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成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生成性教学,就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师生自主构建教学活动并以体悟、思辨的方式深刻升华主题的教学过程。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成性教学会使教学过程具有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开放性等特征,改变以往机械、静态、封闭的教程观,建立弹性、动态、开放的学程观。本文以中学物理教学为例,谈谈对生成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1.生成性教学的内涵
生成性教学的全称是“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其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策略方法的形成是在动态中生成的。所谓“动态”,即“运动变化状态”,课堂中的运动变化是由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学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所谓“生成”,就是“形成”“达成”。“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就是在上述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中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可见,生成性教学就是教师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与学生就相关课题进行积极互动,并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及时做出价值判断,灵活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教学遵循原则又不拘泥于规律,关注学生与教师的双边关系,旨在通过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获得个性的发展。由于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资源的生成性,交流的互动性,生成性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灵活应变,合理引导学生有效对话,及时抓住课堂教学中稍纵即逝的契机的教育智慧,需要教师具有对生成和发展的新趋势、新问题准确把握的能力,并妥善选择新的策略,设计新的教学方案,以调整教学行为。
2.生成性教学的特征
生成性教学并不是遵循着“对称的、简单的、序列性的秩序”,而是一种“非对称的、混沌的、分形的秩序”。[1] 它蕴含着深厚的后现代知识教学观,是一种过程论的新的教学哲学,它是对师生关系认识的超越,具有现代哲学转向的整体特征。
(1)生成性教学以尊重生命的自然成长规律为基础,视关爱、尊重学生及让学生的个性品质、创新精神的自主发展为己任。
(2)生成性教学以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为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不局限于课本上静止的文本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始料未及的事情都会成为教学的资源,成为师生对话的对象,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契机。为了有效促进和把握生成,教师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花。[2]
(3)生成性教学的课堂是一个平等对话、开放互动、充满人文关怀的场所。它的教学过程突破了知识和技能的“授 ― 受”围笼,表现为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融合的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使双方的主体性科学合理地发展和建构。
(4)不断调整教学活动,凸显生成教学的动态性、过程性、流变性、开放性。教学活动要根据学习主体及具体教学情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5)通过促进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动态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遵循生命生长的规律自然地发展、建构。生成性教学通过“生成”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达到不教而学的境界,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如何实践物理教学的生成性
物理教学的课前准备无论多么充分,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事件。如果对此置若罔闻或极力掩饰,则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因势利导、处理得当,则可使教学过程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1.弹性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由许多具有立体网状的关系事件组成,任一事件学生都有种种无法预料的表现,教师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宏观地为教学预设出开放的路径轮廓,尽可能完备地为教学中的每一情况映射出多种策略,并灵活地为学生的反应留有空间,同时智慧地做出抉择。表现在物理教学中即教师宏观地预设出实验方案,依照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及时进行感知、判断和操作,并灵活地调控实验方案,使物理教学不断地走向深入。例如,在教学比较“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优劣的物理教学课前,教师首先弹性地预设出:滑动变阻器可连续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但无法知道准确的数值;电阻箱能知道连入电路中的电阻阻值,但数值是间断的。并弹性地映射出既能连续改变又能读数的变阻器是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策略。然而课堂中在学生的思考讨论和教师的启发、开拓下,学生却提出用“滑动变阻器+刻度尺”的方法,即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杆上标上刻度。
2.灵动的教学实施
“蝴蝶效应”指出,任何一个小小的偶然事件就可能改变整个事件的结局。[3] 灵动的教学实施指教师在将教学设计付诸实施时,对现实与预设情境间及教学过程情境中细微的差异变化保持着敏锐性,并运用及时抉择、调控的教学智慧,使教学过程朝向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展开。在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即使在教师准备充足的情况下,仍会出现许多意外的异常情况,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耐心予以引导和调控,则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设计实验的能力,发展了教学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比如在教比较“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优劣的物理教学中,学生并没有如教师预设的那样提出伏安法测电阻法,而是提出用“滑动变阻器+刻度尺”的方法,教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差异并及时发散学生的思维。经过学生积极的思考讨论后,他们设计出了数匝数法。
3.过程性的教学评价
教学是在过程中、情境中发生的,相应的评价也应该是没有固定模式的过程性、情境性评价。首先,过程性教学评价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状态和过程,并结合具体的情境和人物,灵活地融合适宜的方法进行正式或非正式评价。其次,它要求教师及时准确地洞察教学活动中有价值的资源,不仅重视已经被利用得很好的生成性因素,还要善于发掘被忽视的生成性因素。再次,它要求教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否则会因时间久了学生遗忘了当时的学习行为和感受。最后,它强调评价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下,与之进行深入的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单方面地对学生进行鉴定。比如在学生提出“滑动变阻器+刻度尺”的方法时,教师及时鼓励了他们的想法,当教师激发学生想出数匝数法的方案时教师又及时肯定了学生能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拓发散和创新思维。
三、中学物理实验生成性教学的思考
在物理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但不应是刚性的、机械的和过分统一的,而应是一种宽容偶然性和突发性、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的有弹性的预设。教师在宏观的预设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为教学留足生成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动态把握生成,洞察变化情境,激发互动建构。要从学生真实的问题和经验出发,把握学生已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引发有效的动手操作,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做有所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并有权对教学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参考文献:
[1][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刘家访.上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1.
[3][美]米歇尔・沃尔德罗普著,陈玲译.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3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