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的中职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优化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当前中职影视后期制作的课堂,很多的教师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思想和习惯的藩篱里,固守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抱着较强抵触心理。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闭幕式上指出:“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教学,使广大一线教师在课堂角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增强中职计算机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任重而道远。有一部分老师虽然参加了信息化大赛,却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比赛和平日的常规教学存在的两张皮的现象,并没有真正的把信息化比赛的经验和成果运用到教学上。毋庸讳言,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的现代化,既需要提升广大一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传统课堂的意识,还需要提升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可以说,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技法”,而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教法”。如何把“技法”和“教法”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网络平台,提升课堂效率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的信息化课堂,离不开好的网络学习平台,教师要善于利用虚拟学习空间,整合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效率。现在学生的特点是特别喜欢使用手机,作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推出移动终端的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网上学习。在信息化教学比赛中笔者发现,网络教学平台层出不穷、异彩纷呈,比如:职教高低、超星学习平台、蓝墨云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有的学校甚至自主研发了E-online学习平台。这些平台把教学资源进行了科学的整合,把课件、微课、测试、讨论、问卷调查等原本分散的教学资源和手段进行整合,统一放在一个平台上,把传统的教学活动放在虚拟的学习空间上进行,学生只要通过手机APP就可以登录平台进行学习,教师在后台进行跟踪和辅导,打破了时空界限,延伸了课堂教学,便于学生开展课前预习、课堂竞赛、课后巩固等学习,有利于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提升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明晰教学目标,技术服务重难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对教学活动起着引领作用,教师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课堂活動以及需要用到的信息化手段。譬如,影视后期制作课程包括素材处理、视频特效、视频转场、文字和音频五大知识模块,视频特效是影视后期制作的重要内容,对本课程的全部知识构架的掌握起关键作用,通过特效的制作,可以使我们的作品从浅层次的“剪辑”,到更深层次的“制作”,实现生活中无法通过拍摄实现的场景,达到我们的预想效果。实施信息化课堂教学前,教师要熟悉中职学校影视后期制作的教材内容构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影视后期制作水平,照顾到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要求的任务。此外,要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有针对地收集线上、线下相关教学资源。资源不足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难点制作微课,以便学生在前能够了解教学内容,为课堂做好准备。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教师释疑解惑,通过课堂活动来拓展学生技能。教师可以借助投屏工具,实现平板电脑和一体机的界面同步,方便老师布置课堂任务,开展课堂竞赛。借助VR,实现目标场景的超现实体验,通过计算机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虚拟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视频完成后的效果,在极大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新鲜感的同时,融入教师对知识重难点的巧妙构思。
通过天空阴晴变幻的案例制作章节中学习视频特效,单纯的图片和文字很难让学生理解如何用一张静态图片制作出风云变幻的动态效果,此时应用VR这一信息化技术,让学生真切的沉浸在用静态图片制作的各种天气明暗变化和雷电出现的自然场景,领悟颜色调整特效的运用方法,破解光照的角度实际参数的难题,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运用颜色调整特效实现风云变幻的效果。
制作天空云朵并做动画 调整颜色至阴暗
添加闪电效果 调整颜色至明亮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要紧紧围绕重、难点来进行,不论是让学生用手机自拍素材制作身边场景,还是借助网络资源下载素材或者案例,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了解并加深对本节课重点、难点知识的认识,在学习和欣赏素材中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从而拓展技能。
三、过程围绕目标,精简教法学法
部分信息化课堂,为了体现丰富的教学方法,一节课堂上采用的教法五花八门: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游戏激趣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名目繁多,不胜枚举,数量上竟然可以达到七八种,且不说这么多教法学生能否接受,在一节充其量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竟然采用了那么多教法,是不是有炫耀技法的嫌疑?有的老师教学过程的设置也不尽合理,往往不是前面过于臃肿,就是后面过于冗长,而涉及本节课重、难点的环节只是草草过场。好的课堂往往会在上课之初有一个简短的导入,让学生带着好奇进行学习。拿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创建文字和图形这一节课为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首先制作“导入型”微课引入新知,微课撷取工作情景中遇到的难题为引子,勾起同学们对问题的思考。遇到的难题是:临近年底,彩虹影视公司需要向全体员工发送一个恭祝新年的短视频。身为视频制作人员的你,该如何做好这个短视频呢?既要体现公司特色,短小精悍,又要让每一位员工感受到公司满满的新年祝福。其次,教师制作“讲解型”微课,对本课重点知识进行剖析,提出制作建议:首先,视频不宜过长,防止观众失去观看的兴趣。其次,可添加公司LOGO和公司名,以体现公司的特色。另外,适当添加悬念,可以博君一笑。同时,将本节课的重点字幕的制作和图形的创建方法融入其中。最后,再次运用信息化的技术,要求同学们在学习平台上进行操作,教师在后台检查并跟进的完成学生的学习情况,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获得相应的经验值。教法上精简得当、毫不花哨,通过任务驱动法和示范教学法,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在教学平台上观看视频,完成前测作业,课中交流探讨,并通过“小小讲师团”这一课堂活动开展竞赛,教师对知识难点部分答疑解惑,学生初步掌握后再对知识进行适当拓展,课后再次利用学习平台进行研讨总结、测试反馈。
四、重视教学评价,反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支撑的影视后期制作课堂,教学评价是衡量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尺,需要我们重视。教学评价要把信息化课堂各个阶段的任务合为一体,统一进行考量,把发生在课前的学习,课堂的合作探究,以及任务的实施,成果的展示进行统一的考量。我开发了在线评价的平台,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参与互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更多的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每一次课堂的积极参与都得到相应的激励性评价。为了让评价有组织、有效率,笔者制定了课堂评价的量表,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学生的每节课任务完成情况,在资料收集、资源利用、协作能力都做了相应的量化等级(分优秀、良好、及格、仍需努力四个级别),每一个评价内容都包括自评、组评和师评三个层面,师生利用手机App登录评价平台就能够完成。此外,对于阶段性的评价,老师也有相应的评价标准。譬如:对于教学实训周,社团活动作品展示、学校技能节活动中取得进步的同学,都会得到额外的分值。
科学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对提升中职影视后期制作的课堂效能有建设性意义。在信息技术如雨后春笋涌现的时代,任何固步自封的教学思维是不可取的。信息技术的运用要重视以下两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突破课堂的重难点。适当、适度、灵活、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必然会对教学产生良好的效应;一味追求课堂的技法,忽视以上的原则,技术就会成为课堂的累赘。随着影视产业的日渐繁荣和中国经济和文化的深入发展,业界对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影视后期制作课程在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训资源,引入企业的实训项目;另外一方面,要善于运用信息化工具,采用信息化的技术开展必要的课堂教学改革,为学生熟悉岗位工作流程以及提升相应的专业能力,这才是应时之善举,教学之良策。
责任编辑 邱 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68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