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美术学科中充满对美的追求,而人文教育关注真与善。将美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另外,学习美术还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使学生的精神更充沛、饱满。
关键词:人文教育;美术教育;教育观念
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所在,而现今的应试教育恰恰忽視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很多学生学到了专业的技能却不懂生活的意义,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应注重初中美术教育同人文教育的融合,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培养兴趣特长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人文教育的本质
什么是人文教育?在人文教育一词被广泛使用的今天,对其内涵的定义依然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一教育思想。首先,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文教育即将教育真正的回归到最基本也是长久以来被人们忽视的“人”的教育上。在强调专业知识教育的今天,人本身的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因此出现了很多道德品质不过关的专业“人才”。人文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人性的教育,培养人的人文精神。通过高雅的文化氛围熏陶,使人关注内在的升华和感悟,明是非,辨善恶,塑造高尚的人格,提高精神境界。
二、教学氛围的人文化
美术教师要善于发现能够启发学生美术潜能的因素,利用学生所能接受的生活情境或游戏情境进行教学情境设置,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挖掘自己内心对美的认知。如,在风景画教学中,以往的教材解析难以将学生的绘画想象力激发出来,教师授课完毕后,部分学生还是不知该如何下手。针对这一问题,一些美术教师在进行风景画教学时,先带学生到校园周边散步,感受阳光的温度和吹在脸上的风。等到学生在大自然中卸下压力,教师再根据初中生能够掌握的校园风景元素,进行美术色彩、构图、线条等方面的讲解,鼓励学生从校园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以自身现有绘画水平能够驾驭的一处风景,在指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绘画创作。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触动学生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对美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选择特定的情境进行美术教学,在轻松、愉悦的人文化教学氛围中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的习惯。
三、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提倡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当下,教师要深入理解人文教育观念,根据学生对课程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的课堂文化氛围,增加课堂互动的次数,主动改变以往教学中对学生的严苛态度,尝试和学生交朋友,建立平等的、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如,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在课堂上一旦有不听讲、打闹或者传纸条的现象,教师往往会严厉地训斥学生,而初中生处在叛逆期,一味运用批评方式只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从此对教师所授的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使其他学生产生教师并不想和学生交朋友的认知,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一些注重人文教育的美术教师则从一开始就抱着与学生互相学习的态度,并不一味地看重教学结果,而是先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自愿配合教师开展美术学习活动,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增加学生对教师所授学科的热爱和参与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美术
部分学生对美术学科并没有主动学习的念头,认为美术不是必考科目,不需要特意花费精力学习。部分学生对于美术学科产生了“照着书本画得像就可以”的认知,制约了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师开始尝试教学新思路。如,在进行水墨画的教学时,很多学生面临初次持毛笔作画无从下笔的情况,教师便要求学生往宣纸上滴一滴墨,然后用嘴往不同的方向吹,尝试完成一幅“水墨梅花图”。充满趣味的作业顿时吸引住了初次接触毛笔、宣纸和墨的学生,大家纷纷按照各自心中梅花枝干的样子进行“吹墨”操作,不一会就有各式各样的作品完工。趁着学生兴趣浓厚,教师可以马上讲解宣纸的吸水性、毛笔的笔锋和粗细、浓淡线条的勾勒,以及怎样利用毛笔和宣纸的特性作画,然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作画目标,通过合作完成作画任务,最后分享作画心得。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创作,遵循了美术创作规律,因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来自创作者灵光一现的瞬间。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自学美术的热情,能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更加热爱生活。
五、加强教师队伍培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中美术教师整体水平。初中美术教师应注意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树立人文教学观念,丰富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传达给学生,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对学生素质修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基础知识教学中,强调学生思想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引导,开拓学生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材内容的欣赏上,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安排难度适中的欣赏内容,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自主学习,对难度较大的美术作品,应对文化背景、创作环境、创作意图和表达的思想进行详细的分析解读,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互联网搜集更多信息,进行深入了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7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