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散步》教学为例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春梅
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两次教学《散步》一课,两次教学内容和思路大致相同,所带班级的水平也大体相当,但是教学效果却有明显悬殊。
第一次教学设计由三个教学板块构成:读出文章诗意的感觉;品出文章美妙的味道;写出文章细腻的情感。整个教学流程如下:
1.简洁导入,快速入题。(略)
2.围绕学习活动一设计主话题:请动用你平时的学习积累,想想朗读课文的方法,自由朗读全文,尽量读出文章诗意的感觉。请你这样说:“要想读出本文的诗意,我们应该,因为。”
学生读课文,然后交流。为了便于师生对话,老师在交流之前示范一处朗读,同时进行朗读技巧的点拨。但这一教学环节气氛沉闷,学生普遍感觉无法回答,只能泛泛地从节奏、流畅等角度简单说一说,根本无法读出诗意的感觉,最后只好由老师代劳,说出预设的方法,然后转入下一个环节。
3.围绕学习活动二设计主话题:品味文章美点,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想:选材、情感、描写、词语、句式……请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认为这篇文章美妙在,因为。”
这一环节的处理与第一个学习活动差不多,不再多言。
4.围绕学习活动三设计主话题:全文透着浓浓的孝道。下面,让我们试着动笔想象创编第六段,把“我”的陈述改成生动的描写,通过“我”和“我”妻子的言、行、思进一步表现出孝的情感。
这一环节的处理由于时间关系,加之学生根本没有深入文本,没有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最终这一学习活动的落实只能草草收兵,成为一句空话。
5.小结课文(略)
执教老师课后反思说,今天这节课感觉很累,主要原因是借班上课,学情分析很不到位,大部分学生预习又很不充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预习,面对学生杂乱无章的发言,自己没有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设计,基本上还是按照原来的教学思路,这严重影响了上课的情绪与发挥。
然而,真的如此吗?冷静分析,笔者认为问题主要是:
1.过分注重阅读教学中对话的开放性。主话题设置过于空泛,难以形成对话交流的焦点,对话只能在文本的外围打转,无法真正深入文本。这一点在第二个学习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对文本核心价值的确立还有欠缺。没有把握散文体裁特点,尤其对散文中作者独特的情感突出不够。《散步》是一篇歌颂亲情的文章,文本短小精悍,写身边小事、诉心中真情。子女对长辈的敬爱,长辈对儿孙的体恤,浓浓的亲情流淌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在此基础上,涉及中年人的责任感和生命意识。笔者认为“浓浓的亲情”应是《散步》一文的核心教学价值。
3.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老师心里想的还是执行自己预设的教学环节,没有及时根据教学实际改变既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
找到了问题所在,执教老师及时对原有的教学设计作了调整。改变了教学内容,将三个学习活动调整为:感知文章内容;品味文章情感;领悟文章意蕴。这一调整基于如下考虑:通过学习板块的调整,使教学流程在读――品――悟中行进,师生对话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场――浓浓的亲情。在主问题的设计上,力求让所提问题聚焦,克服问题过于空泛的毛病,使课堂提问更有实效。
例如第二个教学板块调整后,师生对话的情境:
师:《散步》这篇文章从1985年发表以来,感动了无数人,征服了几代人。归根结底就是那平凡而质朴、真实而感人的“亲情”情节一直萦绕在人们心头。
建议同学们这样品味文章的情感:请你用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选读你认为最能体现浓浓亲情的语句,然后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在文中写下你的理由或感想。(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生1:我选的是第1节,一家四口人在田野散步的情景,很温馨的画面,让我感受到全家散步时那种愉悦的情景。
生2:第3节中:“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总算”写出了“我”对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特别渴望春天。“熬”写出母亲艰难而痛苦地度过严冬,也表现出“我”为母亲安然无恙地度过严冬而感到高兴。“总算”“熬”都体现我担心母亲的身体,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关爱。
师:你分析得很好!请你把它读一下。(生读)
师:你读得很有感情,“总算”“熬”两字读重音,很好!
