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专业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实施能力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能力为重”是“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结构中最能体现教师专业性、实践性的要素,是地理教师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探讨“专业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实施能力的标准体系,能够为地理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专业标准”;地理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成功地组织、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保证,是教师专业水平的基本体现。在教学实施领域,“专业标准”规定教师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1]。
  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是在教师完成教学设计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地理教学技能,去实践教学设计的过程[2]。地理课堂教学需要地理教师有效整合地理教学系统的各要素,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和教学环境,科学选择地理教学模式,有效监控地理教学过程,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一、基准性地理教学实施能力标准
  教师专业能力具有发展性,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呈现不同的层次水平。只有针对特定发展阶段的教师群体进行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的构建,才能实现有针对性的专业能力发展指导。基准性地理教师专业能力是指合格的地理教师必须具备、共同拥有的基本专业能力,是地理教师能否胜任地理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构建基于“专业标准”、凸显地理学科特色的基准性地理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衡量地理教师能否胜任中学地理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结合“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在课堂教学观察和文本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准性地理教师教学实施能力标准(表1)。
   二、基准性地理教学实施能力标准下的课例分析
  以基准性地理教学实施能力标准为参照,通过对本节课进行课堂观摩与反馈,其教学效果良好,值得肯定,主要体现在:
  1.“先学后教”,分段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2.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优化,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了由注重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的转变。
  3.教学方法上,注重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学生走上讲台,使用多媒体课件等分享学习成果,其多方面的能力和潜力得以发掘,学习表现超出了预期。
  4.教学目标有效达成。从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较好,基本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5.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所增强,能够积极思考、讨论和探究学习问题,对其他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质疑。教师组织、帮助学生开展学习,及时反馈,正确引导。
  本节课在整个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仍需不断进行优化:
  1.精心设计教学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区域的兴趣。
  2.需重视读图指导,在教师的课件中插入具体的地图、示意图,进行必要的讲解。
  3.进行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课件精炼,不重复,减少信息量。
  4.把握教学进度,包括学生讲解与时间。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实现详略有致,重难点突出。
  5.应能够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基准性地理教学实施能力标准体系以“专业标准”为依據,结合了地理学科教学特点,进一步细化了地理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基本要求,能够为地理教师评价、反思和提升其专业能力提供借鉴,对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水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家清,龙泉.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9)
  [2]李家清,陈实.新理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7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