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江苏省高职院校竞技健美操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忠海

  摘 要:对江苏省高职院校竞技健美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对参加第十七届江苏省大学生健美操锦标赛的中选手的成绩和技术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江苏省高职院校竞技健美操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运动员选材不精训练系统性和连续性差、教练员训练指导水平参差不齐、激励制度不健全、比赛和活动经费短缺等。要实现竞技健美操在江苏省高职院校中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保证训练的系统化、连续化,全面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整体素质。通过举办比赛等形式的交流活动促进竞技健美操的发展和研究,开发多种办队形式,拓宽活动经费来源。
  关键词:江苏省 高职院校 竞技健美操 现状 对策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融音乐、操化动作、难度、表演为一体,以健、力、美为运动特征的体育运动项目,追求人体健与美,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近年来,我国竞技健美操得到了长足发展,无论是从运动员技术水平,还是从难度、裁判技术评判等方面,都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2010年6月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健美操比赛在南京大学举行。本届比赛作为江苏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比赛的最高水平赛事,一共吸引了江苏省49所高校的将近400名运动员参赛其比赛结果可以反映江苏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近几年的发展现状。从比赛的各项分数来看,江苏省高职院校竞技健美操的发展与江苏省本科院校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本文以高职院校为切入点,研究各院校之间的差距所在。针对江苏省高职院校竞技健美操的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参加2010年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健美操比赛录像、成绩等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参加2010年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健美操比赛院校教练员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最近5年来的有关竞技健美操研究的文献,了解国内高校竞技健美操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论据。
  (2)录像资料法
  收集所需的比赛录像以及与比赛相关的资料、通过记录、整理和分析、得到研究所需的数据。
  (3)问卷调查法
  向2010年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健美操比赛院校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100%。了解目前江苏省高职院校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情况。
  (4)数据分析法
  对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运动员选材的分析
  科学选材就是运用科学的办法,选拔最具竞技健美操运动天赋和发展潜力的运动员。选材的好坏直接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选材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3方面。身体形态包括身高、体重、体型、外貌。一般选择中等身材和体重相对较轻者。完成竞技健美操的难度动作需要克服自身重力,体重较轻者相对省力。身体强壮,肌肉轮廓明显,肌纤维呈条状,躯干略短,上下肢较长。髋关节稍窄小,臀肌上收,踝、腕关节较细,跟腱清晰,足弓深。竞技健美操以健、力、美为主要特征,因此,运动员端正的五官会给裁判留下良好印象。
  从参加2010年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健美操比赛院校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发放调查问卷的回馈来看,80%的高职院校教练员是从上课班级中挑选运动员,20%的高职院校有健美操特长生。而参加2010年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健美操比赛的本科院校健美操特长生占的比率为78%。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占的比率为100%。
  2、参赛的高职院校发布和成绩的分析
  从地区来看南京地区的高职院校健美操开展情况和苏南、苏北地区的发展情况相当。
  从本次比赛总成绩前8名高校的地域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在专科院校中南京占4席,苏北3席,苏南仅1席,南京地区在数量上并无绝对优势。苏南地区仅有1所专科院校进入比赛的前8名,与其经济发展程度很不相符,说明苏南在高职院校中竞技健美操推广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
  3、各高职院校的训练系统性和连续性
  竞技健美操要求运动员在难度、操化规范、表现力、柔韧等方面有充分表现,非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由于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文化课学习,训练时间少,训练系统性和连续性差成为主要的问题。高职院校竞技健美操的训练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一天最多4小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同时进行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和多项竞技健美操专项技术训练,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来说,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而新生入学时,95%的学生竞技健美操基础为零。这加大了训练的难度以及时间的紧迫。此外,双休日和每年长达3个月的寒暑假迫使训练中断,开学后又需要很长时间进行恢复训练。阻碍了身体素质及各项技术的全面提高。
