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学喜
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普遍存在,在一些教师眼中,“学困生”是一群不可教育的低智群体,认为他们是不可能写好作文的。“学困生”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低谷?笔者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归纳出以下几种导致小学“学困生”作文困难的根本原因,并进行成因分析,提出对策。
困境之一:任意拔高要求,功利教学作文――乱花渐欲迷人眼
调查中发现,学生怕写厌作的情况十分严重。对一个意志力还稚嫩的小学生来说,完成习作只能是应付罢了,自然缺乏应有的愉悦体验,更不会产生神往。新课标中提出的“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只能是纸上谈兵。
对三、四年级学生同题习作进行调研,发现教师批改习作要求没多少差异。如人教版三上语文园地六的习作是“向同学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四上习作要求也是“围绕自己游览过的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分析发现三年级优秀生的写景作文和四年级学生所写的差不多,而且教师评价作文时就是按照优秀生的标准。这样任意拔高,向优秀生看齐,习作指导随意性和功利性让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逐渐对习作失去兴趣。随意、功利教学只在“技术”上兜圈子,没有触及学生心灵的习作指导,忽视学生乐于表达这一习作状态的养成。尽管“学困生”写得语句生涩,但学生独特的情感与体验,以至真实的想法往往在教师的“看齐”下被封杀。这样一来,学生怎么会把习作当乐事?
对策:降低习作要求,呵护习作热情,鼓励乐于表达――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程标准把重点放在培养习作的兴趣和自信上。第一学段的相关表述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四学段则提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目的和对象,要求具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因此习作的起步阶段就是让学生有一种放松的心态,无拘无束地放胆写,放手写。何况有口语交际和写话做铺垫,缓冲了坡度。教学中,笔者努力进行尝试,极力呵护“学困生”写作热情,让他们成为最大受益者。
1、激励,让“学困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以往的作文讲评,总的情况说上三言两语之后,读一两篇教师欣赏的习作,大加表扬后了事。被表扬的沾沾自喜,未被表扬的绝大多数提不起兴致。作文两极分化现象因此越来越严重。因此在作文评价上要特别偏爱“学困生”。对他们写得不怎么样的文章,不要吝啬一个“优”字。就像手指有长短,能力有大小,评价的标准自然也不一样。于永正老师作过这样一个比方:有一百斤气的,举起一百斤才算成功;有五十斤力气的,举起五十斤就是胜利。硬让举五十斤的人去举一百斤,他只有累趴下的份儿。评价作文要因人而异,不作横向比较。无论是谁只要发挥了他的水平,都给优。他们能把身边的小事,写得文从字顺,就足够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么做的,他从来不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写得不好,怎么办?暂不评价,等写好后再说,目的是为了呵护孩子的写作热情。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伙伴来对待,评价作文不用指令、裁判、批评性语言,而是千方百计挖掘优点进行肯定式评价,多采用面批面改方法,与他们边聊边议,肯定闪光点,诚恳地提出适当的修改意见。“成长需要激励”,教师的肯定将一扫“学困生”因失败带来的阴影,唤回他们的自信。
2、宽容,使“学困生”体验美好的情感。
教师崇尚有差异的教育,承认学生差异性,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困生”。个别孩子在短期内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若要详细批改,只能把作文改得百孔千疮,面目全非,势必大伤他们的写作热情。采用因人而异批改方式,接纳他们的想法和情感体验,采取多肯定少改动。有意避开他们草率应付的原则性错误,夸大作文选材有意思这个闪光点,从而尊重其理智和情感,关注其成长和发展。
3、扶植,教给“学困生”修改的方法。
“学困生”的习作初稿往往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告诉他们,叶圣陶爷爷说过:“文章写完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这也是个好习惯。要跟平常说话一样地念。”我们要在“读读改改,边读边改”中发现毛病,按照自己的理解,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修改好以后,要大声朗读给家长、同学或老师听,这样,别人会帮你发现一些自己很难发现的问题,还可以帮着你修改、补充、出主意。鼓励他们阅读班内同学的优秀习作,在阅读中比较,在阅读中启发,读后再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经过反复修改,孩子们不断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尝到了甜头,孩子们觉得作文不难了。
困境之二:生活认识肤浅,缺乏生活源泉――拔剑四顾心茫然
