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自主学习与教学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立庆

  有效教学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和追求的主题。从自主学习的视角对教育与教学进行分析,是本文解决教学有效性问题的途径。
  一、自主学习是学习发生的标志
  自主学习是人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生物学意义属于适应。生物体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是生物主动或被动地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行为。生物在不断适应过程中,改变着适应性,实现物种的进化和生存形态的变革。
  自主学习是生物适应的一种形式,可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自主学习表现出主体性、高水平的自我调节手段,如自我改造、自我激励、自我选择、自我保护等有利于现实自我状态的心智操作,缺乏这种手段,学习便不能持续或不能指向相对稳定的目标,这样一来就会效率低下,造成事倍功半的低效状态。
  学校承担着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生产与生活技能的功能。在学校产生之前,生产劳动和生活就足以满足经验的传递需要。宗教和祭祀活动是生活的必要部分,习俗和礼仪是经验的重要内容。个体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属于自己但不属于先辈的经验,这些直接体验丰富和创造着学习者的自我状态。这种靠体验的获得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个体特征,有些可能成为后代的知识,成为人类文化的溪流。
  在今天,学生获得的大部分知识,从途径来看,主要来源于课堂。有效的学习本质上指向自我。一位出色的教师,担负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全班45名学生,老师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优秀学生。数学老师无论怎样讲解一道数学题多么重要,考试就有这样的题;考试中确实出现了同样的题,结果是还有部分学生出现错误。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重视了,也相信教师的判断能力,教师也努力了,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考试结果呢?
  我们只有从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来寻找原因。教育、教学必须转化为学习者自己的学习过程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成为有效教学。也只有转化为主动的学习,才能保证学习真正地发生。学习的内部过程我们观察不到,从外显的考试结果看,内部的学习过程肯定存在差异。学习的内部过程是导致考试结果差异的内在原因。不管老师多么高明,讲课多么生动,如果不能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就成了表演,成了展示,沦为形式化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很重要,这个“学生的学习”定语“学生”的限定,指出了学习是学生个体的事情。“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变成他自己的教育。”[1]
  从教学水平上来看,一个教师的育人能力,关键取决于教师行为是否符合学生主体的内在认知需求。“社会成员总是学习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东西;无论是社会,还是成员,都处于一个不断自我发现和自我创造的过程当中”。[2]学生处于自己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生活方式,体验着、形成着自己的经验。为年青人服务的学校教育,应该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这样的教育才容易被他们选择,只有他们主动选择,教育才可能有效,学校才会成为学生乐于生活的地方。如果学生不喜欢教育,不喜欢学校,就会产生教育者所称的“反叛”、“逆反”现象。事实上,教育者把自己称为“正”,在正的位置观察难教、难管的弟子,不易驯服的学生就自然成了“反”向的一端。“反”的产生源于教育者自我中心的观察。这种观察部分是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找借口,部分是以为大人就可以管孩子,教师管学生就更是天经地义,没有道理可讲。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教师为判准的思维并不是说改就能改得掉的。教育的功能是使学生受益,学生不受益的教育只能是教育的躯壳。
  自主学习是学习发生的必然路径,任何教育,任何教学,如果不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就不可能产生教育,也就谈不上有效的教学。学生主体参与程度的差异是造成教育效果不同的内因。
