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体育学习需求的行动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教师提升自我专业教学能力的努力方向。初中生对体育运动学习的热情与兴趣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领与指导。文章以体育教师基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基础上,解读、研磨、吃透体育课程教材、定位教师自我教学风格特点等方面着手探索研究,从而有效地提升初中生体育学习的内在需求,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学习;内在需求;策略探索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6-1487.2019.03.014
  体育课程区别于学生初中阶段任何一门课程内容。体育运动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内容,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学习健康的运动知识、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方法,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及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的目的。但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且初中学习课程较多,继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较多的想法与心理负担,传统古板的体育学习模式亦让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一定的排斥感。因此.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深入思考,才能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根据多年初中体育教学经验,总结出提升初中生体育运动学习的内在需求策略。
  1 初中生体育学习需求心理剖析
  1.1学生学习过程中,负担是沉重的
  毋庸置疑,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他们所承受的学业负担是非常沉重的,那么通过何种形式来减轻学业压力?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是释放自我的最好途径,比如一位学生在特别压抑的状态下,当他与同伴在篮球场上驰骋,大汗淋漓之后,他会感受到自己的身心是多么的清爽与放松。面对繁重学业的初中生想要释放自我的有效途径就是初中课程中仅有的两节体育课及学校体育社团和阳光体育活动。体育课堂并不能完全让学生更好地释放自己时,学生还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或其它课程,因此,当学生可以选择参加一些活动时,他们并不想放弃自我展示、自我发挥及自我释放的机会。
  1.2学生成长过程中,内心是单一的
  初中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学生从出生到毕业前一直都是在教师与家长的庇护下成长,他们在这一阶段的人生都是被规划安排好的,这样使得学生缺少了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也使得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他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别无他事。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是区别于其它任何课程的一种特有的学习课程,学习技术技能的过程是学生习得运动专长的过程,是一项融合锻炼身体与终身体育形成的特殊课程形式。在初中阶段,体育运动是学生释放压力、展示自我的一种途径,在学生步人社会之后,体育运动成为他们促进健康生活的有效途径。生命离不开运动,这是永恒不变的定理。
  1.3学生发展过程中,思维是复杂的
  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一个个体,每个个体的思维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简单的一节体育课,不同的学生对待体育课的认识与想法各不相同。有的学生会利用体育课时间走出教室,改变一下学习环境,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有的同学则认为体育课是我大展风采的时候,當我在篮球场上三分线外投篮命中的时候,我就是这么无人超越;再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长期坐在教室里学习文化,体质明显下降,体育课是增强自我体质的最佳途径。
  1.4学生学习需求中,引领是多向的
  任何学校都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与社团活动,这既培养学生多样化体育运动技能,又丰富学校体育校同文化。学生在校时的学业发展是教师全面引领的,学生体育专长的形成亦是教师建立在学生兴趣及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塑造起来的。比如一位同学愿意加入篮球队,另一位同学只愿加入羽毛球队。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基于学生个性、身体、心理发展,引领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前进。引领学生喜欢体育、爱好体育的根本着力点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形成的基点。
  2 提升初中生体育学习需求的策略探索
  2.1 解读、研磨体育课程教材
  体育教材是教师教学之根本,教材是在体育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统领下的一个分支,教师只有在充分解读、研磨、吃透课程教材基础上,才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对象设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的习得与掌握。如教师研究透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阶段所对应的相关教学内容,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安排时,便会根据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练手段。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过程经历初步了解掌握技术动作、巩同提高技术动作到熟练自动化技术动作三个过程,教师在这三个阶段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给予学生不同的感官与机体刺激,以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技术动作。如篮球运球传球组合学练内容,学生初步了解掌握技术动作阶段,教师应安排完整动作与分解动作示范组合、快速连贯性示范与慢速连贯性示范组合、讲解与示范相组合教学,在这过程中增强学生对篮球运球传球组合技术动作的直观感知能力,继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为接下来熟练掌握技术动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定位教师教学风格特点
  教师的教学风格是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个性特点,是一位教师区别于另一位老师的显著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全把握住自已的教学风格特点,教师可根据自已的教学风格特点安排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比如一位教师陛格比较活泼,在课堂教学时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是比较强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性格特点,合适安排教学内容,学生也更容易习得你所教授的运动技能,所谓爱屋及乌,便是这个道理。如体操技巧山羊分腿腾跃教学,在此类技巧课中,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不敢尝试与练习的,教师在课堂中安排学生进行不同内容学练时,教师要发挥感染力,如用语言激发鼓励。同学在教师鼓励、激将下便会勇敢地挑战练习。这种善于利于自我优点教学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继而努力练习。
  2.3剖析初中学生身心特点
  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是教师在体育教学备课时所要考虑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练方法、根据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级别的练习内容,这是基于不同学情、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囚材施教的主要体现。利用初中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会体现出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同学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一点进行相应的体育教学。如800米(女)、1000米(男)耐久跑教学,教师可以安排领跑同学带领小组同学,小组同学抱团协作练习,在跑动过程中,各小组同学可以相互豉励,相互加油、相互打气,最后在共同努力完成800米、1000米的路程,团结合作跑是提升学生耐久跑成绩的关键一步,也是支撑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食粮。
  总之,初中生内在需求是内隐性的,学生表现出来的体育运动技能是外显性的,学生只有在内在需要的驱动下才会有更好的外显性表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习过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把学生的这种内隐性需要转化成外显性行为,让初中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爱上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 卢文.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0( 03):35-36.
  [2] 曲宗湖,扬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8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