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的内涵\实施原则及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明晓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改变通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思路重塑课堂,使传统课堂产生结构性变化,变“灌输课堂”为“互动课堂”。教学活动是在一个群体结构和合作的氛围内进行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展开的过程[1]。没有课堂互动就没有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也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使课堂真正“动”起来,就有必要深刻认识课堂互动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才能较好把握相关原则,灵活运用一些教学策略。
一、对课堂互动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课堂互动源于社会互动。它是在建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学的方式。即在课堂情境下,依靠信息传输,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对话、优势互补和共享,而形成具有相互依赖性的教学交往活动。通过不同观点呈现、碰撞与交融,把教学认识内隐于教学活动之中,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与发展。简言之,它是通过人与人、人与文本间的视界融合生成一个新的、个体化的意义世界,师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和融合中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课堂互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人类的文明成果(教学内容)为中介的一种群体性的多向活动过程。它意味着师生双方的彼此接纳和双方人格平等。课堂互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际互动,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些特质[2]。
1.课堂互动是主体以文化客体为中介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只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通过人际的协作活动以文化客体为中介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课堂师生互动中,师生之间就不是单一主体和客体的两极摆动,而是体现了“主体间性”的存在。师生不仅交流知识信息,而且在情感与智慧、精神与生命的交往中,实现着师生对现实和历史的各种视界的融合及其意义建构,达成彼此的信任和接纳,感悟生命的美好与自由。
2.课堂互动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人格为价值取向
所谓学生主体性,就是在师生互动中,创设民主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主动的发展中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互动能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机地组合起来,启迪自觉意识,弘扬自主精神,培养反思能力,获得知识和价值观,形成自为行为。在真情、信任和期待下,学生心态开放、个性张扬,达到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当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主体人格。
3.课堂互动是平等关系下一种面对面的交互影响
这种交互影响不是对文本知识的简单对接,而是在相互碰撞的回应中,将教材负载的知识、学生已有的认识、教师个性化的理解“聚焦”到特定课堂,使知识在融合、激荡和协商中得到修正、再生和发展。教师的个人知识被时时激活,不断引发学生的思考,产生认识上的矛盾和冲突,形成积极思维。教师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3]。
总之,课堂互动充分体现了主体性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心理状态,使其思维保持一定的开阔度与活跃度。能从被动记忆状态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中获得知识内化和情感体验。它不仅能使学生的个体认知获得更好的发展,还能塑造团体共同学习的合作能力。
二、课堂互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课堂互动是一种教育情境,是一种精神氛围,更是一种对话。它要求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协调,师生间展开充分的交流,和谐互动,共同发展。因而,它有自身的一些教学原则。主要包括主体性原则、平等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差异性原则。
1.平等性原则
所谓平等性原则,即在课堂平等条件下实现互动,通过课堂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享有绝对民主和平等权力。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重教学平等,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体现交往学习的特征。多采用自学、讨论与对话的方法,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有较多的参与机会。营造生动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潜质,形成乐观的情绪、思考的心向和坚定的信念,使教与学的目标和方向统一,双边活动的频率协调、幅度适度,有机融合。
平等性原则尤为强调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和主体地位,反对教师以法职权和形式权来彰显自己的话语权与处置权,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宽容的情怀对待课堂上发生的事件,不能在学生最有勇气发表意见,最适宜培养自我表达能力的时候挫伤他们,要在充分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基础上,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提供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使他们从那些与己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中受到启迪,吸纳对方的智慧与精神、经验与情感。尤其应杜绝教师用自己的思维和现有的结论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而导致学生因缺乏思考而逐渐丧失自己创造的灵性。
2.主体性原则
课堂互动中应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教学的目标取向,课堂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引发学生主体的活动,包括各种认知活动。尽可能充分地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提供活动的平台和机会,使之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实践者,他们能够把有关的其他交往者的主动性、创造性作为相互对话、理解和沟通的条件。教师仅仅只是引路人,在学生主体遇到疑难的时候,与学生共同探讨,通过启发、点拨和释疑,指引学生发展的方向。
