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达州地区花脸香蘑人工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介绍了达州地区花脸香蘑人工栽培技术,包括菌种制作、栽培料准备、季节安排、栽培模式、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川东地区花脸香蘑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脸香蘑;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四川达州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7-0078-02
  花脸香蘑是香蘑属(Lepista)草腐性真菌,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较弱,在实际栽培中,可以用稻草、谷壳、玉米秆、木屑、笋壳、麻杆、玉米芯等为主要碳源,用鸡粪、猪粪和牛粪等畜禽粪肥为氮源或加适量的麸皮、玉米粉、大豆粉和各种饼粕作氮源,同时还需要补充微量的无机盐,如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石膏或碳酸钙花脸香蘑子实体干品粗蛋白含量高达43.03%、粗脂肪含量仅为2.01%、多糖含量高达10.31%,能够降低D一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菌丝蛋白质含量为30%、脂肪含量为1%、粗纤维含量为3.4%,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氨基酸含量为17.8%,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必需氨基酸含量高1-2,符合FAO/WHO优质蛋白质的要求。
  达州市地处秦巴山区,具有湿润多雨、无霜期长、生态类型多样的气候特点,为花脸香蘑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每年9-10月,市民即有采食花脸香蘑的习惯,但因无序采摘且尚未有人工规模化栽培(存在生物转化率低、子实体易碎、虫害重等问题),其野生产量逐年下降,资源逐渐枯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花脸香蘑人工栽培技术,实现花脸香蘑规模化、商品化栽培及开发利用非常必要。
  1菌种制作
  1.1母种培养
  根据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营养要求,以综合马铃薯培养基为最佳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水1000mL+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1.5g+蛋白胨1.5g,pH值7~8。按常规方法制备,接种后于20~25°C恒温培养,ld后菌丝开始萌发,初期菌丝洁白浓密、气生菌丝较旺,7~10d菌丝长满斜面,后期整个试管表面呈淡蓝色。1.2原种、栽培种培养
  原种培养基为谷壳牛粪培养基,配方为牛粪40%+谷壳50%+.玉米粉8%+石灰1%+石膏1%;栽培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配方为麦粒65%+谷壳30%+玉米粉3%+石灰1%+石膏1%。原种培养基上菌丝吃料快,栽培种培养基上菌丝浓密、萌发力好,两者搭配可缩短栽培周期。麦粒要求饱满煮至无白心,谷壳无污染、无霉变,按常规法制备装瓶(袋)灭菌,接种后置于菌种室培养,注意培养室每天通风0.5~1.0h,随时观察并剔除杂菌感染菌种,30~40d菌丝可长满瓶(袋)。
  2栽培料准备
  根据不同季节及不同栽培模式,提前准备栽培材料,栽培料配方:①玉米秆30%+谷壳26%+牛粪40%+石灰2%+石膏2%;②麻杆60%+牛粪36%+石灰2%+石膏2%;③稻草40%+棉籽壳30%+牛粪27%+石灰1.5%+石膏1.5%;④玉米芯40%+谷壳20%+牛粪36%+石灰2%+石膏2%;⑤木屑26%+稻草20%+牛粪40%+谷壳10%+石灰2%+石膏2%。其他富含纤维农作物秸秆皆可使用,牛粪(干重)可用其他畜禽粪替代。灭菌或堆置发酵会造成养分流失,因而畜禽粪便应使用未经腐熟的新鲜粪便。
  3季节安排
  根据花脸香蘑菌丝生长及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栽培季节安排如下:一是春栽,1月初制袋(堆料),2月(气温回升至15C)播种覆土,3月至4月上旬出菇;二是秋栽,7-9月制袋(堆料),8月下旬至10月(氣温稳定在28C以下)播种覆土,9-11月出菇。
  4栽培模式
  4.1熟料袋栽
  熟料栽培直接采用常规方式装袋、灭菌、接种培养。4.1.1拌料。按配方称取培养料,拌匀后提前1d预湿,装袋前将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花脸香蘑菌丝在pH值为5.8-8.0的培养料中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6.5~7.5,pH值过低或过高对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均不利鬥。拌料(或堆料)时可添加2%左右的石灰,将pH值提高到9.0左右,有利于控制杂菌。
