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实现“以生为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数学教学效果。为此,本文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以生为本”的策略,包括小组合作、共同演绎、分层教学、互动交流等,期望能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得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以生为本;实现策略
一、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老师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學习主体性,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向主动的思考者过渡。为此,实际教学之中,老师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为后续的学以致用奠定基础。
二、组织学生共同演绎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开展教活动之时,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特点来探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比如:在进行简单计算题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创设购物情境,由几名学生在讲台上以自导自演的方式经历交易和计算过程。在此种趣味的演绎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快速地收获知识,而且还能使台下的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
三、注重分层教学
1. 学生分层。对学生分层之前,需要老师对学生们进行全面性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层,分层完毕后,老师需合理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并及时关注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2. 教学目标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教学目标必然是不同的,如高层次的学生需要对公式、概念的由来进行深入了解,并对之进行有效推导,深化其应用;中层次的学生需掌握基本概念,懂得如何对之应用;低层次的学生需记忆住公式,对之进行简单应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逐渐引导学生实现目标,逐渐向发展性目标过渡。
3. 教学方式分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必然是不同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高层次的学生,老师可以选择“启发、研究、讨论、自学”的教学方式,针对中层次的学生,老师可以选择“启发、研究、讨论、讲解”的教学方式,针对低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低起点,多反馈”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学评价过程中,老师还需要对一些有效的学习经验及方法进行介绍,或者提出一些建议,以便于各层次的学生更好地反思与总结,获得更为有效的发展。
四、注重互动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其实就是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引导下,老师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课堂中除了知识传递环节外,还需要加强情感交流环节。为此,老师需随时关注学生们的精神、知识吸收状况等,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予以及时的关怀与引导,让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以生为本”,就必须要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等,将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演示方式、分层教学及互动交流等运用到教学各环节中,使学生得以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珏. 分层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3).
[2] 宋金花. 重视分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