,国内尚未出现一篇研究萨克雷的博士论文,或出版过一部研究专著。作为与狄更斯齐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及其作品在中国学界的关注度却远远比不上狄更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第三,研究程度不够深入,研究内容存在重复现象。如已有多篇论文探讨《名利场》的女性形象及其比较等等。
  总之,针对萨克雷作品的研究,国内还存在着众多不全面和空白之处,研究的广度、深度和质量还有待加强,我们期待更多范围广、质量高的萨克雷研究作品面世。
  参考文献
  [1] 刘风山.萨克雷与蓓基·夏泼的道德清白——重读《名利场》[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4):76-80.
  [2] 宋瑞.萨克雷在《名利场》中的中产阶级意识[D].安徽大学,2012.
  [3] 孙艳萍.铸造有良心的民族语言与文化——评萨克雷小说《名利场》[J].外国文学研究,2018(4):58-68.
  [4] 黃青青.从塞壬的原型置换探析萨克雷的道德观及其文化成因[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11-116.
  [5] 阎献彬,魏现江.试论《名利场》中的对比结构[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24-26.
  [6] 文军,徐飞.论《名利场》的叙述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5-107.
  [7] 张俊萍.“约翰生博士的字典”——评《名利场》中“物”的叙事功能[J].国外文学,2005(2):82-87.
  [8] 殷企平.“进步”浪潮中的商品泡沫:《名利场》的启示[J].外国文学研究,2005(3):81-87.
  [9] 陈桂枝.萨克雷《名利场》的意象与意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93-195.
  [10] 高丽萍.不同的遭遇 相同的命运——重读《名利场》[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99-102.
  [11] 贾巍巍.《名利场》中贝基 夏普的女性主义解读[D].山东大学,2009.
  [12] 白小星.十九世纪英国的潘多拉——神话原型理论解读《名利场》[D].安徽大学,2010.
  [13] 牟学麟.萨克雷与帝国的扩张——“对位法”阅读《名利场》[D].四川外语学院,2011.
  [14] 武晓娇.从双性同体视角分析《名利场》中贝基的人物形象[D].辽宁大学,2016.
  [15] 邓含能,覃海洋.《名利场》与《围城》叙事艺术之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32-34.
  [16] 张丽.异性作家笔下的家庭女教师形象比较[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32-35.
  [17] 傅晓燕,傅淑玲.文学伦敦——萨克雷与狄更斯的批判视角[J].长沙大学学报,2007(4):83-85.
  [18] 丁丽蓉,李朝.人文关怀的缺失——从萨克雷看曹雪芹的男权话语[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72-274.
  [19] 袁珊珊.两个奋斗女性的悲剧命运——蓓基 夏泼与郝 思嘉的艺术形象比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7):62-66.
  [20] 李娟.《名利场》中语言前景化特征的文体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1] 宋红英.《名利场》的文体特征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67-71.
  [22] 陈梅霞.《名利场》中译本女性主义意识的再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89-96.
  [23] 任连平.萨克雷在世纪中国的接受和传播[D].山西大学,2011.
  [24] 胡志英,郭滨.从衔接手段看杨必译《名利场》的翻译技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7):106-124.
  [25] 杨雪.《名利场》在中国译介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2.
  [26] 张健.论萨克雷的《亨利·艾斯芒德的历史》——纪念萨克雷逝世一百周年[J].文史哲,1963(3):32-42.
  [27] 张烽,张艳华.一幅资产阶级“体面”家族的大型画像——读萨克雷的《钮可谟一家》[J].读书,1985(3):79-82.
  [28] 殷企平.体面的进步:《纽克姆一家》昭示的历史[J].外国文学评论,2005(4):107-119.
  [29] 董宁.潘登尼斯的教育与成长——欧洲教育小说与萨克雷的《潘登尼斯》[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0] 李楠楠.《巴里·林登》中人际语法隐喻现象分析和翻译[J].卷宗,2016(1):558-559.
  [31] 李楠楠.《巴里·林登》中概念语法隐喻现象分析和翻译[J].卷宗,2016(2):339-340.
  [32] 陈后亮,贾彦艳.论萨克雷与英国新门派犯罪小说[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7(4):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219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