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激发物理学习动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丁国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环境下,学生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笔者在实际物理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在达成目标上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要老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状态,使新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例如:在讲解“蒸气液化成水”时,教师问:“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室外说话,空气里会出现什么东西?”学生答:“一团团的白气。”教师又问:“那么我们冬天在室内说话,为什么没有出现白气呢?”学生一般答不上来,这就构成了问题,也就是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以教师设问的方式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以上所举的实例是讲在教学开始时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结束时,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实验课上,教师先演示实验或学生先按教师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然后针对实验中学生看到的现象,要学生说明现象变化的原因,这是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又如教师在讲完平面镜提出一个平面镜成像应用的问题,以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这是在教学结束时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并且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由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会差。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习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布置作业时总是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首先是全体学生的基本难度的作业,其次是针对物理学习水平高一些的学生,适当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和思考性的物理问题。这样对于物理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动机水平得到激发,让他们不会感觉物理问题太简单而丧失兴趣。对于物理学习水平较弱的学生,也不会由于物理问题太难而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影响以后物理的学习。这样,全体学生的物理学习都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心理学表明,来自学习结束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学习动机,从而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斥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奖励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念,而批评所起作用恰恰相反。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如果滥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表扬应有针对性,即要明确表扬的是学生的哪一点;表扬应真诚,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从内心真心地在赞赏他;表扬不能大滥,若为了表扬而表扬,学生对表扬就会容易丧失兴趣,从而起不到激励作用;对于差生,更多一些关注,哪怕他取得很微小的进步,也要当众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避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笔者在教学中提问时,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就是一些知识性的问题,即叫成绩滞后的学生回答,一方面让他们有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知道老师和同学没有因为他们成绩差而放弃他们,另外也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优化课堂环境,开展小组活动
  合作型课堂是为共同目标而工作。在合作学习中常常出现帮助行为,帮助既是援助他人,也是承担合作学习中的工作,帮助和合作是不可分的。合作情境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共同努力,学生之间存在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喜悦。在合作情境中,每个成员都应全力为集体的成功而工作,积极承担集体义务。笔者在新课改实践中,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各组之间学生水平搭配相差不太大,小组内为一个考核整体,由组长负责。这样,在课堂讨论及课后活动中,各小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合力为本小组争光添彩,每组成绩滞后的学生也有其他同学帮助与督促。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说明,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极大的益处,在我的物理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升,对物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以上只是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方式和手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学有成效。
   (责任编辑 史玉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0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