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对小学数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达到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目的。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独立思考的催化剂。当前创设问题情境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策略分析
创设情境的意义在于通过活跃的教学气氛使数学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具有情境意义的数学题比单纯的文字叙述可以让学生理解得更加容易、对数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得更加透彻。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通过联系生活的实例或者熟悉的场景更容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呢?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策略进行几点分析和探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贴近生活
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情境设置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接触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开展数学问题的思考。例如在学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制作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的长方体实物,如牙膏盒、冰箱和正方体实物如粉笔盒、魔方等。将常见的这些实物通过微视频的形式清晰直观地展现长方体的长、宽、高等,同时引导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意义。鼓励学生现场制作一个长方体桌面零钱罐,这样学生在制作的时候会思考需要纸张的面积,可以充分理解表面积这个数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创设问题情境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興趣,搭建起逻辑思维的活动支架。有趣的情境设置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例如在讲解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这样的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学生通过文字描述可能难以理解,或者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教师可以讲小猪佩奇一家四口吃蜜瓜的故事。猪妈妈说每人分四分之一的蜜瓜,乔治说妈妈我想多吃点,我喜欢吃蜜瓜,我要五分之一。猪妈妈给乔治五分之一蜜瓜的时候,乔治哭了,因为自己的瓜比每个人的都小。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总结的时候,同学们就可以轻松地理解为什么分子相同都是一,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了。从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入手,在数学枯燥的定理和题海中,通过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中。
三、延伸课外知识,创设知识情境
数学课本知识通常精炼简短,但是部分知识点对小学生来说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延伸一些课外数学故事。在人类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很多著名的小故事。通过这些励志、有趣的数学故事,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在数学研究上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比如我们在讲圆的时候,可以讲述著名学者阿基米德在面对罗马敌兵的时候没有害怕和退缩而是高呼:“不要弄坏我的圆”这样痴迷的科学态度。以及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圆周率计算方法,比国外数学家早了一千年。在讲述简便运算的时候可以讲述数学王子高斯的5050简便算法。这些故事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对数学知识掌握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科学探究精神奠定基础。
四、设置问题情境作业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有效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小学生在家做作业时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设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完成作业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向家长收集自己家的每个月生活开支,分为水电燃气费用、交通出行费用、吃穿费用、教育支出和其他五个方面。求出学生每月教育费用占家庭总开支的百分比。学生在统计后会发现教育费用占用家庭生活开支的很大部分,让学生在学习百分数的同时,还能了解家庭的开支状况,理解爸爸妈妈每月为自己教育的开支投入情况,知道家长的辛苦,从而能够更加努力地学习,真正起到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和意义。
创设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教师知识传递的速度和效果,提高课堂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该在日常数学教学中,不断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注重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实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学生自主钻研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洛桑曲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分析[J].新课程(上),2017(9):131.
[2]张春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7(3):2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9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