  对江苏省高职院校有无常年健美操训练队的调查表明,仅有4所学校有常年训练队,训练安排为每周4次、每次3小时其他学校均为赛前临时组队。
  对于江苏省高职院校来说,新生入校到出校实习,可进2年多的训练。教练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灵活的训练措施与常年训练计划,安排学生早晚及双休日训练,同时制订寒暑训练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离校期间坚持自主训练,确保训练系统化、连续化。
  4、教练员训练指导水平的状况分析
  从参加2010年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高校部健美操比赛的24所院校的32名教练员的学历、职称和竞技水平分析,江苏省高职院校的教练员学历、职称较低,同时竞技水平参差不齐。
  从整体上看,江苏省高职院校健美操教练员大多具备健美操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但一级以上的较少。少数教练员是艺术体操专业出身,中途转教健美操,虽经过健美操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在健美操专项业务及身体素质上与专业健美操教练员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5、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态度
  经过调查分析江苏省高职院校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不是很高。教练员多数都是学院的领导要求其带队训练,而不是自己热爱健美操这项事业。运动员也是自己喜欢健美操这项运动,所以参加健美操的训练。经过调查分析,这种现象是由于学院领导只是重视学院的名声,而对健美操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奖励很少,对健美操队伍的投入不够造成的。在竞技健美操的发展中,激励的对象主要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激励既包括精神上的,也包括物质上的。有效的激励制度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在物质激励中体现精神激励的因素,精神激励以一定的物质激励为基础。物质激励要以相应制度为保障,要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评估方式。规范的奖励办法是竞技健美操发展的制度保障之一。规范的奖励办法能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有效调动个人的积极性。江苏省高职院校竞技健美操的奖励制度不统一。有的学校拥有健全的奖励制度,有的学校则不规范,少数学校甚至对竞技健美操的训练无任何训练补贴和竞赛奖励。奖励制度健全的学校通常制定了完整、详细的体育运动训练奖励办法和一系列优惠措施,如《体育运动队训练奖励办法》、《运动员竞赛奖励制度》、《运动员集训、比赛活动补贴办法》等。对运动员,按训练次数进行补贴,发放牛奶等营养品和洗澡票,根据比赛名次给予奖励;对教练员,把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等作为工作量折算课时,赛前训练按次数进行补贴,根据比赛名次给予奖励。这些办法使运动员和教练员对训练活动更加积极,保障了训练的质量。
  6、江苏省竞技健美操比赛次数分析
  比赛和其他形式的交流活动是教练员、运动员之间相互观摩学习、检验训练成果、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极好机会。通过比赛,各参赛队可以充分展示训练水平,广泛交流训练体会;锻炼运动员的实践能力,使其增加实战经验。从而扩大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影响,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促进竞技健美操运动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与开展。同时,通过比赛,促使运动员更熟练、完美、高质量地完成动作,刺激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及编排的不断创新。但是江苏省高职院校的竞技健美操比赛的举办频率很低,基本上只有每四年一次的江苏省大学生健美操比赛。而每年举办的江苏省健美操比赛中本科和专科不分组,专科和本科比赛肯定出于劣势的,所以很多院校都不会参加。所以建议每年至少一次,这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还好保持好。
  
  三、总结和建议
  1、重视教练员的培养,使其素质专业化、训与专项技术训练。
  2、常年组织训练队和健美操俱乐部,保证训练系统化、连续化,加强运动员体能、身体素质、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基础训练。
  3、多举办江苏省高职竞技健美操比赛,积极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竞技健美操活动。
  4、完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
  5、拓宽经费来源,实行多种办队形式,促进学校办队社会化、经费来源多元化。
  
  参考文献:
  [1]郑花.江苏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现状分析研究.苏州大学,2008.
  [2]潘红玲.我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现状调查研究潘.中国体育教师网,2006-12-07.
  [3]强化运动队目标管理,提高课余训练水平―高校课余训练管理模式的探讨.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9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