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绿色防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近年来,渭源县境内梨树受到梨小食心虫的入侵并形成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虫果率增高,果品品质下降。本文介绍了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发生现状,分析了重发原因,并从越冬幼虫未化蛹前和幼虫初孵外露期2个关键时间节点着手,提出农业防治兼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减轻虫害,提高梨果品质量。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危害特点;防控技术;甘肃渭源
中图分类号 S436.61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094-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molesta Busck)又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蠧蛾、桃折梢虫、钻心虫、果蛆等,简称梨小,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1-2]。近几年,在渭源县梨树上发现梨小食心虫入侵危害,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造成果品产量和品质下降、商品性变差。现介绍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控策略,以期为梨树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1 发生规律
梨小食心虫在渭源县1年发生3代,世代重迭,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内或树皮裂缝中结茧越冬。危害渭源县梨树的主要是第3代幼虫,7月中旬第2代成虫出现,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盛期,成虫产卵于梨果、梨叶上,卵期5~6 d,初孵幼虫1~2 h后开始蛀果危害,9月下旬幼虫成熟,开始脱果入土或钻入树皮裂缝中作茧越冬,也有少数未脱果,继续在果内危害。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不强,有趋化性。
2 危害特点
梨小食心虫寄主较多,有桃、李、杏、梨、苹果等,在发生过程中进行寄主转移[3]。成虫不造成危害,主要以幼虫咬食寄主嫩梢和蛀食梨果。
新梢受害,幼虫初孵化后,在叶面和枝梢上爬行数分钟,在嫩梢顶端蛀入,向下食害,1头幼虫为害2~3个新梢,被害新梢枯萎下垂,在虫口处可见虫粪和流胶。
果实受害,初孵的幼虫在果面上爬行1~2 h后开始蛀果,多从果实梗洼、萼洼处蛀入,一般先取食果肉,后蛀入果心。果实形成虫洞、堆积虫粪、品质下降,或虫果脱落,降低产量。早期幼果被害,入果孔较大,有虫粪排出,湿度大时,果孔周围变黑腐烂、凹陷;后期果实被害,蛀孔较小,仅有针尖大小的褐色小点,不易发现,随着果实生长,蛀孔处略有凹陷,虫果常腐烂,被害状有“黑膏药、豆沙馅”之称[4],被害果易脱落。
幼虫老熟后咬一圆形脱果孔并吐丝下垂,落于地面寻找隐蔽物或钻入松土内作茧。也有少数未脱果幼虫随采集的果实在果窖、运输工具、包装容器处越冬。
3 发生现状
自2018年开始在渭源县南部二阴区、中部川沿河谷区、北部半干旱区选点定树,对梨小食心虫入侵危害情况进行监测。每个生态区域选3个乡镇,每个乡镇选3个村,每村定10株结果期梨树,所选果树在整个调查期不采取任何防虫措施。目测新梢萎蔫程度,从出现落果时开始至落果结束收集落果,剖果检查统计虫果数;收获时,每树按上部、内膛、外部3個方位取3个样本,每个样本随机取30个果实检查虫孔并剖果查虫,确定虫果数,计算平均值。
南部二阴区调查上湾、会川、田家河3个乡镇,统计结果如下:2018年落果虫果率 16.89%,成熟果虫果率10.59%;2019年落果虫果率 14.62%,成熟果虫果率11.14%。
中部川沿河谷区调查五竹、路园、清园3个镇,统计结果如下:2018年落果虫果率20.36 %,成熟果虫果率11.16%;2019年落果虫果率 23.10%,成熟果虫果率12.53%。
北部半干旱区调查大安、北寨、新寨3个乡镇,统计结果如下:2018年落果虫果率29.52 %,成熟果虫果率15.71%;2019年落果虫果率41.80%,成熟果虫果率26.62%。
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在渭源县境内梨小食心虫入侵并为害梨树有逐年加重趋势,且北部重于中部和南部。
4 重发原因
4.1 人为因素
