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新颖课堂导入的几点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优化课堂导入,它是一门新颖课堂导入的成功,无疑对提高课堂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将围绕这一点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颖课堂导入原则;方法
一、 前言
上好一节数学课,首先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节课的导入,所以我们要重视新课导入,优化新课导入,采取新颖的课堂导入。下面我就结合我在教学中谈谈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二、 课堂导入的原则
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要把握导入时机,以教学内容开始为节点,在此之前进行课前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后续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遵循课堂导入的原则,一是问题引导原则。教师要结合课程设计来进行课堂导入,根据创设的教学情境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教师使学生进入互动状态,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使学生思维切换到高效学习模式;二是循序渐进原则。教师要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要善于铺设课程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教师要认清自身的授课意图,要善于加强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沟通;最后,导入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要确保导入简洁并且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善于利用课堂导入来揭示课题,并创设出一定的教学情境。
三、 新颖的课堂导入法
(一) 动手实验导入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且都倾向于通过动手实践来进行学习,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导入时,设置实验,使学生参与到实验中,通过眼、手、口、脑的协同活动,形成学生对新课的深刻认知。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首先提出問题:“同学们想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动手来探索一下。”然后通过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三角形三个角剪下来进行拼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从而导入新课。这样既让学生深刻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也为下面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打下基础。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活跃了整个课堂教学。
(二) 生活实际导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离不开数学,有许多的数学知识不需要老师怎么去讲,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在对此类教学内容进行课前导入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学生便会非常轻松的学会新知识。一般来说,学生亲身体验得来的知识,掌握的更牢固.例如在讲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逆定理时,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由于抗旱需要挖一口深水井向三个村庄供水,使水井的位置到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请问水井的位置应该设置在哪里呢?这样的导入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创设悬念导入
学生要善于思考才能够提出问题,而通过解决问题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课堂知识。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合理的设定问题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牵制和引导。在设定问题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设定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以讲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为例,教师应设定具有一定悬念的问题,可以进行如下提问:有个同学在亲戚家发现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他想要将它带回家,参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然后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请问他能不能实现这一想法?在提出这一问题之后,学生一般都会开始激烈的讨论,由这一问题引出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是一个较好的切入角度。
(四) 有趣故事导入
课堂导入的趣味性也会影响导入成效,教师要善于讲述有趣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关注。有趣的故事涵盖范围较广,可以通过讲解名人轶事、数学游戏等来导入课程内容。在讲解故事时,要注重讲故事和数学这一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能脱离课程本质,同时要确保故事有趣。以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例,教师可以将数学家笛卡尔发明坐标系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在讲解勾股定理时,要将古代数学家赵爽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趣味性的故事更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关注,更能够使学生形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结语
在课前进行课堂导入,在课堂构成中是一项十分有必要的活动,课堂导入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课堂内容的基本认知,并使其产生对课堂内容深入探究的欲望。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要注重将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使其变得更加形象和有趣。教师还要选用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要紧贴教学主题,使课堂导入和教学内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要善于使用教材,并对教材进行灵活创新,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设定合理的问题,紧跟新课标要求,探索出更加高效的课堂导入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晓荣,岳磊.数学教学中导入的艺术[J].甘肃教育,2018(23):112.
[2]卢萍.数学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7(24):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8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