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物理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齐海明

  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中学物理教师来说,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引导学生将物理与各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笔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这说明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核心因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因此,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营造一种愉悦的探索氛围。首先,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游戏、耐人寻味的故事、演示实验等,再现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其次,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的画面形象,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形成创新能力。再次,实施游戏情境,通过游戏,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
  2 营造自主、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
  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创设自主、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并在整个过程中以饱满的激情激活课堂。教师应彻底摒弃“唯师独尊”“唯师是从”的专制性师生观,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间。对学生持宽容态度,不歧视、不厌弃,随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满腔热情地保护学生创造性的幼芽。在物理课堂上,应让学生发问、怀疑,甚至对教师的见解和实验结论提出质疑,决不强迫学生盲目服从教师的见解,消除他们在课堂上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心情轻松愉快地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大胆想象,从而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
  3 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创新思维所表现出的特征,往往是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品质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品质呢?首先,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在物理教学时,充分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其次,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正反推理、求异与求同、逻辑与直觉、逆向思维等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不但提出问题,而且多角度分析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训练课,采用“思维震荡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4 更新课堂教学方法,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更新教学方法的前提基础是教师要有才,要有创新的教学观念。教学的观念新,教师才会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更新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一个独立练习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更新课堂教学方法就要求教师钻研教材,吃透知识点,明确重难点,坚持做到每课一个创意。课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强烈的创新欲望。在学习过程中,千方百计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其个性,充分展现其特长。
  5 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挖掘创新潜能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探索相关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引到主动学习上来,就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 创新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导演”
  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引导,即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活动。“导”的实质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充分反映他们思维活动的活跃程度,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涉及激活思维,而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才会有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不断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需要。要把创新教育落在实处,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当成自己的责任,把学生培养为创新型人才。正如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多给学生以宽容、支持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物理学习中创新,在物理课堂上创新,在物理活动中创新,在社会生活中创新,准备创造出更新更美的世界。
  (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东新庄镇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2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