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单词作为英语学习中的基础环节,要做好单词教学工作。在教学设计中要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出发,运用好思维导图教学法,在综合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来做好教学设计,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只有发挥出思维导图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指导。基于此,针对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作用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现阶段的英语单词教学中教师习惯性采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出现死记硬背等现象,最终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一、借助思维导图缓解紧张氛围
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实现对教学的创新,同时也可以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感受到学习单词知识的乐趣所在。所以在教育中教师要正确使用思维导图,通过将单词与祈使句句型等结合在一起,在简笔画的参与下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如在开展shout,run,talk等单词教学时,就可以将单词与语言环境结合在一起,确保教学的先进性与趣味性。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在使用思维导图时要按照活动顺序进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過实践可以看出,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在观看思维导图的同时背诵出相应的单词与句型,学生也可以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主动进行交流,在相互帮助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学习的目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其次,要引导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在相互帮助与共同研究的基础来感受学习乐趣。通过方格、箭头等的展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出思维导图,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果[1]。
二、在复习巩固阶段中的运用
在单词教学中要及时对已经学习过的单词进行复习与巩固,以此来避免学生遗忘已经学习过的单词。学生观看自己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能够快速想起在学习中所发生的场景,从而也就可以在图形与图像的参与下加深对单词的记忆。思维导图的优势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在加深学生学习印象的基础上确保思维上的可视化发展。所以说,思维导图能够调动学生的抽象与形象思维,在图文并茂的模式下更好地阐述知识,确保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解决在学习中的问题。所以说思维导图的便捷性与简单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单词进行记忆,同时也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借助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重现,从而实现了记忆的目标[2]。
三、保证教学过程的合理性
课前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是学习中的重点环节。在有效预习中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所不能理解的知识来进行课堂提问,从而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的查缺补漏,从而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出新知识点中的重点,提高学习的效果。如在开展身体各部位单词教学时,就可以要求学生绘制与身体相关的思维导图,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设计,从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引入相符的单词。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其次,要做好课堂教学,提高新知识引入的效果。由于这一阶段学生在注意力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教育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特点,做好新知识导入工作。如学生在学习“与颜色相关的词汇”时,就可以借助板书来向学生展示出一个颜色的图片,并在中间位置上标注colors这一单词,然后将带有颜色图片的work sheet分发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填写已经学习过的单词,借助旧知识来引入新知识。随着教育的不断开展,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在教育中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指导,保证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思维导图作为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力的重要工具之一,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让学生学习好英语单词,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好单词的自信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掌握好学生的特点,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3]。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单词教学中要从发挥思维导图优势上入手,在加深学生对单词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做好创新,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完善课堂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霞.思维导图在中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 青年与社会,2013(10):216.
[2]丛李方,徐欣.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0(7):51-53.
[3]曹伟.借助思维导图促进中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2):25-27.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6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