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教育体系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全建 金登宇
摘要:高职院校实施全程化就业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现实要求。就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要求高校必须整体部署、通力协作,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和谐局面。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育;全程化
全程化就业教育即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全过程,它是根据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培养与能力提升、就业政策与形势宣讲、择业技巧训练、择业心理调试和创业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拓宽就业指导的空间,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觉、自主树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发展,合理选择职业的就业教育模式。其目标就是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认识现代社会的职业情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能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进而能够顺利地就业,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高职院校实施全程化就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实施全程化就业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就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知识层次较高、活动能力较强、影响力较大。高职院校实施全程化就业教育,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能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以创业带动就业,化解社会就业岗位供给有限和大学生就业需求扩大的矛盾,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2.实施全程化就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备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健康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优良的发展潜能等综合素质,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因此,对大学生实施全程化就业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3.实施全程化就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高职院校要使毕业生受社会欢迎,除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外,还必须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律,依据市场导向,通过完善就业教育机制调整专业设置及专业教学,建立“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在实践操作、组织管理、创业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实施全程化就业教育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现实要求。对大学生实施以职业观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求职心理指导、求职技巧培训、创业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全程化就业教育,可为大学生的就业、择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从而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二、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教育的内容体系
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大学生就业教育,它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包含所有学生在大学三年的每一个教育环节。就内容上来说,全程化就业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成才规律按照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就业指导计划和实施方案,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形成“三阶段、三规格”就业教育模式。
对一年级学生主要进行职业认知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认知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学校通过职业认知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状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自我认知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准确地评价自己;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使学生认识和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基本流程,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减少求职的盲目性。
对二年级学生主要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除具备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实践能力等。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素质和能力培养,可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前的知识储备,提升就业能力,学会正确处理就业与求知的关系,塑造健全人格,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就业。
对三年级学生主要进行创业教育和社会认知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通过创业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创业应具备的条件、创业流程,学会撰写创业计划书,为创业实践奠定坚实的物质和思想基础;通过社会认知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就业的总体形势、行业的发展现状、国家的就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做优秀的职业人。
三、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教育的保障体系
1.更新观念,树立全员参与就业教育的思想。就业教育不只是就业指导部门在学生毕业前的阶段性工作,更是一项复杂化、全程化的系统工作。首先,教育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等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树立全程参与就业教育的意识,形成大家共同参与就业指导的良好局面。其次,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就业观念大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及早了解行业发展、职业和择业技巧,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
2.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按照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内聘与外聘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以就业指导人员为主体,选定一批德才兼备、就业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3.创新就业教育载体,多形式开展就业教育。针对学生专业的不同,采取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改革创新就业教育载体。一是聘请就业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就业的基本知识、技巧;二是开设大学生就业教育论坛,邀请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就业教育专家、杰出校友等开办讲座,传授就业、创业的成功经验;三是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专业技能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认识行业、认识社会,增强就业、创业的适应能力。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校要在全面分析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听取学校合作发展联盟和行业专家的意见,把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规律与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毕业生就业适应期,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质量标准。
四、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教育的配套措施
1.以合作发展联盟为依托建立就业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学校要按照“产、学、研密切合作,校企生良性互动”原则遴选在社会和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成立校企合作发展联盟,搭建校企合作互动平台,形成便于大学生就业的稳定“顾客群体”和毕业生“销售”网,以“基地”带动“市场”,以“市场”促进“就业”。
2.依托社会资源,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中介组织,建立大学毕业生和人才市场需求互动的人才资源库,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各类有效的信息和服务。
3.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学校要经常开展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和职业咨询活动,搭建社会、学校与大学生互动的沟通、交流平台,激励大学生时时关注就业,积极参与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根据每个人的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准确进行职业定位,找准人生职业目标。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就业氛围。学校要充分利用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园文体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宣传就业政策,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勇于到艰苦地区、中西部地区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范爱兰.论高校全程化就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1).
[2]李济权.大学生就业教育全程化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3]费宗琴.开展全程化就业教育 主动应对大学生“就业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责编:思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6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