主体性原则着眼于人未来的发展,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尤其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学生发展的内驱力和重要精神支柱。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到他们拥有无限的内在潜能,相信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够获取人类历史积淀下来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中的精华,主动地吸收现代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并掌握凝结于其中的社会道德准则、理想、审美意识、责任感和义务感,形成内在的价值准则。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创造能力。
3.差异性原则
由于受其遗传及生存环境的多因素影响,在学生身上将会显现出个体间在认知、体力、心境、动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动机、速度、风格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和相应的学习目标,秉承“追求个性、宽容另类”的理念,重视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生命体验,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搭建平台,既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总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和独特性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在设计互动学习目标时,一定要尽量考虑到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个性差异,让教学任务合理可行。课堂互动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刀切”、“齐步走”,决不可将“苛求”当成“严格要求”。互动目标既要合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也要依据个体的思维水平、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尤其要善待差生,拒绝偏见。不能因其性别、智力、家庭背景、人格类型而减少与其互动的机会。还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适时补充具有新颖性、争议性和挑战性的内容。此外,还应考虑班级的整体水平,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和相应的发展空间[2]。
4.探究性原则
传统课堂忽视学习者自身的发展和创造的需要,重死板的结论而轻探究的过程,重知识的获得而轻认知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创造个性与探索精神的压抑和磨灭,因而在课堂互动中提倡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者在一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以课程的内容为探究对象,以外界环境和实际生活为参照物,通过充分质疑、自由表达、相互讨论和多方探究,从探索的亲历中获取新知,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师要容忍学生幼稚的甚至荒诞的想法,注重学习者思维的过程和问题解决的策略。
我们知道,外界可以对个体施加控制和影响,但却无法代替个体的思维活动。因而,课堂互动教学要建立在学习者的思考和探究之上,培养学生求真的态度、怀疑精神,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和独到的阐发。只有在探究中,学生才能敞开思路,把握方法,进行尝试、体验和感悟。探究一般应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与实施。互动探究性学习就是给学生一个亲自实践的机会[4],使学习的过程充满激情与幻想,使学生形成浓厚的探究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学习的质性融进更多经验和智慧的力量,更加自主化、自由化和实效化,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命的激发与充分的发展。
三、课堂互动实施的几个基本策略
策略是人们对于采用何种手段,选择何种方法的计谋性思考,是一种计策性方略。就教学而言,它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具体情境而制订与实施的教学进程的技术性安排。任何一种教学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与之匹配的教学策略。课堂互动策略主要包括善设疑问,引发思维;动中有静,动静相谐;转变角色,学会倾听;民主平等,营造和谐四个方面,它们是提高课堂互动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
1.善设疑问,引发思维
“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要善设疑问,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造出一种问题隐藏其中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形成一种“心求通而不得”的认知冲突,为学生的内在发展构建一种触发性和浸润性的学习场域。首先,问题要有新奇性。新奇的问题才有吸引力和挑战性,更能激活思维,更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但新奇的问题不能脱离教学内容,也不能故弄玄虚。其次,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当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行思考与探索,才可引发学习的潜能。再次,问题设置要活。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文本,不必死扣现有问题,否则,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很难产生学习的欲望。问题情境既可由教师单独设置,也可由师生共同创设;既可以利用媒体资源来设置,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来创设[5]。
课堂互动中的问题应该来源于三个方面:学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的设置与选择恰当与否,将直接决定互动教学的质量与学习者参与的热情。问题难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应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不能妨碍学习者对学科内容理解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问题要形成系列,应联系学习者的实际生活。它们之间要有较强的关联性和层次性,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能性可供选择。当然,这些问题要指向明确,切合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围绕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采取点拨、释疑、评价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联想、聚合、推论、综合与概括。放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够在问题的引领下主动去感知、思考和探求行知,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合理判断与理性沟通的能力。
2.动中有静,张弛有度
