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中增生传统文化资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妙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因此,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塑造学生鲜明的民族性格,使其树立民族意识并形成祖国观念;批判地借鉴和传播外来优秀文化,使学生具有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开阔的文化视野,是每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与文化使命。但是,语文课程不能被动地适应、反映和复制传统文化,而要以主体的自觉意识反作用于文化传统,实现文化的再创造与再建构,而基于问题意识上的文化探究活动,就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增生传统文化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而探索的解释是“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研究”的解释是“探求事物的性质、发展规律等,考虑或商讨”。“增生”在汉语中原指“生物体某一部分组织的细胞数目增大,体积扩大”,文中指事物在一定条件刺激下得到发展。在探究中增生传统文化资源主要指通过对文化现象的质疑、探讨,在得出答案的过程中融入自身作为文化个体的价值判断,对传统文化进行重组和建构,扩大和丰富文化的内涵。
因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几乎每位语文教师都在有意无意地做着传承文化的工作,但传统的语文课堂以灌输文化为主,收效并不明显。“知识的建构有多种方式,但学生需要的是知识的主动建构。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对这些内容的浓厚兴趣和进一步吸取新知的持续发展的愿望,并习得一些思维方法,形成一些思维的习惯,养成一些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基于问题意识上的文化探究活动立足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围绕课本呈现的或社会上存在的文化现象、事件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得到激发,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使学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体察涵泳中理解和感悟民族文化的精髓,反思民族文化的糟粕,为民族的传统文化注入当前意识和时代精神,从而实现增生传统文化资源的目标。
一、在探究中增生传统文化资源符合课程设计原则
现代课程设计不仅注重“加强民族文化传统教育”,“还应有计划、有层次地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培养学生的内省反思能力的内容,使之拥有文化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文化的内核是价值标准,不同的文化属于不同的价值体系,它不仅超越个体,也超越个别时代和个别知识。通过设计一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反思能力。必然有助于其文化价值观、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设计理念,选文不仅注重中外文化的兼顾(文学作品约占选文总数的80.5%),而且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地位(古代文学作品约占选文总数的32.7%,占文学作品选文总数的40.7%)。选文还注重多元文化的选择和组合,不仅有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还有消息、通讯、图片、日记、序言、演讲词、文化学论文、文化随笔、哲理随笔、辩论实录、电视访谈实录、广播节目等,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文化空间。
教材编排呼唤在探究中增生传统文化资源。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一改以往单元教学的编排体系,代之以由一个个内容相关的板块组成的专题形式。这里不再是一篇篇文章的简单组合,而是为顺应一定模块教学需要而构建的一个个相对完整、自成体系而又相互补充、前后关联的专题学习单位。专题的形式使相关内容集中呈现,易使学生更深、更广地了解某方面的文化知识。专题的设计义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求知的乐趣,领略人类优秀文化之美;让学生在探究中融入自己的理解,使文化得以再生、增殖,从而得以生生不息的延续。如必修一“获得教养的途径”要求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思考知识与教养的关系;“像山那样思考”要求引导学生感悟自然,思考人生。必修三“文明的对话”专题中设置了“审视传统”、“认识和沟通”、“拿来与接纳”三个板块,让学生思考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外来文明与固有文化之间的关系。必修四中“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通过中外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探究人性中的美与丑、人性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必修五“直面人生”、“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两个专题,则让学生思考如何面对人生中的苦难、如何面对“生存还是死亡”这个困惑了人类几千年的问题,探究人生的终极意义,培养学生的宇宙意识。
二、在经典的碰撞中增生传统文化资源
“承接经典”是中外教育家的共识。朱自清先生曾在其著作《经典常谈》中谈到,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中国人,有义务接触本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化。美国“承接圣典”课程文化的倡导者也认为经典“保证着文化价值、信念和行为的延续”,相信“通过共同的核心教育(共享的经验、观念和价值),可以使个人在其所在的社区和社会过上沉稳和人道的生活”。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多样的解读,这种文化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它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并存,即使是儒家文化,也有各种呈现方式,而这种多样性也体现在我们的教材中。正视这种多样性,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这种文化现象,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还能唤醒学生个人的文化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有所创造,增加文化的新成分,从而增生传统文化资源。
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中的“生存选择”板块中选了《报任安书》和《渔父》两篇文章,学完这一板块后,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司马迁和屈原都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面对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他们为什么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虽然一个忍辱而生,一个毅然赴死。但他们却都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各自成了我们民族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你如何看待这种文化现象?你还能补充别的例子吗?对第一个问题,学生一下就得出了颇为一致的结论: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之路。屈原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在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对第二个问题。则有了不同的理解:有的同学认为司马迁为了实现自己通过“立言”而名垂青史的理想,忍辱偷生、痛苦地活着远比为“不辱名节”轻易赴死来得不易,所以更值得人敬佩;有同学马上认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
