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农民合作社由于其先天的弱质性导致了合作社发展的局限性,注册资金少、自身资金实力弱,合作社融资难度大,严重制约着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本文介绍了瓜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融资现状,分别从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深入分析总结了瓜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探索破解农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对策;甘肃瓜州
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4-026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自瓜州县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覆盖的产业范围越来越广,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特色农业发展,为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然而,资金缺乏严重制约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民的弱势性和农业的脆弱性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先天的弱质性[1]。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诉求,找到合作社融资困难的原因,为破解瓜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提供思路,促进瓜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好地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融资诉求
至2018年底,瓜州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706个,经过多年的产业培育,已形成枸杞、蜜瓜、特色林果、设施种植和草食畜五大特色产业布局。合作社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发展,畅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但是,合作社在融资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
1.1 长期投资资金不足
瓜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起至2012年,年均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且从2013年起,增长速度加快,2013—2018年瓜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分别为188、279、407、502、597、706个,近5年来年均增加约100个。从资金需求角度看,瓜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合作社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不仅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厂房、仓库等,购买生产经营设施设备等,还需要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都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1.2 日常经营性资金短缺
除固定资产投资等长期投资资金外,合作社在日常经营中还需要统一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储藏、加工、运输等服务,这些服务加剧了合作社对日常经营性资金的需求。以广至乡广鑫源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主要发展日光温室产业,并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当地日光温室产业发展历程短,技术不成熟,为了能提高产业效益,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合作社从山东寿光聘请了2名技术员,每名技术员月薪1万元,全年仅技术服务费就24万元。合作社理事长表示,合作社計划建设蔬菜交易市场,冷链物流等资金压力很大。
1.3 季节性周转资金匮乏
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合作社季节性周转资金需求极大。7—8月是瓜州县蜜瓜和枸杞集中上市的时间,其间当地的蜜瓜和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进行产品采摘、包装、装箱、运输等一系列活动,短期内需要大量的资金。以瓜州县西域风瓜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签订蜜瓜种植订单733.3 hm2,部分订单蜜瓜供货期长达4个月,合作社既需要集中收购农产品的资金,还需要包装、储藏、运输等一系列活动的资金,季节性资金需求量极大。
2 瓜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情况分析
2.1 内源融资
2.1.1 合作社发展的初始资金不足。瓜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规模偏小,现金出资比例低。瓜州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706个合作社中,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占32.15%,100万元以下的占57.93%,500万元以上的只占到2.98%。根据调查情况,合作社注册资本中多是以房屋、日光温室产权等出资,且多为合作社发起人协议作价,现金出资比例极低,合作社发展的初始资金严重不足。合作社由于资金的限制,阻碍了合作社经营规模的扩大和自身潜力的发挥,进而影响农户的参与意愿。当合作社从初始成立期过渡为成长发育期时,需要大量资金,但是农民的损失厌恶心理使大部分合作社社员都想规避风险以免造成自身损失,在合作社没有产生较大的收益能给农户带来明显利益时,为保守起见,大部分社员不会追加投入资金。
2.1.2 盈余公积金计提不规范。盈余公积金是合作社内源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2],但是由于法律上并没有强制规定公积金计提比例,瓜州县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没有按照章程和方案计提盈余公积金,甚至有些合作社都没有规定盈余公积金的计提方案和比例。了解到提取盈余公积金的合作社,提取比例最多的为20%,大部分为5%和10%,公共积累方式的不规范和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风险抵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2 外源融资
2.2.1 金融机构贷款条件严苛,难以满足融资需求。根据2018年融资授信农业信贷担保调查摸底统计数据显示,瓜州县共有6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贷款,资金累计缺口达15 550万元,截至目前只有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贷款,累计贷款金额688万元,获得的贷款只占资金缺口的4.42%,没有合作社认为金融贷款能完全满足融资需求。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难以达到贷款条件,通常融资是由法人代表出面,贷款也在法人代表名下。
2.2.2 政府扶持资金指向性明显,且严格限制用途。截至2018年11月中旬,根据农牧系统统计资料显示,共有101个(包括多次享受政策合作社数量)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政策扶持,扶持资金合计1 696.46万元。政府通常扶持发展突出、业绩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为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国家政策倾向性明显的专业合作社,符合多个产业扶持政策条件,多次享受政策扶持。但是政府扶持资金通常严格限制用途,而这类合作社因为发展迅猛所需的资金量较大,还是满足不了融资需求。
3 对策
瓜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13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资金短缺与融资困难严重制约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长期投资资金、日常经营性资金以及季节性周转资金有强烈诉求,而初始投入资本有限、自我积累功能不完善、金融机构贷款条件严苛、政府扶持资金有限等多方面问题使合作社获得资金有限,资金需求与资金供给之间的极度不平衡导致了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同时也暴露出现有融资方式对合作社资金缺口弥补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3.1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特别是对合作社章程中有关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公积金计提比例及用途的相关规定要尽可能做到详实准确,使合作社在日后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内部资金扩大规模[3]。合作社在注册成立时应对注册资本中现金出资比例做一定要求,保证合作社初始运转资金需要。合作社应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使合作社初始投入资金得到有效落实,盈利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更加科学合理和公开透明,保证盈余资金按照章程和制度得到分配和积累,既不损害社员利益,又可以增强合作社发展能力。
3.2 加大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协调力度,降低贷款难度
政府部门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发展风险基金,一方面,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贷款提供担保,降低贷款难度;另一方面,化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在干实事、实干事的生产经营過程中因为创新性、探索性的做法产生的部分风险[4]。
3.3 创新发展模式,缓解资金压力
推行“国有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5],以国有独资企业瓜州县明润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为平台,内设各个产业发展部,将各乡镇有发展意愿且发展较好的合作社作为办事处。全县将产业发展资金集中到瓜州县明润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由公司负责融资,统一商标和品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包装,统一对外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着重于负责与农户的联结,按照公司要求的生产标准生产产品并交付公司。通过减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环节,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日常经营性资金和季节性周转资金的需求。
4 参考文献
[1] 付兵涛.农业弱质性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J].中国金融,2008(8):76-77.
[2] 辛立秋,王一博.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基于可获性的视角[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6):743-748.
[3] 杨喻鹏,兰庆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研究:基于辽宁省的问卷调查[J].中国农业会计,2013(5):50-52.
[4] 陈瑜,杨林娟,谢鹏云,等.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融资状况调查分析:基于甘肃155家省级示范社的调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2(2):24-27.
[5] 薄慧敏.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融资诉求问题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8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