习作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种现象:学生即使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不见得就有事可写,有情可抒。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电视网络,观光旅游,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同样是一件亲历的素材,有些学生能妙笔生花,而“学困生”照旧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很多教师也认为作文教学漫无边际,没有规律,主要靠学生的悟性,一味地强调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至于怎么读、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写却不甚了了。没有整体计划、合理步骤、科学安排,无视老师主导地位,使“学困生”和优生作文差距越来越大。
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学困生”对生活的认识肤浅,造成了生活源泉的枯竭。学生对生活一定的认识程度和体验程度,才能让生活进入习作之中的根本因素,才是学生习作时有话可写,乐于表达的前提。诚如新课标指出的:“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写作是紧密相关的。当今的小学生,生活日趋安逸,大多父母骄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程度、敏锐程度也正日趋下降,生活往往不能进入小学生的心灵世界。“学困生”对生活缺乏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对策:留住生活经验,提高生活认识,架设积淀桥梁――却话巴山夜雨时
光荣和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学困生”也不例外。对他们光激励、宽容还远远不够,还得真真切切地扶持他们,给他们架设桥梁,帮助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1、指导“学困生”学会观察。
经常跟孩子们在一起,和他们聊天,谈心,嬉戏,融入他们的生活,为指导写作掌握第一手资料。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激励他们走出校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积累写作素材。加强对孩子们观察的指导,帮助他们选择写作材料,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具体。如:
描写人物对话,先指导他们观察师生、同学、家人、邻居的对话,然后指导他们写出不同人物说话的不同语气、内容和神情,这样,他们就有话可写了。又如:人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作文要求学生观察秋天的一处景物,要突出秋天景色的特点。利用休息日亲自带着他们到公园走走,看看,听听,闻闻,边看边聊,从桥下的青草到静静湖水,从枝条上的小嫩叶到湖中的小岛,感受不同景点不同的气息。引导学生对生活有所感受,用美的眼光去发现,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所看到的事物。
2、督促“学困生”多读多背。
有了丰富的生活,学会了观察思考还不够,还得有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督促他们读书背书,从读背课文开始,除了背一些重点句段外,还加背一些名篇。宁可砍掉一些书面作业来保证读书时间,且把他们读背课文的质量和语文成绩挂钩,这极大地激发了积累的兴趣。越是“学困生”越要重视,这样到了该表达的时候,一些语言材料会从他们的“语言仓库”里检索出来,为表情达意所用。
困境之三:阅读行为虚化,阅读能力低下――零丁洋里叹零丁
大量阅读已成为当下小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背诵经典诗文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轰轰烈烈。“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从一年级开始就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天阅读相应的课外书。但是在大量阅读的背景下,文字背后的意蕴,遣词造句的精妙等精华能被学生吸纳的却少之又少。另外,“学困生”在完成作业后供阅读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这有限的时间,学生大多花在了“快餐文化”(卡通类图书)上。而他们文字作品阅读数量的严重不足,更证实学生阅读行为的虚化。
对策:构建阅读主题,实化阅读行为,确立精少起步――化作春泥更护泥
文化长河中的经典作品,无论是内涵,还是语言都是一个时代精华的浓缩,并且经受了时空的检验。小学生阅读经典,更能促成其精神的启蒙、人性的铸造、心灵的滋养、语感的累积、用语的经典化等,这是“快餐作品”无法企及的。推行经典阅读是小学生获得心灵滋养,积累言语经验的一条捷径。
1、以相对锁定经典作品材料为阅读的内容,实化阅读内涵。积累典范言语经验。多阅读经典作品,少阅读“快餐作品”,提高阅读效率。新课标推荐的作品及相关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读物,作为学生阅读中首选的内容。
2、以阅读能力层级的递升为阅读的操作,实化阅读行为,有效积累言语经验,彻底改变是学生“能去读书就是好”这种粗放型阅读模式。针对学生不同能力层级提供阅读材料,并给予不同阅读指导模式。制定阅读能力层级体系:会品词、品句及仿用(一级);对内涵深度感悟与个性解读(二级);能把握句、段、篇特点及仿用(三级);能进行批判性阅读(四级)。阅读指导的方法、方式也相应有别。每一级别学生的阅读材料均有适合儿童的各种体裁,方式、方法也相应配套。每个能力层级起步初期,应消除泛泛而读,浅尝辄止的阅读行为,对“学困生”而言,主张以少而精为主的阅读起步观。
3、以分享阅读活动的展开为动力主题,持续阅读时效,积累长效言语经验。一周用一节课时间,鼓励“学困生”交流阅读收获、方法沟通、兴趣分享、存在问题等,并把这作为班级阅读的底限;用结对形式在同学间开展相关阅读的PK比赛活动,评选小书迷,以赛促读等。
总之,“学困生”只是暂时学习困难一点,让我们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充分挖掘“学困生”的潜能,给他们一片晴朗的天空,让习作流淌生命之灵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2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