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如何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幼儿语言是在特定环境与反复交流中诞生的产物。而丰富的教学措施,也能向孩子们灌输多样的知识,只有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手段,才能给孩子们带来最大的收获,锻炼他们的表达水準,形成阳光、健康的心态。
【关键词】幼儿教育 语言教学 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98
为了孩子们带来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政府推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具备着不可忽视的引导与规范作用。想要让孩子们更加熟练地掌握语言,就要致力于打造最为理想的教学环境,实现教育机制的革新与进步。显然,支持性的环境可以让孩子们的语言水准得到了立竿见影的进步,以达成理想的教学成效。
在《纲要》中,也倡导我们把更多精力与资源投入到语言环境的打造上,让孩子们在长期、频繁的沟通中,更为高效地掌握语言。除此之外,老师也要给孩子们带来轻松、广阔的交流空间,让孩子们自发地与他人展开对话与交流,感受到母语的魅力所在,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产生源源不断的沟通动力。这其中,老师的重要性也就显得不言而喻了,只有老师们打造出最为合适的教育环境,才能给孩子们带来最大的帮助。
一、营造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效率
《纲要》中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念: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接触语言的过程中会展露出自身的特质,应当给孩子们更多对话、交谈的机会。这就意味着,老师对待语言教学工作,就不能抱着千篇一律的态度,应当立足于客观条件,制定最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教学规划,让孩子们的才华与天赋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想要达成这样的目的,老师就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表现,善于观察,在与孩子们对话时,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仔细聆听,从而掌握孩子们的用语风格,把握共性与区别所在。在不懈的努力与观测下,老师也能顺利把握每位学生的具体条件,从而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措施,给孩子们带来最宝贵的收获。而《纲要》中所强调的,应当重点关注有语言障碍的孩子,老师也绝不能忽视。应当保持温柔、耐心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照顾,从而努力战胜困难,以免心态失衡,甚至自暴自弃。
二、营造开放而平等的幼儿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信心与勇气
老师肩负着锻炼孩子们语言水准的使命,在彼此交流时,应当维持轻松、舒适的氛围。那么,老师不妨扮演朋友的身份,迅速拉进和孩子们的距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让双方构建信赖而紧密的良好关系。也只有做到这一点,孩子们才不会出现排斥、抗拒心理,更为投入地学习语言。而想要达成这样的目的,就要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老师绝不能摆出高高在上、严厉粗暴的姿态,而是走到孩子们身边,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提问,才能在最为安心地状态下,吸收语言方面的知识。当幼儿描述或表达某个事物结结巴巴、语句不太完整或词不达意时,教师要耐心倾听,不要急于纠正,要一步一步地启发与引导,这样才能够放松孩子的心情,不至于给孩子心理压力,让孩子体验到挫败的感觉,从而挫伤孩子参与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丧失参与的信心与勇气。
尤其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在幼儿之间构建一个非竞争性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此,教师首先要创设民主、宽松、融洽、和谐的学习活动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幼儿才敢于大胆地、无拘无束地陈述自己的见闻,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并从中锻炼参与的勇气,体验参与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愉悦。
三、帮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乐趣、积累经验
《纲要》非常关注促使儿童语言发展的方法、途径等问题,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为此,笔者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交流谈话、讲述故事、听说游戏、谜语竞猜、儿歌朗诵、早期阅读等,从不同角度为幼儿营造喜闻乐见、倍感兴趣的语言学习氛围,使得活动过程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取语言与非语言信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帮助幼儿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学习和获取有效的、有用的、“活”的语言,提高幼儿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在开展中班谈话活动《我的妈妈》,笔者先用谜语“从小把你养育大,冷暖饿饱都牵挂;你有困难她忧虑,你有成绩她高兴;人人都说她最亲,世上不能没有她”引出话题,然后引导幼儿围绕自己的妈妈自由交谈,最后通过“你喜欢你妈妈吗?为什么喜欢她?你愿意为妈妈做些什么事情?”等几个问题,启发、引导幼儿逐步打开交流思路,拓展谈话内容,使幼儿在谈话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发挥语言环境的作用,教师首先要注重把有计划的语言教学跟随机语言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随时随地地捕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或内容,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与思考,激发幼儿表达兴趣。其次,注重让幼儿在美妙的自然界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事物的变化。如秋天一同跟幼儿观赏枫树、银杏等各种树叶的形状、颜色,下雪的时候带领学生观赏美丽的雪花,指导幼儿仔细观察,生动描述。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经验,积累语言素材,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做好铺垫与准备。
四、结语
环境是语言产生的源泉,又是语言教育的途径之一。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并且“教育上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自然、家庭、学校与社会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活教材,在幼儿语言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同途径,整合各种资源,为幼儿创造适宜的、发展性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培养幼儿敢说的勇气,提高幼儿会说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爱说的信心,进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2001-7-2.
[2]姚莉娜.幼儿语言教育环境创设之我见[J].厦门教育学院学,2002(4).
[3]任忠民.幼儿园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创设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04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