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兴趣为导向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作为初中理科学课的重要科目,其教学内容的整体方针主要是针对学生基础数学的一般思维方式展开训练,进而帮助学生提升逻辑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但是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强大的理科性和对能力培养的注重性,导致其总体教学大多理论性较强,因此很容易导致教学过程的枯燥与乏味,但是如果让学生将这些能力训练作为一种乐趣来培养,便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应当如何以兴趣为导向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呢?本文就将以此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
  关键词:兴趣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模式
  心理学研究与教育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成功的教育学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学生采用更加适合其心理活动的教学手法。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学生大多对于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同时也对于思维能力的训练有着很大的兴趣,而初中数学其内容包含了很强的思维逻辑训练,非常能够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在兴趣的引导下得到逐步的提升。
  一、 注重情感培养,积极鼓励学生
  正如上文所说,初中生正处青春期,其感性思维极其强烈,而感性思维与智力培养是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的,积极的情感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高效且自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度缓慢。因此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关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情感因素。
  在课堂上,老师的言谈举止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注重自身教学情感的把控,教学态度要积极、教学手法要果断,对于学生的错误和问题要予以及时的引导和鼓励,不要含糊其词。
  二、 培养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学术交流,能够降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隔阂。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让学生更加接受老师的想法,而正对于处在青春期具有躁动、叛逆情绪的初中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老师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师生关系优秀的课堂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学生对于老师教学工作的配合,这对有效增强教学效率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无论对于优等生还是差生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都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而对于老师人格魅力的敬仰则会大幅地影响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力。
  例如在分式方程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上到讲台讲解方程式:
  学生上台后,经过短暂的观察,认为应当将1x2-x移到等号的另一侧变为5x2+x=1x2-x
  的形式,然后再进行交叉相乘得到x2+x=5(x2-x),接下来拆开括号进行合并同类项,最后解一元二次方程得到最终结果。
  显然这并不是我们在课堂上所讲解的常规方法,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否认学生的解答方式,必定会造成学生对于老师教学的怀疑与不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对学生的解法进行分析,如若正确,予以表扬。然后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接下来便可以要求询问“有没有同学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解答这个方程呢”,进而达到拉近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对于老师的信任力的目的同时也不耽误正常教学的有序进行。
  三、 增强教学感染力,散发数学魅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极其普遍的学科,在各类理科学课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无不充斥在方方面面。但是在讲课过程中,如果老师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激情,那么即使学生知道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也很难从主观上提升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务必注重提升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感染力。分析很多案例,我们能够发现,有的老师并非教学水平不高,并非教学手段不新颖,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观察其课堂教学过程我们就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其课程不够“精彩”。数学知识有着极强的广泛性和变通性,但是由于老師的讲解方式不够灵活、缺乏激情,导致原本十分变通、灵活的数学课程在他的讲解下反而更像是文科学科。那么所谓数学感染力应当如何凸显呢?
  (一) 加强教学的变通性,突出数学学科的理科性
  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变通性很强,但是如果课堂讲解不够灵活则很难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灵活性,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们应该广泛地打开课堂思路,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畅所欲言,老师不要随便否认学生的想法,而是应当多进行换位思考,从多角度理解学生的想法,同时也要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让数学知识的教学不再是“一条路走到黑”。
  (二) 提升课程的广泛性,加强数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尤其是理科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即使是在知识较为基础的初中阶段,这种表现也是十分明显的。而学生由于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很难自主地发现这其中的联系。但是,学科的联系性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是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保证数学课程教学的同时也应多与其他学科的老师保持沟通,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学科之间的共通性的问题展开联合教学,通过两个或者多个学科老师的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改善整体学习质量,进而最大程度、最广泛的激发其对于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广泛地帮助学生提升其他学科的学习水平,十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兴趣培养作为提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对于学生学习深度的提升、对于教育水平的综合改善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应当尽自己最大可能在教学中找寻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本人上述一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均出自本人的实际教学探索,但对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绝不仅仅局限在这几个方面,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各位教育界同仁能够辩证参考、积极探索、共同努力,为打造新课标下的初中新数学探索出更为成功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邱堃铭.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高新区,2018(2):126.
  [2]梁爱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融洽中学数学课堂[J].学周刊,2016,14(14):136-137.
  [3]何卫华.以生为本 再构高效课堂——谈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优化策略达成[J].数学教学通讯,2017(35).
  作者简介:杨庆忠,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惠安东桥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6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