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科学要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为核心,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能有效地训练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应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实验教学;实验材料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学科,要达到让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获取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在小学科学课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一、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将探索的空间交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在教学“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观察比较它们呢?”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但都没有回答到“看、闻、摸”等运用感官的观察方法,这时就体现了教师适当、适时引导的重要性。我用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哪些观察方法来观察植物和动物?”这时学生才想到用“看”的方法观察,进一步联想到“闻、听、摸”等方法。从而顺利地引入了本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这个探究活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了非常多的问题,比如学生没有回答水是无色的,他们认为食用油是不透明的,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采用对比的方法,把一杯水和一张纸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准确地说出水是无色的。三年级的学生对“透明”这个词语不是很理解,这时我把食用油和牛奶进行对比,牛奶是不透明的,如果我们拿一种东西放到牛奶的另一边,还看得见吗?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运用相同的方法来对比食用油,发现了食用油是透明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小组合作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式是教师讲实验内容、做演示实验,而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自己设计实验。教师应将实验的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实验记录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中思考、交流、研讨,共同完成实验记录单,这样就相当于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实验操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会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制订实验计划。在经过教师的适时启发和点拨后确定实验步骤,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和分析,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能主动把事情做好。所以,如何让科学探究更有趣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利用实验材料进行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创设新颖、奇特、有趣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触景生疑,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时,我利用一个小魔术创设教学情境,把干的纸团塞进烧杯底,然后把塞有干纸团的烧杯竖直放进装满水的玻璃槽里。再竖直拿起。这时,我让学生猜测纸团会不会变湿?几乎全班學生都说纸团会变湿。之后,我让学生拿出那一团纸,他们发现纸居然是干的,显得很惊讶,学习兴趣非常浓厚,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顺利开启探究之旅。
四、选择新颖有趣的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要想有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新颖、有趣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灵感,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选用学生身边常见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材料,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教学“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课时,我选用了感温变色材料,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新的设计,选择了感温变色材料涂在金属圆片上,实验时,先将金属圆片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在金属圆片中间用酒精灯加热,学生可以迅速观察到中间的部分先变色,然后周围部分也慢慢开始变色。酒精灯在边缘加热,也是靠近酒精灯的一端先变色,然后稍远一点慢慢变色。经过重新设计,实验效果更加明显,这样不但使课堂更生动有趣,而且使学生更容易明白了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这样创新的实验材料和设计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五、课后阅读,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
对科学探究活动而言,一节课的时间往往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好课前准备的阅读资料和课中探究的阅读资料的同时,还要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延伸阅读活动,阅读搜集到的各种科学资料。如在教学了“我们关心天气”这一课后,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信息,并利用学校的气象观测仪器,结合自己的观察,采用生动、多样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天气预报。这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天气预报的任务,还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仔细观察和认真探究的习惯。
综上所述,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观察、实验、理解、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各种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建富.科学课教学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学课,2016(05):72-73
[2]朱雪珍.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J].科学课,2016(06):2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3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