  二、自主学习保障学习能够实现自我认识
  通过自学,完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力,首先要保障教学的真实性。所谓的真实性,就是陈述所指的事物或现象是存在着的,而不是虚假的。
  学习发生的根本动因源于人理解的需要。在人生存的环境中,时时都有各种新奇现象发生,好奇心总驱使人问个为什么。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树叶会落等等。好奇心驱使人寻求理解,使人总要得到圆满的答案。受理解有限性的制约,于是便有了各种神,创造了各种禁忌、图腾,流传着神话。
  人不但要认识外在环境,也要不断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人类和个体发展的伟大成就。我是谁,我的命运怎么没他好,我怎么不能考上北京大学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自己对自己发问。对自身的疑问,对自身的发问也要有个满意的答案。人想不学习都不行,原因很简单,学习是人的属性,是生存的需要,是人和外在发生关系的形式。在和环境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别人把自己变成自己的认识对象,实现主客体的统一。
  在谈论学校教育时,老师经常说,学生不学习,学生不爱学习。在如此这般陈述中,老师的意思是指学生不学习老师或教育规定的学习任务,不积极学习别人规定的应该学习的东西。
  人们经常说,学校教育抵挡不住社会的不良影响,似乎是社会消除了教育的功效,降低了或抹杀了教育的有效性。学生在学校受到正面的教育,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不出来,这种现象让教育者失望。教育与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成了竞争关系,在竞争中教育成了输家。事实上,我们所说的教育是不是真正发生了呢,即我们所指涉的问题是真实的吗?既然在社会实践中没有表现,行为上无可观察,我们怎么判断学校教育教学发生了呢?老师的说教被学生接受了呢?不存在的就不会有消失。没有经得起检验的效果怎么能说存在呢?没有消失,反映它也不曾存在,以上关于社会和教育关系的表达的内容就是假的,不真实的。错误地理解了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关系,也曲解了身在其中的学生。指责社会因素消弱了教育效果的陈述的简单化,蒙蔽了我们自己,或者说这本身就是用来麻痹自己的陈述。或许意义不在于表达真相,还有言外之意。这个叙述的目的是为说话者自己服务的,为了推卸责任,使自己获得解脱。责任不在我,于是自己获得了安逸,心安理得地继续重复着习惯的教育行为。惯性思维成就了教育的不合理,于是大摇大摆地照行其事就有了胆量。
  在各种教学改革实践中,改变学生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方向之一。教学主要是完成学生的认识――学生对事物和自己的认识,要靠自己完成和实现。在学会生存、终身学习的口号下,表达的本质是学习的价值应该指向学生自己。卢仲衡研究员主持的自学辅导实验,主旨是通过学生自学、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框架,对传统的讲授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推广的“最优教学方式”研究,是以“六课型”教学法为基础,自学是基础和核心课型,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学、教师提供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1]新的课程改革,提出课程的“三维”目标,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正体现教学目标的主体性特点。
  三、自主学习成就创新需要的个性品质
  有很多科学家、发明家在取得成功前,都经历了多年的艰苦探索,忍受孤独寂寞,接受不断失败的磨难。
  通常,创造被解释为发现新奇独特并具有社会意义产品的活动。在这个描述性解释中,新奇、独特、社会意义是三个必要条件。这样的产品以前没有出现过,对所有人都是新的、陌生的,这样的产品必须为大部分人接受、理解,有些能转化为商品。新奇、独特、社会意义是科学创造的社会规定性,是创造主体活动和社会对接的联结点。社会意义是说只有新奇独特还不够,还要为社会理解和接受。没有此要件,精神病语言、荒诞的想象就可以被认定为创新。创造的社会意义的规定要求创新产品必须是大部分人能接受的新产品,它应该具有公共性。

  能够发明一种新的产品,一般需要经过漫长的研究与探索历程,承受失败的考验,时间、劳动、资金的投入都要冒很大的风险。通过创造性产品的属性,是否可以判断,从事科学发现和创造并有可能成功的人,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能力或独特思维呢?对这一问题,研究者有不同的解释。更多的人认为他们有创造性思维的存在,加上个人的努力和居于次要位置的有限个性品质,如挫折容忍性、忍受孤独的能力等,就可以顺利进行科学创造,科学创造不是神话。
  把创造的成功归因于创造者的独特个性显得证据更充分,更合理。通过创造产品得出创造者创造性思维结论是常见的“成就归因思维”的结果。“成者王侯败者寇”就属于这种思维逻辑。能创造出新奇独特的社会产品的人,必定有独特的内部机制,有人称它为创造性思维。如果这种判断成立,那么,创造性思维是如何形成的呢?又如何起作用呢?
