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例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语文主题阅读,应以主题引领单元教学,使之“形散神不散”;以主题引领个性解读,使之“百花齐开放”;以主题引领拓展延伸,使之“海阔凭鱼跃”,以此铺就生机盎然的主题阅读高效化之路。
关键词:主题阅读;形散神不散;百花齐开放;海阔凭鱼跃
所谓语文主题阅读,必须要引领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在一篇文章、一本书或一个主题教学单元中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既然强调“主题”,那么学生随意的、散漫的、没有引领的阅读就是要不得的,就是应该予以摒弃的。如何引领学生在“主题阅读”的路上走得更远呢?窃以为,教师应注重整体把握、自主自悟和拓展延伸,不拘泥于单篇文章,不固守于“一时一地”,不止步于因循守旧,如此才能“拨开水藻,露出一眼小活泉”,以此建构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厚重的主题阅读新时空。
一、以主题引领单元教学,使之“形散神不散”
所谓“主题引领”,除了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之外,还应该指整合整个单元教学,全面整合整个单元教学环节。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本身就是按照主题来单元编排的,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四季美景”,第四单元是“人生之舟”,第六单元是“想象之翼”,这样的编排为主题的统领和单元的整合提供了平台。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编排特点,以主题引领单元教学,使之“形散神不散”
比如,部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不论是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莫怀戚的《散步》,还是泰戈尔的《金色花》、冰心的《荷叶·母亲》,都指向同一个主题——亲情。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课眼”——“亲情”来组构、建构、整构阅读材料,比如积累关于亲情的语言、诗句、词语,比如可以设置“我心目中的父母亲”“我的家庭”“母爱”等几个板块让孩子们进行阅读写作,自然高效地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最大化,让孩子们在阅读写作之路上享受更多,也收获更多。
无数事实证明,那些从内里勃郁而出的活泛与张力的学生,其能力不是靠支离破碎的片段记忆“打拼”出来的,而是一定注重了对作品整体把握后的结果,并且他对作品的整体把握是全面的、深刻的,“因而不影响作品内在的素养一点一滴地充盈于他思维的每个细胞之中”。[1]
二、以主题引领个性解读,使之“百花齐开放”
强调主题,强调整体把握,但这并不意味着师生就止步于“整体解读”。相反,好的语文阅读应该在“主题把握”的大前提下,引领学生多一些个性解读,使之“百花齐开放”。引领学生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森林里,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现实和未来对话,沉淀出自己的思考、感悟和联想,是一种基于原文但倡导创新的学习策略。语文教师应该是这种策略的制定者、參与者和实施者。
比如,同样是《秋天的怀念》,有的同学读出了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有的读出了史铁生的乐观向上,有的读出了作家的无奈哀怨,有的读出了作家的坚强豁达;还比如,莫怀戚的《散步》,有的同学从“以小见大”的写法中汲取了写作的方法,有的同学认为句子通俗而不庸俗值得效仿,还有的同学认为蕴含诗意的句子才是本文的亮点……
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大力提倡这样的个性解读,并且引领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解读、自主搜集、自主写作,以此引领孩子们实现自主自悟前提下的阅读活动。引领学生沉浸在这样的个性解读中,阅读是迷人的,体验是迷人的,与此相关的语文人生也是迷人的。
三、以主题引领拓展延伸,使之“海阔凭鱼跃”
一次完整的主题单元教学不是以学完本单元最后一篇文章为句号,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索引和新的旅程。沉浸在本单元“自留地”里的做法,不仅是一种短视、一种教育理论上的狭隘,更对孩子们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好的主题教学,必须和其他文本进行整合阅读,因为“唯有整合,才能释放出更多的教育空间,才能在更大程度上给课堂松绑,赋予课堂更多的活力”。[2]包括单元主题教学后面的习作教学,也应该在写完第一篇之后,再次激活孩子们新的读写欲望,引发新的联想和探索兴趣。
仍然以七年级“至爱亲情”的学习为例,可以进行以下拓展活动:
1.引领学生以亲情为线索,对一个单元的课文甚至是以前接触到的所有与亲情有关的文章进行总结与回顾。
2.读读闻一多的《也许》、龙应台的《散步》等表达亲情的文章。
3.活动展示:利用一节课进行“亲情读书写作活动”的展演活动,如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评、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并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以此增强孩子们读写的兴趣、动力和持久的热情。
这样的拓展和整合是一个开放的框架,不只是对原有主题的开放,也是对孩子们自己阅读的一种开放,让孩子们的阅读溢出原来的边界,从高处大处着眼,却又在“小处”强化训练,让孩子们得到多重锻造和滋养,那么,受惠的不仅仅是孩子们,不仅仅是语文课堂,也是与此相关的教师和家长。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沉浸在这样的主题探究延伸中,或登高望远,或由叶生枝,或举一反三……如此,师生才能发现另一片鲜活的乾坤,以此铺就生机盎然的主题阅读高效化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积忠.经典滋养,不是单轨道[J].中小学德育,2016(12):17.
[2]陈俊一,程晓云.窦桂梅:站在课堂上的校长[J].教师月刊,2015(2):22.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142。
编辑 温雪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2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