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懂得生活,享受语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课应有两种味道:一是“本味”,二是“情味”。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的精彩文章,有些内容其实都是我们生活中常常看见、接触到的,但学生们对此熟视无睹。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么这对于我们的教育而言,无疑是一种遗憾和缺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麦哨》一课为例,介绍了语文课的两种味道——“本味”“情味”,同时倡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的元素,带领学生去生活。
  【关键词】《麦哨》;本味;情味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得就是生活体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毫无生活经验,生硬地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可以这么说,前一个世界里,学习是无效,也是无趣的。这样的感悟,同样来自生活,源于一次语文教学活动。
   那天,学生们正在学习课文《麦哨》。预习的过程中,一位学生忽然问我:“老师,麦哨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制作的?你小时候玩过麦哨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可把我难住了。虽然我生长在农村,可是家里已不再靠天吃饭,我还真没玩过麦哨。为了不失老师的风度,我竭尽所能将网络上检索的信息描绘给孩子们听,同时利用ppt展示了麦哨的图片来解释说明。可是,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不明白什么是麦哨。
   “麦子是什么时候成熟的?要是能亲手制作就好了!”
   “麦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
   一个个问号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盘旋。
   是啊,现在的孩子拘泥于钢筋水泥的森林,平日里不是在前往学校的路上,就是在补习班中,即使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也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更别提这些与学生生活相差甚远的“老古物”了。说来惭愧,身为80后的自己也甚少参与田间的劳作,对麦哨的原身也只是曾经的惊鸿一瞥。所以,学生有这样的疑问,甚至对课文的理解出现一定的偏差,我完全能够接受。
   课堂上,为了让孩子们能有身临其境之感,我声情并茂地领读文中动人的描写,让他们尽情地咀嚼文字的味道。看似高潮迭起的课堂,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中,显得热闹非凡,但我总感觉缺少了些什么,莫名地不自在。
   第二天,我读到了傅文豪的日记——《梦中的麦哨》,从他的字里行间我读到了孩童内心真挚的期待:
   今天,我们学习了《麦哨》一课。一看到课题,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蹦出来一个个小问号:麦哨是什么样子的?它发出的声音像我们体育课的哨声吗?它是怎么制作的?
   读了课文,我知道了麦哨的声音是“呜卟,呜卟,呜……”可是,我完全不能想象这样的声音。是像唢呐那样清亮?还是像笛子那般婉转?亦或是像口琴那样一样?真相不得而知。于是,我上网搜索了麦哨的制作过程,看着一支支小巧的麦哨,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亲自制作麦哨,用它吹奏乐曲。
   回家后,我又问奶奶,她告诉我麦哨的声音很清脆,每当帮家里做完农活,他们就扎堆地聚在一块儿,展示他们新学的曲子。
   此时,我忽然领悟到,我的语文课上缺少了一种味道,缺少了花香,缺少了蝉鸣,缺少了生活的味道!
   遗憾的是,这些天并不是麦子收获的季节,麦哨无处可寻。不过,我在心里为自己留了一份作业。
   随着暑假的来临,我的盼望在潜滋暗长。一天,我随着母亲回到农村,终于看见了那成片成片的麦田,让我小小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我制作了好几支麦哨并将其带了回来。
   新学期开始了,我迫不及待地将麦哨展示给孩子们看,他们欢呼雀跃,小心翼翼地将麦哨翻来覆去的查看,并轻轻地吹响了麦哨。顿时,教室里一片“呜卟,呜卟,呜……”
   在热闹的氛围里,我的思绪瞬间恍惚起来。其实,要想学好《麦哨》这篇课文,如果条件允许,不妨在夏季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亲自做一支麦哨,用麦哨来个二重奏。也许麦哨的声音并不悠扬,但那份生活的体验是无法复制的,也是难以忘怀的!此时,我们再引领孩子们回读此文,在感性体验的获取和身临其境的交流中,我相信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就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事实也是如此,语文教学中,我们很少站在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对学情的掌握不准确导致了语文学习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对语文课文中描述的生活缺乏情趣的感悟,仅仅靠文字的说明、图片的展示来感知世界,获得的理解又有多少的呢?
   在我看来,语文课应有两种味道:一是“本味”,二是“情味”。“本味”是语文课与生俱来的味道,它既有“咬文嚼字”的“品味”,也有“声情并茂”的“读味”,还有“潜心运用”的“写味”。而“情味”则是语言文字酝酿出的味道,它既有情感熏陶的价值之味,也有潜心生活的情趣之味,还有浸染人文关怀的幸福之味。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的精彩文章,有些内容其实都是我们生活中常常看见、接触到的,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对此熟视无睹。因为他们奔波在求学的道路上,甚少停下脚步,细细地感受生活的味道:没有爬过比自己高的树;没有下河摸过鱼虾;没有上山采摘桑葚,没有……
   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么这对于我们的教育而言,无疑是一种遗憾和缺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的元素,甚至带领学生去生活,用眼睛去观察世界的五彩,用鼻子去分辨花的芬芳,用双手去触摸身体的温暖,用耳朵去倾听自然的歌声,这应该就是语文的返璞归真了吧?
   当文本还原成生活场景时,其生命活力便会在欣欣然中得到张扬。
   【参考文献】
   [1]张林荣.让语文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J].学周刊:上旬,2015(01)
   [2]张进军.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7(18)
   [3]周長强.语文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J].文学教育,2017(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5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