长期以来,农民对梨小食心虫缺乏认识,在思想上重视不够,以致防控措施简单或直接不预防,终致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
4.2 环境因素
梨小食心虫蛹期对湿度要求严格,过湿、过干均不利于蛹的生存。4月正值越冬幼虫化蛹期,雨水多、湿度大,则蛹大量死亡,危害显著减轻,反之则重。气象资料显示,2019年渭源县3—5月月降水天数分别为4.3、3.8、6.4 d,月降水量分别为24、81、96 mm,月平均湿度分别为50%、45%、54%,均与梨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化蛹的要求相吻合,造成化蛹成活率高,虫源基数增大。
果树种类和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也有差异。一般桃、杏、梨等混杂果园危害重,单一树种果园危害较轻;老龄果树受害重,幼龄果树受害轻。在渭源县,农户习惯在房前屋后种植梨、杏、李等,各种果树混栽;在建果园时追求增加果树品种和类型,常多种果树混栽,为梨小食心虫提供了多个寄主。 4.3 害虫因素
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虫源基数大,寄主植物多、食性杂、抗逆能力强,幼虫期大部分时间在果实、嫩茎内度过,防治难度大,故虫源基数增加迅速,易重发成灾。
5 防控技术
重视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将成虫消灭于产卵之前,将越冬幼虫杀灭于化蛹前,将蛀果幼虫消灭于初孵化未入果前。要抓住越冬幼虫未化蛹前和幼虫初孵外露期2个关键节点,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加强预防,减少虫果,确保果品的品质和商品性。
5.1 农业防治
5.1.1 幼虫防治。越冬幼虫脱果前,在梨树主干上包扎草帘或麻布片,诱导幼虫在其内越冬,然后清除草帘和麻布片集中烧毁,诱杀越冬代幼虫;脱果后深翻以树干为圆心、1 m半径范围内的土壤,破坏其越冬环境,深埋越冬幼虫;及时清理果箱、果筐、果窖内越冬幼虫;在早春果树发芽之前刮除主干粗皮,收集树皮,清洁果园杂草,将垃圾集中烧毁,进行树干涂白[5],消灭在树干上和果园内越冬的幼虫。幼虫危害期,4—5月剪除梨树周围被害呈萎蔫状的桃树、杏树新梢,并集中烧毁,以后随时发现,随时摘除;人工摘除梨树上的虫果,当树下出现落果时,每隔4~5 d收集1次落果,并集中深埋或销毁,消灭落果内蛀虫。
5.1.2 成虫防治。充分利用成虫的趋化性,于成虫发生期,在园内按一定间隔放置糖醋盆诱杀。将红糖、醋、白酒、水按1.0∶4.0∶0.5∶10.0的比例配制糖醋液,再加入少许敌百虫,糖醋盆放置密度为120个/hm2。
5.1.3 建立单植梨园。在梨园内及周围避免种植桃、杏、苹果等树种,减少梨小食心虫的寄主,阻止交替危害与世代重叠,减少虫源基数,降低危害。
5.1.4 梨果套袋。梨树谢花后20 d左右,对梨果进行套袋。套袋时间越早,防效越好,套袋前喷1次杀虫、杀菌剂和叶面营养液,待果面干燥后套袋。双层袋的防虫效果较好[6]。
5.2 药剂防治
5.2.1 地面施药。受害严重的果园,用50%辛硫磷乳油22.5~30.0 kg/hm2拌沙土做成毒土,4月上旬在树干1 m半径范围内地面上撒施并翻入土内,杀灭土中越冬幼虫。
5.2.2 越冬代成虫盛发期施药。5月下旬,在梨树周围桃、杏树上用3%桃小灵1 500~2 000倍液、2.5%功夫乳油2 000倍液,根據虫情每隔10 d交替喷药1次,连防3~5次。
5.2.3 第2代成虫产卵盛期和初孵幼虫暴露期施药。7月中下旬,在梨树上及时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3 000~4 000倍液喷防,每隔10 d喷雾1次,连喷2~3次。
6 参考文献
[1] 范仁俊,刘中芳,陆俊姣,等.我国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13,50(6):1509-1513.
[2] 孙淑建.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落叶果树,2015,47(1):37-38.
[3] 刘金利,于丽辰,崔丽贤,等.梨小食心虫在田间主要寄主上的转移点分析[J].中国果树,2017(3):63-66.
[4] 郑三军.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及防治[J].山西果树,2019(5):91-92.
[5] 刘金利,崔丽贤,张海娥,等.冀东梨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减药控虫技术[J].河北果树,2018(6):56.
[6] 刘英胜.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山西果树,2017(1):56-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71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