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关爱学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辉媛

  2008年9月3日正式公布经修改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二条为“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就不配进入教育的圣殿。”教师关爱学生是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情感。那么,教师怎么做到关爱学生呢?教师必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徐特立曾说,“教师要了解情况,了解学生个人的情况,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苏霍姆林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010年秋季期,我新接了二年级一个班的数学课兼班主任工作。班里有一个名叫张华的男生,本该读五年级的年龄,现在才读二年级,在我班已经是大哥哥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蓬头垢面,衣裤就像抹布一样,天气这么热都不换衣服,从他身边走过,全都是臭味。开学的第三天下午放学后我随他到家进行第一次家访得知:父母到广东去打工了,家里只有60多岁多病的爷爷、奶奶看护着,是一个长期缺失爱的孩子。平时不愿意跟老师、亲人、同学沟通。晚上回来我想:不能再让孩子没有师爱生情。第二天我把我孩子穿过的可还很新的衣服带到学校帮他洗干净脸让他穿上,并教育他要注意个人卫生。从此他就像想变了个人似的,同事们都问我班何时来了个“小帅哥”?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灵魂。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富有爱心、责任心和高尚的情操。可以说,教师的思想情操、职业道德是最重要的,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到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而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在我给新接的这个班上第一节数学课时,我发现张华头脑很灵活,解题很快,因此我暗暗下决心,让他“改头换面”,成为合格的小学生。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所有的坏习惯不是一下子就改得了的,得需要爱心和恒心。
  有一次布置做作业,别的同学都做了,可他一动不动,总扑在课桌上,不管我怎么叫他,他都不理。我苦口婆心地对他说:“张华,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出色!老师除了佩服你还喜欢你!”见他把头动了动,我又接着说:“你爹妈在外面打工是多么辛苦啊!等他们在外面赚到钱了,会回来接你去跟他们一起生活的……”当还有15分钟就下课的时候,只见他迅速地从书包里拿出笔,刷刷地写啊算啊,样子可爱极了,我真不敢相信他交上来的作业全对了,真了不起!从此,我尽量找机会让他享受母爱、师爱,在课堂上多关注他,多表扬、多鼓励他,他的作业本用完了,没有笔了,就先给他用。同时在班上也教育同学们一起来帮助他。课后我找他谈话,他说:“陈老师,你像我妈妈!”唉,这孩子太想妈妈了,我摸摸他的头说:“那以后你就把我当你妈妈吧!在学校有什么事就找我,在家里我看不到你,你可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每天都要换衣服,常洗头发……”看到他纯真的笑脸和越来越自信的身影,我感到欣慰和满足。
  
  关爱学生,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从本质上热爱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因为尊重的独立人格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信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有了安全感能让学生安心在校学习;有了信任感就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有了使命感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有了归属感能让学生在学校有在家的温暖感,陶冶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操。
  
  有这样一句教师格言:桃李满天下,学子竞风流!可见教师的价值是从学生身上体现的,所以教师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做爱学生的老师,学生也会是爱老师的学生,爱是相互的,有爱就有教育,有教育就有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47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