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阿荣旗小杂粮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阿荣旗小杂粮产业的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优势,并针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阿荣旗发展小杂粮产业的对策,以加快小杂粮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    小杂粮产业;生产现状;问题;对策;内蒙古阿荣旗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1    阿荣旗小杂粮生产现状和产业发展优势
  阿荣旗地处大兴安岭东麓,属丘陵漫岗地形,由于植被生长良好,农作物绿色无污染,耕地多为坡地,灌溉能力较弱,是最适合小杂粮种植的地区。近年来,阿荣旗退耕还林力度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因此,农民迫切需要调整产值较高的农作物的产业结构,小杂粮的生产特点和市场优势,正能迎合这一趋势,同时退耕还林地套种小杂粮有利于树苗扶育,为小杂粮生产提供了很大空间。阿荣旗小杂粮种植遍布全旗各个乡镇,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向阳峪镇、六合镇、霍尔奇镇,主要品种为谷子、糜子、绿豆、红小豆。近年来,小杂粮的生产相对稳定,播种面积基本维持在3 333.3万hm2左右,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产量保持在1万t。除了农村“三留”(口粮、饲料、种子)3 197.5 t外,可提供的商品量为9 566 5 t。通过积极引导,预计到2020年,全旗杂粮种植面积将达到5 333.3 hm2,总产1.6万t,总产值6 400万元,纯收益4 64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55元。在一些地区小杂粮收入已成为农民纯收入的重要来源[1]。
  2    存在的问题
  2.1    小杂粮产业规模小
  一是种植分散。长期以来,受重“大”轻“小”思想的影响[2],阿荣旗粮食作物以玉米、大豆、马铃薯为主,小杂粮只占较小比例,零星分散种植,不具规模,未能形成规模化、产业化[3]。二是面积偏少。阿荣旗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偏少。以2006—2010年平均数为例,小杂粮种植面积6 666.7 hm2左右。具体到各个小杂粮种类所占比例更小,并且种植面积波动不稳定。
  2.2    小杂粮产业没做好
  一是单产偏低。以2006—2010年平均数为例,阿荣旗小杂粮总产9 500 t,占粮食作物总产的0.18%,单产只有粮食作物平均单产的1/2。即使单产较高的谷子,其单产也仅为粮食作物平均单产的58%。二是市场狭窄。政府淡化小杂粮生产,农民种植缺乏组织引导。
  3    推进小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把小杂粮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尽快出台一系列加快杂粮产业的专项文件和优惠政策,增加资金投入,把政府推动与政策引导结合起来,鼓励农民实施土地流转,发展杂粮规模种植。农牧业、工商、财政、税务、金融、商务等有关部门加强联动、合力解决、做好服务,为小杂粮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同推动阿荣旗小杂粮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加大对优质小粮食产业的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重点支持一批对优质小杂粮产业发展有重大牵动作用的项目。
  3.2    构建小杂粮市场营销服务机制和平台
  阿荣旗农产品营销服务机制不完善,农产品流通平台缺乏,导致农民生产的“相对过剩”和“销售难”。因此,在农产品开发中建立和完善小杂粮的营销服务机制和平台,有效地通过市场需求指导生产至关重要。一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产业化发展。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其进行合理的土地流转,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解决小杂粮生产分散、批量小的生产经营问题,提高农民生产经营合约化和组织化程度,解决一家一户之间生产与市场联系的问题,改变产销分离的尴尬局面,完善利益联系机制。二是逐步开拓营销市场。依托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开发柜台和专区,建立固定的营销市场和区域营销网络。三是组织开展多种推介和促销活动。四是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不断强化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专项服务,推广当地最優、最适品种,开展科学种植。坚持抓好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抓好信息平台建设,及时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让农民尽快掌握一整套系统的种植技术。
  3.3    开发名优品种,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是要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由于农产品品牌是一种区域性的公共品牌,小杂粮也不例外。因此,小杂粮品牌开发,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实施小杂粮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打造小杂粮品牌,使之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目前,我国已制定了小杂粮产业政策及行业标准,并指导搞好实施,实现生产的标准化,以保证小杂粮的特有品质。三是加大品牌的推广工作。在小杂粮品牌营销中重视广告等宣传,以提高阿荣旗小杂粮的知名度,在宣传中注重传递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信息。
  4    参考文献
  [1] 贾果袅.山西小杂粮竞争力分析和财政支持对策研究[J].山西科技,2004(3):6-10.
  [2] 李文德.21世纪山西小杂粮资源的发展思路及对策[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陈利,李砚.浅谈中国小杂粮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杂粮作物,2004,24(4):244-245.
  [4] 高小丽,高金锋,冯佰利,等.西部有机特色小杂粮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6):227-2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0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