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零工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跨界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零工经济引发了人才需求的变化,具有职业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然而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跨界能力却面临种种问题和困境。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职业跨界人才培养现状和不足,提出零工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跨界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零工经济;职业跨界人才
  中图分类号: F069.9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Gig economy has triggered the change of talent demand.Compound talents with the ability of career crossover have become the urgently needed talents in the society.However,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oss-boundary ability.Aiming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hortage of vocational trans-boundary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the vocational trans-boundary abilities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ig economy.
  Key WordsGig Economy;Compound talents
  1 零工經济背景下职业跨界人才培养现状和不足
  零工经济引发了人才需求的变化,新型职业人才不仅能够掌握一项技术和本领,而且还要转换具备两个及两个以上行业的专业知识,因而可以整合更多资源,胜任更多职业角色,拥有多重方向的职业发展机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跨界能力成为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然而,高职院校却面临职业跨界人才培养困境和不足的现象。大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着单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还没有实现跨专业、跨学科的深度融合。一些高职院校存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一致。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与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不相符,导致高职院校不能提供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和技能。产学合作和校企融合项目欠缺,并没有做到把企业实际的真实的案例和项目引入课堂和教学过程中,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中学,学中做。除了学校和专业层面,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就业意识上淡薄,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零工经济带来的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还停留在学习专一的知识和技能,不愿意进行跨专业跨职业的技能培训。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缺少就业竞争意识和紧迫意识,导致不能积极地参加学校提供的各种职业跨界技能培训学习、参与课外创新创业培训、以及技能竞赛等项目。
  2 基于零工经济职业跨界人才培养有效路径
  基于以上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跨界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本文提出零工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跨界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第一,全面建设“跨界”课程,培养企业需要的新型职业跨界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自身具有设立跨界课程的优势。高职院校在设立跨界课程体系要立足于了解企业的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基于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出岗位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跨界能力,细致的梳理出岗位的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理论和知识,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实践性任务性为主导的系统的项目式的高职课程。跨界课程以完成工作典型人物的表现与结果为内容,注重学生在工作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的结果和状态。跨界课程要与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让企业深度参与到课程任务、知识体系和项目的设计中去,包括课程职业岗位的设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课程内容等等。除此之外,跨界课程要把主要着力点放在课程目标的跨界定位、课程内容的跨界选择和课程表现的跨界生成上。强调在真实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真实环境就是课改跨界融合,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真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任务工作化;真做就是实践联系理论,将工作任务课程化;掌握真本领中的“真本领”是可视化、可量化的,即我们说的举证具有统计性。从课程角度而言,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课程体系到课程群,课改的难度依次加大。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在课程上实施多专业融合的实际工作型教学体系。通过不同学科间的深度融合、行内学术专家及成功人士的示范引领,专题讲座,探讨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接受到与时俱进的理念,得到全方位的指导与训练。同时展示了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吸引企业深度参与学生培养过程,为企业用人及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
  第二,积极推进“双元制”现代学徒制度。不断模仿、学习和改进德国的现代学徒制度,打造具有中国高职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现代学徒制度要求高职院校学生不仅在学校里学习先进的理论和知识技能,又要在企业里把所学到的职业跨界能力和跨界知识应用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去,以培养高水平的职业跨界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所谓现代学徒制,是在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上,形成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招生、共同培养与辅助就业的人才培养机制。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跨界教育,而这种跨界教育非常符合我国零工经济发展特点的需要,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学徒(员工)的学习与就业得到了较为保险的双重保障。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人才主要倾向于实践性、跨界性和应用性人才,而不是管理型人才,因此基于现代学徒制度下,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以及实训项目需要与企业进行对接,按照企业需要的跨界职业人才需求去制定,减少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歧,从而保持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和就业工作,现代学徒制度下,市场营销的学生是“双身份”学习主体: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一方面作为学生身份,跟着学校的老师学习专业知识和文化理论课程;另一方面作为学徒身份,学生在企业里跟着师傅积累企业工作经验和实践知识。实施以师傅与老师结合的“双导师”师资队伍。在学校内,老师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和理论传授,并以学业的标准进行评价考核;在企业,师傅对学徒进行实践操作和经验传授,以企业学徒标准进行评价考核。   第三,加强课程改革力度,使职业教育更切近职业实践。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存在相对滞后性。以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无论是市场营销专业老师教授的理论课程,还是企业导师实践带领和经验传授,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而言,都有一定滞后性。市场营销行业和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日新月异,管理模式和营销理念不断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在零工经济、大数据和新零售的背景下,管理模式、理念和营销方式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在理论知识层面上,课本知识的更新速度对于市场是滞后的。在操作实践层面上,企业的实践培训只是把学徒安排在比较随意的岗位上,使得学徒不能把深层次的营销理论和管理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去,使得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存在脱节的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设计体系要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改革,使得课程体系更加接近企业的真实的实践项目。
  第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开辟“校企合作”新模式,使企业能够参与到學校办学。注重校企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和培养高水平的职业跨界人才,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跨界能力。通过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把企业的师傅、真实的项目、实训室等引入课堂和教学中来,让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和企业,让学校可以根据企业所需要的具有职业跨界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最后达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赢合作。
  第五,完善职业生涯辅导机制。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确立个性化、跨界性、发展式的职业生涯辅导机制,以应对零工经济对职业跨界人才的需求和职业生涯无边界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应该具备专业化的无边界职业生涯辅导和职业跨界辅导队伍,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生涯的就业指导,注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意识的紧迫性和自律性,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向职业跨界发展,并开展职业跨界能力培训班以及学习项目,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跨界能力在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中得到实现。
  第六,增进教师的职业跨界和实践能力,造就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要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去实践,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工作,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横向课题,把研究型的项目成果应用于合作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的变革。鼓励教师向企业家、业务骨干、技术能手拜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推广与应用开发的能力。
  第七,开设职业跨界培训课程和项目提高职业跨界技能。高职院校也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去培养学生的职业跨界能力,通过各种手段去激励高职学生去参与跨界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培训班、技能工作坊、第二课堂、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专业竞赛的方式,给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有效途径培养和提高其职业跨界技能。
  参考文献
  [1]胡坚达、童雪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跨界创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
  [2]王艳双:“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人才跨界培养路径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7期.
  [3]金丹、刘倩:“互联网+零工经济就业模式探索”,《经济纵横》,2018年第8期.
  [4]熊建武,周进,熊芊,颜谦和,汤劲.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界定及其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07,(19):68-70.
  [5] 张宇明,吴文丰,伍秀君. 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未来与发展, 201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8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