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趣味活动 开启探索科学的旅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就安排了《认识感官》一课,之前认识感官的活动是安排在三年级《观察水》一课中的。那现在设计在了一年级,教师又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呢?笔者结合课标的要求进行了教材的重组,对一年级科学教学进行了初探。
一、游戏伊始 愉快探究
心理学家弗洛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适当的游戏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快乐的学习,一年级孩子尤其喜爱游戏,通过游戏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够兴致勃勃地观察、探索和研究问题,这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又轻松达成教学目标。
于是在课前我就先设计了一个课前小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老师说我们身体的部位,请孩子们快速地在自己身上指出来。这些都是我们的器官,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接下来我们就带上它们一起来上科学课吧。学生一听到游戏就马上竖起耳朵专注起来,全班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在愉快的氛围下开启科学课堂。
二、创设情境 侧耳倾听
师:先来听一段声音(鸟叫声、流水声、风声、小朋友嬉戏声,脚踩在落叶上的声音,嬉戏逐渐变小后来没有了。)
师: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流水声。
生:我听到了鸟叫声。
(生说一说听到的声音)
师:你们的耳朵可真灵啊,从听到的声音中有这么多发现。
这里为了让听更生动有趣,也为了与之后的探究环节很好衔接,我把鸟声、风声、嬉戏声等声音整合成了一个情境。这一环节主要就是用耳朵听,认识耳朵这一感觉器官,知道耳朵的作用是听,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声音的选择上,我也做了慎重的选择,只有认真安静地倾听,才能听出脚步声及其轻快与沉重的差别。
三、细致观察 很有看点
师:原来是秋天到了,周末的时候,小朋友约着一起走进秋天的树林。这么开心呀,看看他们都收获了什么?
出示图片:铺满落叶的树林,正式开启走进秋天的树林的篇章。
师:秋天的树林里铺满了落叶,小朋友们捡到了各种各样的叶子,收集起来做了一副叶贴画,叶贴画中都用到了哪些叶子呢?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树叶,你能从中把它们挑出来吗?
学生活动:对照叶贴画,寻找同一种类的树叶。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一片是金鱼的尾巴呢?
生:因为这片叶子的形状跟金鱼尾巴的叶子一样。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一片是金鱼的身体?
生:以为这一片叶子是红色的,金鱼的身体也是红色的。
师:老师发现你们的盘子里有两片这样的叶子,为什么你选这一片而不是另一片。
生:因为我们仔细看了一下发现,一片树叶这里(学生指着叶缘)是光滑的,一片是毛毛的。
......
师:你是用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到把叶贴画中的树叶找出来的?
生:眼睛。
师:对啊,眼睛可以帮我们获取很多信息,比如说它们的颜色、形状......
叶贴画孩子们再熟悉不过了,幼儿园时都亲手制作过叶贴画,这里我选择叶贴画作为探究的对象,既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又顺应本课“秋天的树林”这一主线。而各种不同的树叶也很有看点,在活动中孩子们用眼睛仔细地观察,在交流的时候,我也鼓励学生从颜色、形状、花纹等方面说说叶子的特点。一年级的学生,无法持续地集中注意力,以童趣事物作为探究的切入点,把探究过程与日常生活片段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家搞研究,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小片段一样,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趣味性。
四、层层挑战 探出究竟
师: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小朋友除了收集落叶外,还采摘了很多水果,
你对水果有了解吗?
生猜謎:西瓜。
师:真棒,这些小朋友也给我们送来了一些水果,但是我们需要完成一些挑战才能得到。
挑战一:
现在有4种水果分别放在4个袋子里,但不能拿出来,怎么知道里面是什么?
学生上台演示在袋子外面摸一摸。
如果还想摸得更清楚的话学生可以直接把手伸进袋子里摸摸。
请小组每个人都摸一摸,并猜猜里面可能是什么,把你猜到的水果卡片贴在袋子上。
学生活动并交流。
师:刚才我们是用小朋友的两只手来摸了一摸袋子里的水果?
可以摸到他的光滑、软硬、形状......
这一环节继续沿着秋天的树林展开,秋天的树林除了树叶,很多水果也都成熟了,一年级的学生吃过很多水果,但真正了解的可能并不多,本课在选择水果时,特意选了一些常见的,但又有一些区分度和混淆度的,如:香蕉、梨子、猕猴桃、苹果。
师:猜得对不对呢,我们可以通过挑战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这儿有4个带孔的盒子,里面也装着跟刚才相同的水果。同样不能打开,你有什么办法?
仔细瞧,盖子上都有什么?-----小孔。孩子们这时就会想打闻一闻。教师介绍闻的方法并邀请一个孩子示范一下。把水果标签贴到盒子上。
学生交流闻到的气味并再次猜测?
师:这回我们是请身体的哪一部分来帮忙的?
生:鼻子。
师:鼻子可以闻出水果的各种香味,也能闻出酸酸甜甜的气味。
其实我们身上还有一个部分也能发现它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猜到是什么了吗?
接下来我们就让你的小嘴巴也工作起来,完成挑战三,尝一尝这4种水果的味道,来帮助你们做出最终的选择。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个水果叉,大家可以用这个来品尝。
学生活动尝一尝,猜测是哪一种水果。
教师小结:其实真正尝出味道的是小嘴巴里的舌头。
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拿出来看一看。
现在你能不能结合我们前面的观察,来描述一下你手里的水果。
除了这些你还有新的发现吗?
从摸一摸到闻一闻到尝一尝最后看一看,次序的安排和材料的选择既沿用了一般的内在逻辑,先摸再闻再看,在孩子每一次感官介入的时候既能体会到发现的成就感,凸显出这种感官的价值;同时又有一定的迷惑性,不能确认,需要借助其他感官再来帮助,凸显出其他感官的价值,也为后面第二课感官总动员,综合应用感官埋下伏笔。选择放怎样的水果以及次序都经过了反复的考量。
一年级的孩子比较自由,缺乏规则意识,分组、材料数量、评价跟进等方面都要做细。本节课中教师利用课件交互及时地吸引孩子注意力。孩子往往乱在没事情做,缺少东西看。如果每人都有一份,就有事情可做,能合作最好,不能合作则慢慢培养,动手了有事做就好了;交流的时候没东西看,看不清他就忙自己的,所以交流交互很重要。我用这样的方式有结构地呈现,而教者为什么不让他们去记呢,因为孩子是及时性的,他们更喜欢一对一的直接对应,所以整理的工作先让我们来做,以后他们自然而然就能学会,老师是这么做记录的,下次我也可以这么做,逐步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五、续编谜语 拓展延伸
猜谜语:“黄娃娃,弯又翘?”学生猜测到这是刚才观察的香蕉,模仿着回去也编个谜语让爸爸妈妈猜猜,利用课堂上通过各种探究活动观察到的不同水果的不同特征自己编谜语,既能复习课堂内容又能充分应用,真正学以致用。
视頻拓展:有些小动物的感官特别灵敏。将人的感觉器官推演到动物世界当中去以加深对感觉器官的认识。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感觉器官,有什么不同的功能,比如蚂蚁的感觉器官就是触角,鱼的感觉器官就是身上的鳞片,这些小朋友是知道的。进一步提出问题之后发现不同的感觉器官有不同的作用,当一种感官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怎么办呢?这就是为下一课做好的准备。
在整节课中,教师很好地把握孩子的认知心理,利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以及有趣的课堂设计牢牢抓住孩子的兴趣点,使孩子整个一节课都能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让孩子们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把“向科学家那样搞研究”的这颗种子,植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作者单位:常州市怡康小学 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