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心理课堂分享环节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心理辅导活动课通过团体活动的体验、探索、反思和分享,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活动仅仅是手段,活动后的分享才是一堂心理课的灵魂环节,有效的分享能够增加活动的价值,引发学生积极正向的互动,促进学生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本文结合心理课堂的实践研究,对心理课堂分享环节诸多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对策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课堂分享;学生互动;心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4-0023-03
在高中心理课堂上时常会出现负面的“阻抗现象”,例如:课程开始的活动环节进行很顺利,可是到了分享环节,学生要么一言不发,要么互相猜拳发言,要么随便应付敷衍教师,甚至在同学分享时起哄、嘲笑、攻击同学的分享内容,最终难以达到分享的目的。如何实现真正有效的分享,让学生敢于分享、乐于分享、善于分享,是值得心理健康教育者思考的問题。
一、影响心理辅导活动课分享环节有效性的因素
(一)自尊心增强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高中生自尊心普遍增强,在高自尊的情境下渴望获得高成就,体验价值感,为此会变得更加敏感、谨慎,在意他人对自我的评价。若对问题的回答不自信,会担心遭到同学们的议论与嘲笑,由此体验到的挫败感会直接导致自尊水平的下降。所以为了维持自我的高自尊体验,他们会选择在课堂上“沉默”。
(二)责任分散效应
在课堂上不难发现,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台下会 有不少同学回应。教师若是提醒“请同学们举手回答”时,班级良好的氛围和团体动力则瞬间被打破,学生个个端坐着,不敢正视老师。当大家把班级发言视为一种责任时,分摊到个人身上的责任会减轻,就会出现“沉默”或相互推诿的情况。
(三)同伴关系影响
同伴关系在高中生中越来越重要。为了得到同伴的认可,他们倾向于做出与同伴一致的行为。因此在课堂上常表现为:有些同学举手,其他人也跟着举手;有些人没有举手,其他人也选择沉默,出现较高的从众行为。
(四)心理课的选题
心理课的选题如果偏离了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则难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此外,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种“发展性团体辅导”,所探讨的课题属发展性或共同性的主题,所以不要围绕心理辅导中遇到的个别学生问题来开展心理活动课。问题如果缺乏共性,大部分学生没遇到类似的困惑,也会无从分享。
(五)分享问题的设置
分享的问题太过笼统,或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学生会感到茫然,不知从何说起。因此,问题的设计要合理有效。
(六)活动体验时间不足,互动性少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通过学生参与体验 活动、探讨问题和交流分享感受,充分利用学生间的互动与互助,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所以要想学生能积极分享,教师要避免多讲,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体验活动和探讨问题的时间。
(七) 缺乏良好的团体氛围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建立在团体“开放、真诚、 尊重、信任、合作”氛围基础上的一种互动的人际交往过程。缺乏良好团体氛围的班级会给人一种不确定和不可控制感,无法预知自己的表达会引起怎样的反应,能否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同,导致学生互相推诿,课堂参与度不高;学生互动性差,彼此间缺乏真诚,甚至会出现指责、攻击等负向互动,团体处于涣散的状态。
(八)对心理课的不重视
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不参与心理课堂分享的原因是心理课不是考试科目,会在心理课上完成其他文化科的作业。
二、提高心理课堂分享环节有效性的对策
(一)树立积极心理学理念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然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影响师生间的关系。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尊重、信任、理解学生,与学生架起心理桥梁,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力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营造出宽松和谐的团体氛围。
(二)明确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特点
1.主体性
心理活动课上,学生投入同伴互动、自我反思及情感体验,从而对其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教师如果讲得多,会让学生产生疲倦感,课堂气氛沉闷,会削弱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要求教师避免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明确教师作为“辅导者”的角色。
2.活动性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种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感悟与发展,以活动为中介的课程形式。所以要想学生有所思有所悟,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活动体验时间。
(三)合理定位学生的辅导需求
1.理论知识的学习
通过知识学习,明晰学生心理发展处于何种阶段,在该阶段有哪些心理特点、心理需求、发展任务,在此基础上确立辅导的主题。比如同为“情绪”主题的课程,对初一的学生,主要是让他们理解“情绪ABC理论”;对高一学生,随着他们辩证逻辑思维的迅速发展,则侧重如何驳斥非理性信念和建立理性信念的学习。
2.理论结合实际
教师可以通过课程问卷了解学生目前所关心的问题和想解决的问题,要注重班级类型的差异性。比如对实验班的学生,可以开设“如何缓解学习压力”的主题课程,但此课并不适合学习气氛懒散的班级。可以通过心理健康问卷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学生普遍呈现出来的心理状态;通过与任课教师多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以此设计出符合学生需要的活动主题,让辅导主题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
(四)合理设置课堂环节
1.心理活动的设计