课堂互动是一个知识交融、思想交锋和情感共鸣的过程。它需要“动中有静”,和“动静不失其时”。“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演示、操作以及相互间的交流、切磋、碰撞;“静”则是指默读、观察、体悟、玄思、遐想。课堂互动要求教师把讲授和倾听、启发和思考、演示和观察、讨论和总结等方式有机地揉合和匹配起来,通过动静形态的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化他们的心理环境,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扩大交流空间。互动的课堂不能一味追求课堂的“热闹”,应留给学生一些“宁静”,应让“无声胜有声”。只有宁静方能凝神静思,只有静思才能放飞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智慧大多在宁静中酝酿和生成,而过度的“活跃”将会导致学生热情与活力的浮躁与浅薄。“动中有静”的课堂能使教学过程起伏有致、虚实相生,充满生机与激情,从而成为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唤醒各种潜能的时空;成为探索未知的旅程,让学生感受学习互动的幸福与快乐。
课堂互动中的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即指课堂互动的容量要适中,让学生紧张之余能有所放松。绝不能高潮迭加高潮,精彩连着精彩。事实上,教学投入与收效不一定成正比。因此,目标的设计上应注意显性和隐性的合理分配,内容的组织上应疏密相间,语调的使用上应优雅柔和,方法的安排上应灵活多样。这样,才能不断变化刺激的强度,有张有弛,为学生的想象和创造预留空间。学习者既能与学习伙伴沟通,也能和文本进行对话,尤其能与自己的心灵交流。使他们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得以持续,在情感律动中融入课堂,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结合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实现充分的合作、探究与自我构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互动才能既炽烈又不失温情,激荡中不乏静谧,自然和谐,充盈生命的关怀,引发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3.转变角色,学会倾听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单向传播,教师独霸话语权力,教师充当的仅仅是“演讲者”角色,学生则成了“沉默的羔羊”,只能被动地吸收信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互动,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及时转换角色。教师务必认清自己的角色:教师仅仅是钥匙、拱顶石、图例、领航人而已,并非宝库、学校、地图、音乐与帆船。应该把凯撒的交给凯撒,把上帝的还给上帝,把本属于学生的学习还给学生[6]。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居高临下,要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做平等交流中的“裁判”和“首席”,否则,就会阻碍与学生的对话。正如克林伯格(Klingberg,L.)所说,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7]。课堂互动就是要营造一种生动的师生对话情境,使课堂成为生命涌动和个体成长的“生活世界”。
师生对话不是原始意义上的谈话形式,而是一种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胸怀、彼此接纳、无拘无束的沟通与交流。倾听能突破以视觉为中心的交往局限。它既是教师输出信息,交换信息和接受学生输出信息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生命存在的肯定与尊重。教师要学会倾听,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并通过倾听理解学生的欲望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与行为。倾听的途径不能仅局限于互动的课堂,还要通过其他方式,尤其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还要具有悦纳学生的情怀,多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与耐心。并在倾听中学会欣赏,感受学生思考的顿悟、灵感的萌发和瞬间的创造。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仅仅是一种交流,而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生命向生命的呼唤。可见,倾听就是平等,就是理解,就是尊重,就是关爱,就是教育,因而,它是教育者最起码的使命。
4.民主宽容,营造和谐
课堂互动中的“民主”与“宽容”,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民主表现为一种师生相互尊重、信任的关系,一种充满人性而且体现人文关怀的状态,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在鼓励、倾听、等待、宽容、理解和共融中,与学生友好相处,真诚接纳,平等地交往与沟通。使他们拥有一种释然的“解放感”。“宽容”是教师是对世界、对真理、对人性洞察后所表现出来的豁达与超越。课堂互动是一个动态的、生成和变化的发展过程,在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谁都可能出错,尤其是少数学生会经常“出错”。教师应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难。并把这种“错误”视为一种课堂学习的生成性资源,让学生在互动中对“错误”进行分析、辩解和修正,知道自己在理解、认识上的缺陷。在亲历和体验中感悟理性,领会方法,引发自悟,唤起自尊,从而形成敢于质疑,不迷信盲从的求真精神。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崇敬,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智慧的成长和人格的成长。
和谐,是一种教学的愿景,意味着自由与平等、尊重与理解。“和谐”才能产生课堂互动,“和谐”的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使各种教育因素共生互进、彼此协调,形成教学生态。“和谐”需要有民主的课堂理念,宽容博爱的教师情怀、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活而有序的教学秩序和不懈进取的探究精神。要求教师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够带着“绿色的心情”,以主动的姿态与“学习伙伴”一起协商,共同切磋,彼此碰撞,相互启发,师生共同营造优化的互动情境,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一种民主、宽松、温馨的氛围中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和谐课堂”绚丽多彩,是充满神奇与变幻的对话舞台。它排除一切压制与束缚,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他们敞开心扉,张扬个性,生命活力能够不时得以激荡与释放,能够深切感受“和谐”带来的惊喜与快乐,从而达成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及知识融合、感情升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孙泽文.现代大学教学引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孙泽文.也论互动教学的内涵、特征与实施原则.教育探索,2008(11).
[3] 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李稳华.互动探究性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5] 雷呈勇等.互动教学实施的原则和策略探析.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8).
[6] 鲁林华.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反思与澄清.学理论,2010(21).
[7] 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付一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7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