历来有“舍生取义”的传统,屈原“毅然赴死”,是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所以司马迁的做法不可取;又有同学反驳人命大于天,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我们传统文化中还有“小不忍则乱大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成语,所以才有韩信的甘受胯下之辱,所以屈原应效法司马迁,坚强地活下来,以求将来复国或远赴别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有同学则认为我们传统文化中更认可屈原的精神,所以才会涌现出“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以身殉国的文天祥和史可法等英雄人物。在探究中,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启迪,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开发。教师肯定“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同学的观点有当代意识,补充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的评论:“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鹏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学生分析后认为屈原与司马迁的选择表面看来有差异,实则殊途同归,均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的体现,共同呈现了我们民族的价值观。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梳理和再创造,而且也得到了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熏陶。“对于传统的研究能够揭示现在与过去的关系,领悟当今社会及其价值。此外。社会的归属感通过理解个人在传统文化中的位置而得到加强。这些人类精神的记载为个体的生活起导向作用。所有这些感悟将有助于发展人对自己的身份和归属的认识。”
三、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增生传统文化资源
当今社会正面临着全球化的背景,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势必使传统文化陷入僵化的境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特殊的、地方性的文化必然要和其他的文化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在促进各自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共同发展。”古得莱得也说过:“仅仅了解自己是不够的――个人必须超越自我,体察和了解其他民族和他们的风俗习惯、其他国家及相互关系、其他文化和文明的过去和现在。学校应当帮助学生理解、鉴赏和评价不同于本族、属于其他社会文化和种族背景的人们,以增加联合,减少隔阂。”事实上,我们的民族文化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我们现在所说的传统文化也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中逐渐形成的。最明显的是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对我国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也重视中外文化的对比,同一专题、甚至同一板块中往往会安排中外作品,这为中外文化的对比、碰撞创造了条件。
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中的“执子之手”板块选了《长亭送别》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篇文章,学完两文后,设计了如下探究性问题:《西厢记》中张生高中状元,最终与莺莺成为眷属。《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人相爱,双双以死告白天下,一个以美满收场,一个却以悲怆结局。在反封建的题材上,《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异曲同工,可结局却迥然不同,你怎样理解这种现象?然后让四人小组讨论,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发言。经过讨论,学生的发言可谓异彩纷呈,大大超过了老师的想象。有的组从中国人是尚圆、乐天的民族人手分析这一文化现象;有的组从中国人主张性善、相信“善有善报”,西方则主张性恶入手分析这一文化现象;有的组从受众的角度分析,认为我们面对的是没多少文化的普通百姓,他们看戏是为了娱乐,而西方的戏剧是给有较高修养的贵族看的,他们看戏是为了分析事理;有的组从审美心理角度分析,认为中国的百姓在现实中受了很多苦,希望在戏剧中得到安慰,而西方从古希腊戏剧以来一直在探索人生意义。教师补充鲁迅、胡适等人对我们民族“尚圆”习俗的看法,引导学生从今天的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并要求学生进一步探讨悲剧是看结尾还是看整个剧情,探讨悲剧的定义。通过这一探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戏剧知识,而且使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好的认识,能较为客观地分析“尚圆”习俗,并加进了自己的理解,拓展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在与现实生活的碰撞中增生传统文化资源
叶圣陶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均倡导“语文即生括”,新的课程观也认为,课程是一种创造意义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下重建意义的过程,离开了师生对文化的传播和创造,离开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发挥,离开了现实生活,语文课程只能是毫无生气的一潭死水,没有任何意义或价值。因此,语文新课标在承认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的同时,也赋予了学生对文化进行学习、传播、探究与创造的权利。高中语文新课标规定:“注意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语言文字现象,思考从现实中提取出来的文化问题,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这些表述闪耀着新的思想光芒,它不仅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确认,而且从时代的特点出发,引导我们关注现实生活。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现实生活其实就是我们的文化资源。传统节假日的设立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节日文化,春运、春晚现象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杭州人的“杭儿风”现象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人的从众心理。通过探究,学生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如针对三鹿奶粉事件,教师让学生在随笔中发表对这一事件的看法,结果绝大多数同学提到了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不仅不可丢,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还应发扬光大,“诚信”是商家和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是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通过这次三鹿奶粉事件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仅重新意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而且无形中也接受了一次诚信教育。有少部分同学针对三鹿奶粉中免检产品这件事,对传统文化中“重人治,轻法治”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还有同学则对传统道德的滑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文化世界中,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状态,拿出自己的选择标准,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融入自己的文化思考,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整合与创新,从而增生传统文化资源。
新课程提出教师是课程文化的一部分,当代加拿大教学论和课程论专家马克斯・范梅南也说:“教育者需要具备调和传统和文化对年轻人的影响的能力。”事实证明,只要引导的方法得当,在探究中增生传统文化资源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2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