心理活动课的各环节是环环相扣的,活动进行得是否顺利、体验是否深刻,直接影响到分享的效果。在活动时心不在焉、处于观望和游离状态的学生,自然不会有切身的体验和感悟,也就分享不出什么来。因此,心理活动应精心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分享环节奠定基础。为此,活动的设计应该兼具意义性、新颖性、趣味性与可操作性,活动的要求应清晰明确。此外,要预留足够的分享时间,活动过程中要控制好节奏,不拖延,以免因活动时间过长而导致分享太匆忙。 2.分享问题的设计
第一,问题要具体、明确。模糊、空泛的问题往往让学生找不到思考的切入点。第二,问题要注重开放性。一些明知故问的或已有定论的问题会让学生觉得无趣,不想分享。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表达的欲望,并将自己的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提问尽量以开放性问题为主。第三,问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知识与经验。比如让学生分享如何看待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不一致的情况,很多学生会觉得问题有难度,不知如何分享。
3.讨论活动的组织
课堂讨论是心理课非常重要的环节。好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畅所欲言,迸发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获得更深的心灵感悟。教师要来回巡查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避免出现“偷懒”或“過于依赖小组长”的现象。如果学生的讨论流于表层,教师要帮助他们深入挖掘,以达到更好的分享效果。
小组讨论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自我思考”:活动后留出时间让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体会内心的感受,组织自己的语言,鼓励他们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第二步是“组内分享”:小组成员依次将自我思考的内容表达出来,并做好记录。第三步是“班级分享”:在小组分享的基础上,总结本组的观点,并派一个人作为代表在全班发言,“小组发言人”最好轮流担任,这样既可以避免相互推诿,又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五)营造良好的团体氛围
良好的团体氛围能让学生产生归属感,形成团体的凝聚力;能消除学生的防卫心理,做到真诚开放;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发学生积极正向的互动,促进学生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建立良好的团体氛围是学生敢于、乐于开放自己的前提。
1.传递良好的体态语言
教师的体态语言影响着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理距离,进而影响班级的团体氛围。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身体姿态、服饰等体态语言如同语言符号一样,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具有不可忽视的信息沟通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一脸疲惫、严肃冷漠或目光飘移不定,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师生间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应以微笑、鼓励、信任的眼神与学生交流,传递关怀和接纳的信息,并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尊重、接纳与信任,共同营造一个自由、真诚、平等的团体氛围。学生融入其中,打消防卫心理,才能积极参与团体互动。
2.强调保密原则
在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虽然涉及个人深层次的话题不多,但学生仍可能有情绪和个人隐私方面的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和所有的学生予以保密,保证参与的学生不受团体以外的人的谴责和窥视。保密原则对参与的学生是一种保护,能够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安全的氛围,从而更愿意真诚分享,产生更强的团体凝聚力。
3.恰当运用辅导技术
分享环节并不是单纯让学生回答,还应包括教师的反馈和回应。及时、到位的反馈会增强团体动力,引导学生做出更积极的分享行为。千篇一律回应“很好”“谢谢你的分享”,或者对自己不满意的回答进行批评与否定,以及无效、错误的反馈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氛围。 心理辅导活动课可以运用一定的心理辅导技术与方法,对学生某方面的心理品质施加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并有所感悟。《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一书中把常用的辅导技术归纳为专注技术、倾听技术、重述技术、具体化技术、引导技术、同感技术、支持技术、面质技术、保护技术和自我开放技术,教师如能恰当运用这些辅导技术,能鼓励和激发学生积极坦诚地表达自我,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团体氛围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心理课堂的有效性。
4.优化学生课堂行为的调控
心理老师是友善的,但同时应坚持原则。 当学生做与心理课堂无关的事情,如看课外书、做作业时,教师要重申团体规范,强调课程的意义。当讨论、分享问题时,如果有学生嘻嘻哈哈或者出现调侃、嘲讽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巡视,敲敲学生的桌子,暗示其要遵守团体规范,或者提醒学生回答问题,让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被老师注意到了,要及时收敛。但切忌大声斥责,以免破坏团体氛围。当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时,教师可以平等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进行适度的自我开放,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教师的亲切、真诚和坦率,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提问幽默风趣、人缘比较好的学生,打破课堂沉闷的状态,促进良好团体氛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2]王静.敢于分享,乐于分享,善于分享——提高心理活动课分享环节有效性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9):22-23 .
[3]温小欧.分享促成长——提高初中心理课堂分享环节有效性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4):22-23.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佛山,528211)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0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