生3:第7段:“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这句话中“摸摸”这个动作看出奶奶对孙子的疼爱,体现了浓浓的祖孙情。正是奶奶对孙子的理解、疼爱才决定委屈自己走小路。
生4:“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主意了:“还是走小路吧。”母亲开始未听从,但“摸”表现了对孙子的疼爱。“吧”表明有商量的余地,体现的是一种亲情的温暖。
师:这位老人很温柔,对小孩子非常的关爱,这个细节很有意思。
师:朗读时要读出母亲的慈爱、温和。(生齐读体味)
生5:第5段“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里的“也”要重读,表现了一个孩子无意间的重大发现,要读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我们都笑了”中的“笑”可以看出当时一家人都被儿子这天真烂漫的话逗乐了,体现出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亲情。要读出一家人的欢乐。
师:你不仅品味了浓浓的亲情,还点出了朗读时的要求,很好!请给同学示范朗读一下。(生5有感情朗读,读得很投入)
生6:第8段“但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中的“慢慢地”“稳稳地”表现出“我”和妻子背母亲和儿子时的小心、谨慎,朗读时读重音,语气庄重。“很仔细”中的“很”要拖长音调,强调“走得仔细”。
师:请你示范朗读一下。(生朗读)
生7:我想补充一下刚才同学的发言,“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两个“蹲”字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使命感;而且我和妻子各有所为,各为这个小家庭尽心尽力,一路上都充满了亲情,同时也点出了中年人应有的责任感。
师:一蹲一背,定格了一幅美好的充满亲情的画面。请同学们齐读第8段,体味文中的亲情和责任。
生8:第4段中的景物描写体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我”由此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我”想到母亲熬过严冬能看到这春天万物,心中满是欢喜。希望母亲的生命也能如这春天般充满活力。
师:这一段容易被我们忽略,它与亲情有何关系呢?因为生命可贵,所以我们散步;因为生命和谐,所以我们谦让;因为生命衰老,所以我们孝顺;因为生命成熟,所以我们尽责。生命在浓浓亲情中更显珍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读这一段呢?
生9:语调欢快些,要读出春天的活力,心中的欢喜。(生读)
师:注意“阳光”,要带一种意味;两个“蹲”字,要重一些;“但”字,可以轻一些;“很”字,应该拖一下。好的,让我们齐读这一节。(师生动情地齐读)
师:读这篇文章的历程,就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语速,重音,情味等。
……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环节将“品”和“读”结合,始终围绕“亲情”进行品读,问题指向明确而聚焦。教师指导学生从语调、语速、重音等方面去朗读课文,朗读方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浓浓的亲情。
两次教学的内容都与“亲情”有关,但第一次教学在美点品味上,“发散”有余,而对亲情的感悟上“聚焦”不足。第一次教学中的话题设计极具发散性,大有把文章之妙一网打尽之势。在老师的要求和示范下,师生主要围绕情节安排、景物描写、浓浓的亲情、和谐的氛围等方面进行对话,学生回答热热闹闹,但明显偏离了“亲情”轨道,教师只好呈现备课时预设的课件。正是因为课堂的提问缺乏聚焦性,脱离了文本的核心内容,最终导致教学目标的流失。而第二次教学则聚焦于“亲情”这一靶心,反复在这一点上锤炼打磨,师生在品读把玩中深入文本,体味亲情,从而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其实,不论问题的发散还是聚焦,都需要老师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吃透文本的“魂”――核心价值。主题是散文的“魂”,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课的“魂”,失却了“魂”的课,再精致,也不过是漂亮的花瓶罢了!“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夏雨舟)读完这篇文章,有如接受了一次道德的洗礼,使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作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因此,一节课、一篇散文,没有去抓“魂”或者说没有很好的去抓“魂”,这节课的根基就会发生动摇,再精致的设计只不过是技术表演而已。
二是紧扣课堂的“标”――教学目标。散文的教学目标应重在让学生体味作者在文中流露的独特的情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单元教学要求,笔者认为应将《散步》的情感定位在“浓浓的亲情”上,教学目标应确定为: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通过品味揣摩文中体现浓浓亲情的语句,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体会文中的那份浓浓亲情,从而激发学生去感悟亲情,拥抱亲情,珍爱亲情。教学方法上应力主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对文本的解读。教学环节还可进一步设计为:“创设情境,回味亲情;整体感知,感知亲情;品读课文,感悟亲情;合作探究,体验亲情;小结课文,升华亲情”,从而让“浓浓的亲情”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这样的问题聚焦,使教学目标高度集中,使文本的核心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有效的实现。
朱春梅,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本文编校:舒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3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