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问”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玲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中心,一堂课总是围绕着教师的教来完成。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教师问什么学生就回答什么,有时还会让课堂处于冷场,整堂课下来,学生学的累,教师教的更累。
  课程改革推动着课堂教学改革,迫切要求教师变学生被动应答为主动发问。那么该如何变学生被动应答为主动发问呢?
  课堂上要想变学生被动应答为主动提问,关键要明确:课堂,是学生的,就是要把本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
  在课堂上,我们设计问题,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思考,便于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进行。但很多时候教师的问题问得学生无从下手,难以回答,结果导致冷场。如果是课前导入性的提问,就更要精心设计,开篇的问题提得好,可以起到纲举目张,势如破竹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提问,最忌这样大而空的问题:“这一部分写了什么?”、“这个词的作用是什么?”等等。此类问题,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一种盲目性,进而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因此,在教学中不如把问题的提问权还给学生,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挑起学生问的欲望。
  一堂课的好坏,不在于老师讲的有多好,而在于学生懂了多少。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抱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兴趣中挑起学生发问的欲望。
  其次,锻炼学生问的胆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就是学生眼中的课堂主宰,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总害怕答错问题,很大一部分学生干脆就不举手回答问题,使课堂气氛常常处于瘫痪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解除学生紧张害羞的负重心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这样才会有勇气举手回答问题。
  第三,激发学生问的乐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在学习中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因而才会更喜欢学习,在学习中才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给学生预设提问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问的乐趣。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之后,就能越来越多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引导者,要充满对学生的期望进行关怀、信任和鼓励,让学生积极去想,大胆去说。学生在答问中,得到鼓励、得到点拨,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课堂教学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5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