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鄢军霞
摘要:在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该文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具体实践,分析了当前在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最后提出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02-0110-02
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曾经指出“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当下,大学生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等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的学生直言:因为在教室里度日如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很多人不听也能学,因为,作为教师,不能再用20世纪的方法教授21世纪的学生。
1 什么是信息技术
广义的信息技术是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狭义的信息技术可以理解为利用网络、计算机等软硬件工具和方法,对用信息进行获取、加工的技术。一般认为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等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电子产品的日益成熟,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也成为现今的潮流。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动画、交互课件、微课、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使教学方法生动有趣,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高科技的日益普及,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在教学模式上,能改善以往的教师传授式、学生接受式的教学方式,能加强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性、探究性,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在教学内容上能把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集中,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进行学习,特别是在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的知识中,学生往往比较难以理解,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播放知识点的图像、图片,动画、使用微课、虚拟仿真等技术可以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将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3 应用信息技术,服务课堂教学
3.1 课件动画与交互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PPT课件的制作的主要目的是清楚地呈现知识点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必须具有一定的特色,展现出来的内容绝不能只是书本内容的简单照抄,而是必须经过加工,提炼出重点和脉络的内容展示,此外,在PPT中扩展新内容,插入形式相关的图片,小动画,可供使用的交互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
以《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这门课为例,笔者针对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者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制作了多个动画与交互课件,以“设置外键”这个知识点为例,针对这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点,笔者首先通过情景动画“什么是外键”这个动画,形象展示了外键的概念和作用,然后再通过PPT的讲解以及事先录制好的在管理平台中设置外键的操作视频来进行教学,并且由于外键的设置过程中,引用表和被引用表的设置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在平台中正确设置的一个难点,录制好的操作视频,学生跟着视频进行操作,自己控制视频的播放进度,对不熟的地方可以反复播放学习。
并且在课余,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来学习,笔者将“在管理平台中设置外键的操作”做成了交互动画,采用网页形式的,学生可以模拟在电脑上的操作一样,每一步正确选择相应的操作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如果反复选择错误的步骤会出现相应的提示,加深学生的操作印象。
相对于以往没有采用动画和交互动画的教学来说,使用了这些信息手段之后,学生对该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效果明显要好很多。
3.2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指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设计录制的小片段,重在说清楚一个知识点,因为一般时长在五分钟左右,故称为微课。微课一般分为讲授型、问答型、演示型等十多种类型。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来制作微课,要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来决定,也取决于制作者的设计与创意。
微课的指向性很明确、内容的形式也可以多样,篇幅短小精悍,用途很广。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可以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学习与观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的日积月累,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学视频资源素材。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教学的反思和改进。
以《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这门课为例,笔者将整个课程的知识点分解成近200个小的独立的知识点,然后对每一个知识点设计成一个小的微课,每个微课相对独立。在每个微课中,都由案例引入、知识点讲授、举例、完成案例几个环节来设计。将这些资源全部上传到智慧职教的国家教学资源库平台中,在课前,事先布置学生预习,在课程中,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教育,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布置不同的任务,兼顾大多数同学,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后要求他们继续学习难度更高点的知识点,解决相应的案例问题。基本的知识点微课和扩展的知识点微课保障了在课堂上的分层教学的实践。
3.3 虚拟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仿真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根据现实环境中的具体理论和实际情况在虚拟的环境中来进行模拟操作,验证或者探索的教学方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交互性和沉浸性。虚拟仿真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学习的学习主动性。
虚拟仿真教学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別是在一些现实操作成本代价很大、操作危险性很高的实践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虚拟仿真可以避免各种危险的发生和实际设备的损害,特别是一些成本代价高的专业,使用虚拟仿真更是首选。
虽然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不得不提的是,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当前阶段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开展虚拟仿真教学的前提是有虚拟仿真的教学系统或者平台,二这个平台的搭建前期费用昂贵,需要学校投入的资金多。这也是目前限制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的一个瓶颈。 3.4 各种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的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大量普及,学生在移动环境下也可以进行学习,老师也可以进行我们还可以借用各种教学系统或者平台来进行教学,比如当前比较流行的蓝墨云班课,在蓝墨云班课中,把课堂教学从传统教学直接升级到了互联网+教学。在教学法上,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它打破了原来传统的传授式课堂模式,充分利用新型教学工具的优势,结合面授教学,通过混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突破。在线上,使用蓝墨云班课给学生课前推送我自己制作的微课、PPT等教学资源,推动学生的课前预习。在线下的课堂上开展了更多更有效的课堂参与式活动。
通過笔者一学期使用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效果上,非常明显地比上学年的传统讲授式课堂好很多,学生反馈良好,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4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原则
4.1最优原则
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应该采用最优原则,什么是最优,也就是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应该是最适合教学内容的,一般来说,图片比文字更直观,动画比图片更形象,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微课的使用,虚拟仿真在教学中的使用的选择要以最优化为原则,哪一些手段最适合教学内容就使用哪些手段。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同一个知识点,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技术资源可以有很多,我们在选择中也要选取最合适,最优的那个资源,也是一个选择资源的最优问题。
4.2 重难点原则
对于学生能够理解的简单问题,一般不需要使用信息技术的辅助。尽可能将信息技术使用在教学内容中知识重点以及难以理解掌握的难点知识上。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的关键部分,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将好的多媒体资源,通过构建生动活泼的活动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掌握重难点,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信息手段在重难点的教学中能直接提高教学效果,能关系到教学的成败。
4.3适度原则
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正确运用确实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但是我们也要把握使用的度,不能整堂课都使用多媒体,动画等信息技术手段,因为滥用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一种信息污染,得不偿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容易视觉疲惫或者精神懈怠的时候插入小动画,恰到好处地使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也是一个成功的关键,如果一味放动画,放微课,学生一直沉浸在资源的接收过程中,没有太多自己的思考,没有太多的探究性学习,这样的课堂也是一个不合格的课堂。因此在教学中信息资源的使用也要把握适度原则,只能辅助教学,而不能成为教学的全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70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