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师范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能力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中学新课改教学的推进,高师生物师范学生已无法满足当下中学师资的需要。增强生物师范本科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是我校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为拓宽师范生创新实验教学能力的途径、提高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和促进毕业生就业和深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验教学能力;新课程;生物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1-0279-02
  在生命科学蓬勃兴起、教育改革不断完善的今天,实验技能已经成为生物教学的主旋律,是一位准生物教师所必备的熟练技能。《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四项基本理念对实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同时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直面着诸如实验数目大幅增长、实验内容综合化、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化等多种问题。然而高师针对生物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新课程要求存在明显差距[1]。因此,为适应新课程要求,培养具有较强实验教学能力的生物教师,成为我校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2]。
  据用人单位反馈,高师院校多注重师范技能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储备泛而浅,创新实验课程不足,创新能力不够等3]。因此,本文针对目前我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实验课教学组织方式
  学生在实验课堂中所使用的实验材料,都是由实验室专门人员提前准备的,学生进行实验时只添加试剂、等待结果、观察现象,而不明白配制这些试剂、药品的原因、配制方法等问题[4]。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机械循环地进行实验,逐渐丧失了对前期工作的兴趣与重视,减少了自主思考药剂配置的原因和锻炼仪器调度的机会,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基于目前情况,应该鼓励那些擅长自主操作的学生积极参加实验的准备工作,全班分小组进行,每次轮流派出代表加入到实验的准备环节中,包括试剂的配制及仪器设施的准备等。最后由学生代表为本小组的同学进行讲解与说明,促使学生加入完整的实验准备过程中,提高其对实验的整体认识。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能充分利用准备实验过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实验课教学内容
  实验课教学内容涉猎不够广泛,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设计性、应用性实验少;内容单一的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这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我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至于对实验课产生消极应对的态度。实验教学的质量相对不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差,上课时也不愿动手,尤其在生理实验课上有的学生只是观望着,从来没有亲手操作过动物。
  对于实验课教学内容单一问题,我校应尝试引进“渐进性”教学模式,严抓考核关。所谓“渐进性”教学,是指让年级较小的学习者多做验证性实验,主要为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奠定基础,达到培养计划后,统一安排实际操作考核,合格者进入下一轮,参与到年级较大的综合性实验过程的学习,加强训练、提高综合素质。考核过程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操作考核中实验不标准、不认真者不予通关,让其留级继续进行基本的操作技能训练。[4]
  三、实验课教学形式
  我校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形式几乎千篇一律,通常是教师讲述操作要点—学生模仿操作—得出结果,实验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教师不仅直接讲述详细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缺乏引领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过程;而且还亲自演示使用仪器与测试方法,乃至数据记录表格等。对于生物师范学生如果永远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热情与兴趣,还会使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就得不到应有的培养[5]。我校教师应该变“教”为“导”,在讲述实验过程和指导实验操作时,无须实验前自己先演示一遍,而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原则:指导、引导、诱导学生一步步迈向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未来生物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所需的师资。
  四、实验报告的处理
  对于传统的生物实验课报告而言,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学生需要通过相关参考书预习实验内容,要求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材料准备、实验步骤及其注意事项等内容。可是对于我校大多数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实验,不加思考地抄写参考书上的内容。一些学生只是为了实验报告而去做实验,实验结束后,在自己的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不符的情况下,会自行更改实验数据。有的同学甚至直接互相抄袭实验结果,很少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导致实验课教学效果欠佳。
  关于这一问题,我校应该尝试改革实验评估方法。实验结束后,要根据亲自经历的实验过程对实验设计进行总结,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完善实验报告。教师评定实验成绩仅依据纸质实验报告显然缺乏合理性,应该适时安排口头测试,即每次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对前来交实验报告的学生实施“一对一”交流的模式,提出与巩固本实验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稍加思考后做出口头回答。得分作为本次实验成绩的一部分,结合纸质实验报告按相应比例记入实验的总评分。这样既可避免学生重实验报告、轻实验过程的情况产生,又可促进学生全力投入到实验过程中,使其认真对待实验操作与实验结果、分析并完成实验报告,进而促进学生快速分析问题、口头回答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提高[6]。
  五、实验教学能力培养力度
  目前生物师范生严重缺乏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我校只设立了相关实验课程,而没有生物学实验教学论课程的开设。在生物实验课上也只是探讨本节实验的操作要点,涉及到的实验教学内容少之又少。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应该采取预实验和实验试讲的模式。所谓预实验,就是在实验课程前,让学生用标准材料或只用微量样品进行一系列准备实验工作,以便自己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发现预测误差,为正式实验做准备。由于全班人数多、实验设备有限,预实验环节采取小组分工方式来进行,在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教学方案、自备实验材料、分析实验结果,这样学习者亲自参加了实验教学的方方面面,有了切实深刻的体会,才能把握实验课完整的准备工作流程,理解教师通过预实验培养学生探究、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初衷,才能在实验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保证实验成功率。在预实验中,学生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实验教学方案设计也被不断修改,之后进入实施的阶段,每小组成员之间依次进行讲解,主讲成员作为“教师”,其余成员作为“学生”,最后给出适当的评价,帮助小组成员取长补短,主讲成员也要进行自评,反思自己在实验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综上,面对生物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我校需加大对学生生物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力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形式、改善实验课教学组织方式、扩大实验内容的范围、妥善处理学生的实验报告、加强教学技能的训练,全面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总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创新的实验教学能力是推进生物师范专业的根本动力。众所周知,高师是培养中学教师的摇篮,在当下严峻的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下,更应该增强对师范生创新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于我校而言,生物实验教学要立足现实,更新实验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与形式,采取新型的教學手段,致力于培养适应中学生物教学要求的合格师资。
  参考文献:
  [1]秦妮.高师“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论”课程的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杨蕾.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生物专业学生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3]王辉,肖小君,黄作喜.地方高师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创新实验能力的提升[J].高师理科学刊,2017,37(03):100-103.
  [4]任莉萍,曹小汉,唐俊,李真真.高师院校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9):91-93.
  [5]王忠印.高师院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106-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1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