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面对新课改的推进,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的话题。创造性思维就是对事物本质、事物规律的抽象性概括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有着很强的探索动机特性,能够引导学生,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思考当中。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工具性兼顾的学科,其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有着很突出的现实意义。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造性思维;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标指出,初中语文教育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将理论知识教给学生外,同时也要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帮助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直观的认知与理解,同作者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共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受,建立完整知识体系。本文将以初中语文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为研究对象,展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思路分析,希望可以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有效性,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好地迎接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一、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为了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够适应并参与到课堂学习、课堂活动中,教师就需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摒弃死板、枯燥、僵化的方式,用趣味化十足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只有做到了这样,学生思维才能更加灵活、足够活跃,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来说有很大的帮助意义。
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时候,教师不应当只是让学生理解与感受鲁迅童年乐趣,这是因为对于现代学生来说摘覆盆子、冬天捕鸟并不一定有趣,且对于当代初中生来说非常陌生。即便学生能够明白鲁迅从这些游戏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也不会认为这些游戏能够比现代游戏活动要有趣。社会一直在发展,之所以过去的游戏被淘汰,正是因为过去的游戏相较于现代的网络游戏、电子游戏无趣。学生在教师的错误引导下实际上很难感受到离开百草园的不快,不理解为什么鲁迅会出现心理不爽的情况。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学生自然无法得出与掌握文章主旨。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从网络中寻找冬天捕捉鸟类的活动视频。初中生大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学生虽然不一定会认为这类游戏比网络游戏有趣,但是还是会对这类没有接触过的游戏产生探索欲望、尝试欲望。教师在营造了这样的学习氛围后,学生普遍会产生想要玩的想法。当然为了提高课堂气氛,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感受,教师还可以提前准备工具并带领学生走到鸟多的地方等待捕鸟。结束捕鸟活动后,教师要及时放还鸟类,并告诉学生随意捕鸟是不正确的行为。既帮助学生对课文加深了印象,理解了为什么百草园会成为鲁迅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同时也实现了学生德育素质的有效教育。
二、深入阐释课文内容
人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与我国的文字特殊性有很大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我们的文字、文章能够得出不同的感受[1]。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中需要在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如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的时候,因为很多初中生本身历史知识准备并不充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少时代背景铺设,故学生很难有效理解人民解放军的不畏艰险、势如破竹的气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吸收的效果。教师可以先讲解当时的历史背景[2]。比如重庆谈判、开国大典等故事,将横渡长江的前因后果讲解给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对横渡长江事件产生直观的理解。此时就会有学生产生创造性思路与思维,这些学生就会询问教师:老师虽然这篇文章内容比较短,同时也没有说出故事的前因与后果,可我却能从文章中感受到必胜的信念与解放军的强大气势。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文章的特征,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顺势讲解文章写作特征,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新闻写作要点。
三、主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对学生来说,自学能力的培养属于一种效果十分显著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方式[3]。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将会充分动用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这是充分体现创造性思维价值,锻炼与开发学生创造素养的有效途径。
如学习《背影》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展开对课文的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師需要先提出问题,例如:我们学过以及看过那么多有关父亲的文章,为什么只有这篇文章会感动无数的人?为什么这篇课文明明写的是作者与父亲在火车站的故事,却命名为《背影》而不是《父亲》《买橘子》?相较于容貌的描写、行为语言的描写,这篇课文的特点在哪里?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会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完成思维的碰撞,在思维碰撞中摩擦出灵感的火花[4]。如一些学生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就得出:“老师,我认为这篇课文之所以会感动无数代国人,与这篇课文的写作特色、方式有很大关系。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描写父亲通常会在开头写父亲平时多么伟大,而这篇课文则在小事、细节中描写了一个真实的父亲。我认为相较于其他文章来说,这篇课文的父亲更像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父亲,父亲大多不善言辞与展示对孩子的爱,正因如此人们才说父爱如山。”也有学生说:“老师我认为之所以本文用《背影》作为题目,正是为了体现父爱的伟大与无声,人们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通常会以外貌作为第一要素,如果外貌不过关人们通常会取消对对方的继续关注。只露出背影的话,我们就无法从正面形象了解父亲的语言、神态,我们需要从父亲细致的行为去观察对方的心里想法,这与真实的父爱是如此的相似。作者写作的含蓄性提高了文章的代入感,我们正是因为对文章中的父亲充满了代入感,才会认为这篇课文如此的感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论是思想认知还是语言表达都达到了全新的高度,这种高度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企及的。
四、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质疑是创造的前提,没有质疑就无法形成创造能力。问题可以让人们去观察、去学习、去实践。也就是说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有必要主动引导学生质疑与发现。只有当学生处于质疑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认知与理解所学知识。每一名学生在面对不熟悉的事物时,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传统语文教育中教师通常只讲解文章的构成、特征、背景,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自然很难产生独到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固化思维,无法形成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自身课堂权威性,教师不允许学生出现质疑的想法与看法。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有必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质疑,以公正的角度、开放的态度给予学生肯定,为学生提供活跃、轻松的氛围。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课的时候,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肯定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可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也能够得出愚公的做法实际上非常顽固,搬家比移山要简单得多。面对这样的质疑,教师需要予以学生肯定,并做后续的补充与纠正。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看法、独立的见解,学生可以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质疑教师观点、教材内容,该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五、重视学生联想能力引导与培养
想象与联想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来说是必要的条件,教师需要在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语文知识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发挥空间、发挥条件、想象空间。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学习与体验可以让学生形成独到的文章见解与情感体验。事实上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抽象事物,比如风是一种看不见、没有形状,但是会让人隐隐约约感受到的事物。朱自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风,认为风实际上非常温柔,就好像母亲的手一样。在学习《春》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春游的过程感受风,该过程可以很好地激励学生,使学生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当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结束春天景色的观赏以后,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春天,也就是通过仿写或是原創写作的方式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结束写作教学以后,教师可以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通过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自信心,这对学生形成更为浓厚的创作热情有很好的帮助效果。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续写任务,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赋予文章生动、具体的后续补充。如学习《桃花源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续写后续的故事,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能够创作出趣味性十足的故事与文章。
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才是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关键性过程。过去很多教师都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只是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忽视文章宗旨、主体的讲解。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形成创造思维,教师也无法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学习进度。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使学生参与到独立思考当中,带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完成问题的思考与分析。每一名学生看待问题时的角度都是不同的,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在课堂中积极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初中语文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作为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培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明确语文教育价值,了解创造性思维的正确培养思路。在引导学生学习与形成创造思维的时候,不仅仅是学生的语文素质、创造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教师的个人认知水平与创造能力也将得到有效的提升。创造性思维培养实际上属于互惠互利的过程,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价值,而不是错误地认为培养过程会成为教学的负担。
参考文献:
[1]方乃元.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68.
[2]袁开学.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二:热点探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
[3]黎京丽.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N].发展导报,2018-07-31(017).
[4]李启彬.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166.
编辑 李烨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61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