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牟青花
[关键词]幼儿教育;班主任;能力;行为习惯:家因联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B)―0027―01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对不同岗位教师的管理,又有对不同个性的幼儿的管理,既有对生活的管理,又有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这就需要班主任要有多种能力:要有凝聚力.还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处理各种关系及矛盾的能力。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
3―12岁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大量的行为都会在这一阶段固化为习惯,因而在这一阶段培养各种行为习惯最容易见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抓常规。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当拟订班级计划和一日常规安排,并与各班教师协商.要怎样才能搞好幼儿一日常规训练。让每个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会幼儿主动与教师、家长问好,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良好的班风是一种精神风貌和一种共同的目标,它是无形却又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让教师积极主动、充满干劲且工作起来轻松自如,也可以让幼儿轻松愉快、热情洋溢地学习、生活。
二、搞好班级教师之间的团结,开好班级会议
1.班级教师之间的团结非常重要。作为班主任,要跟各位带班教师做到真诚和谐、互相信任、互帮互助。为了能有序、有效地搞好一个班集体.每周开一次班级会议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总结本周工作,明确下周重点:另一方面,对近期的工作进行协商,商量看如何做才能更好。
2.既要互相合作.又要明确职责。真正的合作不是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要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每个人都优质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班级总体工作目标上互助互补。这样,工作才不会因职责不明而有遗漏,也不会因界限太清而延误。
三、做家长认可、满意的班主任,构建和谐的家园联系
1.与家长的沟通.我们主要通过“家长开放日”、“六一文艺演出”、“亲子游戏”、“家园联系栏”等活动进行。另外在家长会上,班主任除了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内的表现外.还应及时地渗透幼儿教育的理念。如幼儿刚入园时.家长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今天是不是有小朋友推我家孩子了,你看衣服上有土”.“老师,洋洋打我家小孩子”……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在家长会的讲话里大量宣传了幼教观念:“孩子上幼儿园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刚学习与人相处,与人交往,出现上述情况是很正常的.就像孩子刚开始学习用筷子吃饭,肯定吃不好,饭粒撒一桌,如果大人限制、参与过多,孩子学会用筷子的速度肯定会慢一些。”每次家长会,笔者都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讲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这样,家长在情感和行动上就能与教师要求保持一致.也能让家长和教师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鼓励。家园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效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2.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力求得到家长支持,相互协调.配合教育孩子。在与家长谈话时,笔者会让家长体验到教师对孩子的帮助是建立在爱孩子的基础上.我们的言谈举止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孩子的关爱,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教师要先把班上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这样再指出孩子的缺点,家长就比较容易接受。只有和家庭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总之.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加强实践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树立班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班主任自身也需要加强学习,参与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大胆创新,用自身的实践丰富和发展管理水平。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0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