  4.1.2装袋。因花脸香蘑菌丝生长对透气性要求较高,装袋宜用稍小规格(17.00cmx33.00cmx0.05cm)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装料不宜过紧。
  4.1.3灭菌接种。126C、0.14MPa条件下灭菌2h后及时移至接种室,待料温下降至20C后接种,每瓶(袋)接种30~40袋。
  4.1.4黑暗培养。花脸香蘑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光线会抑制菌丝长势,接种后,栽培袋置于培养室黑暗培养,其间每天开门(窗)通风1h,菌丝生长温度为8~30C,最适温度为20~25C。40~50d后菌丝长满菌袋。
  4.1.5脱袋覆土.①覆土材料准备。土壤应选择土质肥沃、结构疏松.通气性能良好的腐殖土砂壤土、稻田土等4,使用前用1%石灰水或低毒杀虫剂等闷堆处理2h。②床面消毒。脱袋前预湿床面,并在栽培场地撒石灰粉进行床面消毒,同时安装防虫装置,避免虫卵残存.③脱袋覆土。菌棒脱袋后紧密排放,菌棒间隙用土填满压实,覆土厚度1~2cm,覆土时调节土壤含水量为60%左右即可。
  4.1.6出菇管理。覆土后盖膜养菌,花脸香蘑是喜湿性菌类,抗干旱能力较弱,菌丝变蓝后每天早晚向土层喷重水,促进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扭结形成菌丝束,控制土壤.空间湿度为80%~90%,促进菇蕾形成5。花脸香蘑属中温型菌类,温度低于10C或高于30C时不易产生菇蕾,子实体发育温度为10~30C,最适温度为15~25C。出菇后,避免向菇体喷水,主要保持空间湿度,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一定的CO2浓度能刺激花脸香蘑菌柄生长、抑制菌盖生长(菌盖易碎不耐运,菌柄品质佳),适时关闭菇棚大门增加CO2浓度,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出菇期还应适当调整光照强度,适宜的光照强度为500~1000lx,可使子实体色泽更鲜艳。现蕾后7~10d,即可采收。   4.2发酵料栽培
  发酵料栽培是直接采用生料堆置发酵、下料播种、覆土出菇的栽培模式。
  4.2.1培养料发酵。秸秆等主料提前1d预湿,按配方加人辅料拌匀,含水量以用手握培养料指尖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宜,建1.5m高的堆发酵,料堆每30~40cm打通气孔。温度升至70C后维持1~2d,翻堆3~4次,方法为将外层、内层和底层的料调换位置,排除发酵产生的废气,促进微生物分解活动。
  4.2.2~下料播种。铺料至厢面(厚10~15cm,宽60~80cm),表面平整、四周微斜,投料量为10~15kg/m2,料温低于30C时播种,播种量为1~2瓶/m2。播种方式:一是层播,分2层,第1层菌种中间少播、四周多播,第2层均匀分布料面;二是穴播,料面挖穴,播种后用料覆盖,表层撒少许菌种。
  4.2.3出菇管理。播种后盖膜保湿发菌,待菌丝吃料2/3后覆土(土壤处理同熟料袋栽),打水喷透覆土层,保持土壤湿度,菌丝爬上土层后管理方式同熟料袋栽。
  5病虫害防治
  花脸香蘑病虫害主要发生在春季,其防治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一是栽培场地菇棚菇房远离鸡舍、牛棚、贮藏食品饲料和粮食的场所,清除栽培场所周围的杂草、杂物,以减少成虫隐藏场所;菇房、菇棚的i门窗提前安装防虫装置,以防成虫飞人。二是培养料充分发酵蒸熟,杀死虫卵,并在下料前几天对栽培场所喷洒石灰或高效低毒农药(多菌灵、敌百虫磷化铝等)来防治。
  6采收贮藏
  花脸香蘑菌盖半平展,菌柄长、粗,色泽鲜艳,即可采收,采收前1d停止喷水。过度成熟的子实体表现为菌盖平展、边缘外翘、色泽变淡,易破碎,影响商品性。采摘方法為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花脸香蘑子实体的基部轻轻旋转至菇脚松动后向上拔起,随即削去菇脚含泥部分,采收时要轻拿轻放。子实体采收后削净菌柄基部泥土,及时放人3C冷藏库,可冷藏15d左右。但自贮藏后子实体色泽渐浅,其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残存菇脚,用土填补采菇后的孔穴,补平床面,盖膜养菌,2~3d后进行出菇管理,15d左右第2潮菇形成。一般可采3~4潮菇。
  7参考文献
  [1]谢福泉,胡七金野生优良食药用菌花脸香蘑的研究进展[J].菌物研究,2005(4):52-56.
  [2]曲伟东.花脸香蘑的品种特性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3]黄水珍.花脸香蘑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食用菌,2010,32(4):53-54.
  [4]谢福泉,林远崇,蒋陈军,等野生花脸香蘑人工控制条件栽培技术初探[J].菌物研究,2007(2):89-92.
  [5]胡七金,谢福泉.花脸香蘑Le.s0529-1菌株的特性与熟料袋栽技术要点[J].浙江食用菌,2008(2):15-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94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