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告别“乏力”,力争“精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了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要求教师发展问题设计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但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问题模式化、表层化等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保障教学效果,笔者提出了因“材”组“问”、因“势”导“问”等措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教学质量、效率得到了快速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设计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180-01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能够把学生的思维从一个较浅的层次引向更加深入的高度,从而让教学更加有效。所以,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在课堂教学都十分注重问题的设计。那么,怎么样的问题才算是好的“问题”呢?优化数学问题设计摆在了每一位数学老师的面前。笔者也不例外,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直对如何优化数学问题设计,激发数学课堂活力有所思考和尝试。
  1   叩问低年级数学的弱势——问题乏力
   现阶段,很多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未能正确认识到问题设计教学的意义,过于注重问题的结果性,未考虑到问题过程的价值,经常出现为了提问而提问的情况。如问题模式化、表层化等,提问的价值比较低。
  1.1 问题模式化泛滥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很多低年级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比较“模式化”,导致设计的问题仿佛是工厂流水线上加工出来的“产品”一样,比较死板,根本谈不上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作用。
   例如,有的教师只是针对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问题设计,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学生也能领悟到这部分内容是重点,但它为什么是重点呢?学生却不得而知。像这样的问题设计就僵化了学生的思维。
  1.2 问题浅层化明显
   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进入一定的深度,但是,有些低年级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仅仅是停留在问题思维的“浅层”,提出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
   例如,“数字中13和11哪个大?为什么大?”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轻易就能得出结论,缺少思考的过程。
   同时,许多教师没有正确理解问题设计与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利用问题引入新知识时,经常会存在问题与知识点不匹配的问题。
  1.3 问题功利心过重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其主要作用包含两方面:一是让学生经历问题思考的过程,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二是在问题讨论后获得一个问题的结果。对这两方面的作用,其实都很重要。不过,有很多低年级数学教师,往往只注重问题讨论的结果,而忽略了对问题的思维过程。
   例如,“同学们,当你们面向东方时,背面是哪个方向呢?”一些学生会采用猜测的方式或生活中听说到的知识进行解答,缺少思考过程,而教师在了解学生可以回答出问题之后,没有对答案的原因、思考过程、易错点等进行讲解就进入下一个问题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未养成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维,对其后续的学习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2   强化课堂教学的设计——问题精准
   人们常说: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发现:虽然是同一个班的学生,但是不同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甚至有时候这种差异还比较明显。所以,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问题设计的精准,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实效性。
  2.1 根据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要做到问题设计的精准性,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吃透教材内容,并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问题。
   例如,在教学除法运算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四个层次的不同问题。第一层问题是“如何把8个桃子分给4位小朋友?”第二層次问题是“桃子怎样分才能保证公平和公正?”第三层次问题层是“如何用数学算式来表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4位小朋友?”第四层次问题是“8÷4=2中,每个数字代表什么意义?”
  2.2 联系新旧知识,保障设计问题的质量
   在数学新知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有时,前面的知识点对新知学习的效果还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优化问题设计时,应联系新旧知识,保障设计问题的质量。
   例如,在讲解《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内容时,可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1—10各数的认识,比10大的数你们会数吗?这里有一些学具,能把它们的数量数出来吗?”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当讲解完这节课以后,可以再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先数一数手里有多少枝铅笔,1,2……14,一共有14枝,但这样数太麻烦了,如何能让人一眼看出有多少枝铅笔呢?请同学们用小木棒来摆一摆”。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将问题设计理念引入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氛围,保障教学效率。作为低年级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努力弥补“问题设计”的不足,去除模式化,提有深度的问题,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进行改正和完善,以保障问题设计的质量,从而告别“乏力”,力争“精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 魏雪峰,崔光佐,徐连荣.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08):101-107.
  [2] 汪奇.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6):108-109+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9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