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教学对学生文化自信力的培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全党全国人民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和国家发展的精神引领。青少年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其文化的自信会给国家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而初中政治作为主要学科,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力的关键内容和依托。主要深入分析了思品课教学对学生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培养建议。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实践
随着全球化的逐步“蔓延”,我们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快餐文化在不断冲击我国文化,许多传统文化因为缺少继承人而逐渐消失,也有“传统文化俗气,外国文化洋气”的风气在兴起,很多年轻人似乎更喜欢“过洋节”。在全球扩张的复杂环境中,对我国原有文化的坚持与热爱,是守住自信的关键。而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一切都是好奇的,西方物质文化在他们身上也形成了一些不良的风气,这一现状我们必须要正视,更要积极采取办法解决、抑制。当然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还需要教学者进行有效筛选,以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立己达人”的思想和能力。初中政治作为学生的思品教育课,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宣传我国本土文化,而这两个教学目的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一、思品课教学对学生文化自信力培养的意义及结合点
1.思品课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认知
认知能力在形成前,需要他人的引导。也只有前期的引导正确,才能称之为正确的认知。青少年对文化的认知能力一般来自于校园教育,而初中政治是非常重要的输出口。通过政治窗口,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熟悉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现实的角度来体验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思品课通过有序的教学,能逐步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认知,更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
2.思品课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自觉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根本途径,而课堂又是威严的,学生对课堂的尊敬是发自肺腑的,也自然会形成更多的“自觉性”。学生很多优秀的习惯也都是在课堂中、在教师的要求下形成的。增强文化自觉性,就是要求学生在多元文化交流冲突时能够坚守自我,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肯定,保持对外来文化的警醒。因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是信服的,所以更能形成“坚固”的自我认知,有更强烈的文化持有感,因此初中政治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性。
3.思品课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的文化实践
文化虽然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财富,但是它会表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体现于生活琐事,甚至是一句话,一个眼神。所以文化是需要实践的,是需要有具体的载体的。从文化理解的角度来说,如果只存在于脑海中,是无法深刻理解的,可能只是孤立的记忆和无趣的回忆。实践出真知,文化知识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也必然要在实践中检验。将我国许多优秀的文化转变为实践的方式,指导显示生活,通过政治学习活动的方式将知识点进行内化、传承和创新,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文化的传播者与参与者,甚至是创造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分辨能力,能够用一定的思想高度来理解文化、发展文化和反思文化。
4.思品课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的文化創新
文化是传承的,不是固守的,它也是在不断地提炼其精华部分。“要坚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因此,一定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力,不是要学生坚守已有文化而不做变革,是必须与创造性文化的有效结合与不断提升。教学的创造与创新能力能够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创造力,这是教学的必然规律,也是思品课可以提高青少年文化创新能力的主要依据。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向课堂中输出新鲜血液,给学生更多思考和理解的点,从而调动他们自身的思维,针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辩论,也会在这一思维“冲击”的过程中出现更多的火花。
二、思品课教学对学生文化自信力的培养途径
1.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初中生的课程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压力与紧张感了,特别是理论性很强的政治学科,学生很容易表现出不耐烦、课堂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情况。因此要想通过思品课来对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行培养,前提条件必然是要让学生自愿且热情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是比较直接的方式,一方面能够给学生“放松身心”,另一方面,也能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视野。丰富内容,要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趣味性知识,而非单纯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要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信息点,与实际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并且让学生对政治学习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和观念。拓展信息资源的渠道多种多样,结合生活是非常简单且影响力较大的方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报刊、网络等资料,搜集一些与政治相关的内容,丰富课堂的知识点,特别是关于一些传统的文化,好的、坏的都可以作为素材,集中大家的力量来丰富学习视野。
在教学方式上,展开积极的对话式教学,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和学生可以针对一些文化现象进行讨论,各自发表观点。在你来我往的交流中,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对文化的认知情况,同时又能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思想,一举两得。教师要允许并且极力鼓励学生提出相反的意见,这样才能够探讨出更多的思想认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逐渐摆脱自身的教学视野局限性,不能将眼光仅仅围绕在政治这一门学科,要善于综合其他学生的相关知识点,强化学科之间的联系。
2.拓宽教学平台,拓展教学维度
对学生文化自信力的培养与探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然要打持久战。而且单纯依赖课堂上的知识性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拓宽教学的平台,增加学生学习的渠道。网络是当前教学的重要工具,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政治教育平台,如一些比较成熟的政治学习软件,或者是关注相关的优秀公众号,或者是观看电影等。学生可以通过在课余时间参与班级网页或其他论坛的方式,在上面更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此能够接触到更多新的想法。当然,教师要对这一途径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其交流质量。除了网络平台以外,教师还可以在实际的教学和校园生活中搭建政治学习乐园,在其中去了解更多的文化,学习更多的政治及文化相关书籍,设置评论区。这两种方式既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又能达到放松自我的目的。 拓展学习维度,不要仅仅将眼光放在现有的文化上,而要“贯古今”,一些古老的故事、文化、习俗等,有时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师可以时下比较“热”的古装电视剧为出发点,讲述当时的政治背景,并且列举一些文化现象和风俗等,一下子就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认知。只有拓展学生的政治学习维度,才能拓展他们的文化维度,更能了解国家文化轨迹,有更强烈的情感寄托。
3.组织文化活动,实践文化自信
中学政治,理论为基础,但在教学中必须强调实践,这一点也是提高文化自信力的必然要求。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首先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来指导学生用学习到的政治知识来认识世界,要结合具体的文化活动,如鼓励学生学习书法,体验书法中孕育的“强劲、积极”等情感因素;再如学习绘画与诗词,结合当时的背景,综合当时的政治情况与文化特点。这些都能够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深深的记忆,特别是一些文化鉴赏类的节目,更是令人赏心悦目。再者,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的方式学习政治,突显实践文化自信。如组织学生去当地的文化古迹,了解这里发生的历史故事;或者是去文化馆、纪念馆等,“怀旧以提新”,有更多新的见解和感受。当然,教师须注意在活动组织时,要将感悟上升到精神层面,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引领。班级之间可以组织类似主题的比赛,强化班级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氛围熏陶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校园中的广播、报刊等媒体也需要设置这样的板块,举办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活动比赛,看更多学习的新想法,让学生发现传统文化的更多美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力。教师也可以将这些活动深入家庭,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实现家长与孩子的相互影响,起到更大的社会教育意义与价值。
4.注重品德建设,树立学生榜样
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力,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个人,只有个体对文化产生深刻的认识,有自信,才能从整体上迸发出更大的活力。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流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重视对学生个人的品德建设和文化教育。当整个学习环境积极向上,文化氛围浓厚时,教师需要再去关注个体,并且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式,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通过学生间的影响和榜样的作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如班内的某位学生,或者是身边的案例,如市“道德标兵”等,给学生树立可以靠近的榜样。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自然要从文化二字切入,选择更多传统的文化项目来寻找“榜样”,或者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解读一些人的行为,这些都是强有力的教育措施,对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力很有帮助。
总之,初中政治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力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其内容、形式、还是可以结合和拓展的点,都符合学生的认知,是可接受的。教师需要进一步从教学的角度来分析文化自信力的培养着手点,拓展平台,丰富内容,组织活動,树立榜样,给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文化渗透,真正提高其文化自信力。
参考文献:
[1]霍垒杰,王立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59-63.
[2]毛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4):73-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022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