  考察还得从创造性过程开始,创造过程曲折复杂而漫长,要经历各种磨难和多种考验,在创造过程中形成了独特产品所需要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是创造新产品所必需的内在个人品质。这些独特的个人品质保证了思维的独特性,反映在产品即活动的结果上,就是独特的、新颖的产品。独特的个性品质是创造过程得以进行的内在变量,使创造者的活动保持在大多数人还不能完全理解的对象和问题上,并能和社会形成积极的关系,如责任、信任,为人解除痛苦等。创造性思维只是思维和个性独特性的整合的表现。如果有一种思维,为部分人所拥有,那么这种思维也只是个性和思维的混合物。个性独特性的生成和磨练通过创造活动而凝聚于认识对象上。
  现在,我们分析学生的学习,出于效率的考虑和保持学习的持续性,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和激励。缺乏适宜的环境激励,学生容易放弃,这是学习的最大威胁。自主学习,首先要有动机支持,并努力理解,形成“新”的认识。这种个体水平的“新”,是学习者以前没体验过的,不知道的东西。保持学习的连续性,要克服和排除干扰,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济地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自主学习过程中能体验尝试错误的心理过程、得不到满意答案的焦虑和挫折、想尽办法的努力、失败后的失望、成功后的喜悦和成就感。这些过程体验要比学习结果重要和富有价值。主观的各种变化和体验沉淀为个性品质,它们是创造所需要的东西,也可能外化为创造性产品的属性,为我们直接感知。学习过程的主体经验,对学习者自身的丰富、完善和调整是最有效的,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无论如何都无法达到的。
  总的来说,学习和创造都是为了完成对新的领域的认识,只是创造同时具有个体新的水平和人类认识新的高度两个梯度,自学的结果的“新”通常只具有个体意义,对学习者个人来说是新的。学生的自学,是有环境支持,有辅导、有帮助的自学,是向独立自学过渡和转化的一个阶段,是为完全独立自学所作的全方位的准备。
  四、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的完整充分性
  学生自主学习能体现教学这种认识活动的本质。在文明社会,只提供给学生接受教育,学习知识还不够。“与文明社会相比,原始人社会为个性(为创造性、独特性即该社会内部的属于该社会的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留下的活动范围要小得多;事实上,从原始人社会发展到文明人社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或产生于对个体自我及其行为的逐步的社会解放[3]。”教学认识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主体的认识必须由主人完成,他人不可替代,这一点应该不存异议。教师的讲授、教师的理解、教师的演示,不管多么生动、形象、技术高超、表演逼真,不能保证学习真正发生了,更不能说学习完全充分地发生了。这里完全充分很重要。有完全就有相对来说不完全的状态和水平。现实中,常批评的高分低能的“好学生”,是学习不完全不充分的结果。
  好学生在老师讲的知识,规定的教材的内容方面的学习表现得很出色,放在考试的尺度上来衡量很优秀,但解决实际问题就缺乏相应的能力。好学生所完成的认识趋于表现型的工具性知识,为了赢得老师的好评,为了考上好大学或为了得到奖状等社会认可而学习。人除了认识外部事物之外,最重要的认识对象是自己,这也是人的本质所在,在认识自己的活动中形成了自我。
  教师喜欢的好学生完成了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不是靠自己实现的,因此,主体性表现于学习中的部分并不充分,因此,学生自我也没有相应的发展,更缺少充分完整的发展。自我没有充分参与到认识活动中,自我的发展相应落后,用不完全的结果作完全的自我归因,产生“幻形”自我,如自私、自傲、自恋等倾向。我们可以判断,“高分低能”的好学生的学习是不充分的不完全的,学习的结果的缺陷在社会生活的真实尺度上表现为低能也就很正常和合情合理了。
  学校教育中的好学生的学习尚且不充分不完整,连基本知识都没学完全的“差生”的学习就更有局限性。最好的老师在单一的知识维度上,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好学生。缺陷的结果还不只这些。上面提到的优等生还学到了一些缺点。他们盲目地相信自己,过于乐观地评价自己的好成绩。他们在学校里每天都是成功、喜悦,相比较而生的优越感,在不完全不完整的虚象结果中,作出完全肯定的自我判断。他们在基础不实的地基上,构建自我的大厦,最后定型。当步入社会后,成就的取得要求完整的个性、现实的自我认识,高于实际的自我预期与现实需要的冲突便产生了。解决冲突需要调整和修正自我,这是艰难和痛苦的过程和任务,对部分人来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其间充满了风险,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因此,部分人走向绝路这种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学校的“差生”,没有学好知识,教师要求的认识没有完成,或者说学习根本就没发生,在学校、在课堂上缺乏动力,学校成了讨厌的地方,学习类似或接近惩罚,学校和教室属于接受训诫之所。自主学习是保证学习真正发生的必然选择,包括对外部对象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认识。不是自己学习就不能保证学习真正发生、有效发生、充分完整发生。
  学习的内部真实形态是多样化的,因为每个人都不同,学习的目的、学习的积极性、过程的长短、速度的快慢都存在差异,差异客观地存在。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结果的多样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多样与差别化学习表现是学习发生的真实形态。学习并不是为了完成对权威的理解和接受,所有的学生达到相同的认识,得出相同的结论。自学要求教师有宽容之心,不要求相同结论、统一的步调,这样,才能保证自学的认识充分、完全和彻底,促进学习者对外在和自我认识两方面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的价值就得到了实现。
  我们可以看出,学习和创造的本质是相同的,只要有足够自我认识经历,形成创造所需要的个性品质,每个人都可以提高创造的几率,教师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应该走自学到创造的途径。自主学习是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出路,只有自学才能保证学习的真实性,使教育、教学发挥出充分、完整的促进人发展的效力。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组织.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曹为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付一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8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