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有效交流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坚
【摘 要】课堂是师生教学的主阵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如何把握与关注课堂中的有效交流,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索。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交流;提升数学素养
在数学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关注数学课堂有效交流,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深远意义。有效交流不仅能激活学生思维,更能使学生对知识深层次思考与理解,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创设交流氛围是前提
教师在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想读懂学生的思维,真正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状况,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与建议,引导学生充分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当学生知道了数的读写方法后,一位学生问:“老师,数位顺序表为什么要从右边写起?”
面对这个问题,这位教师没有直接说明,而是回答道:“数学顺序表为什么要从右边写起,这个问题连老师都没想过,你们能想想是什么原因吗?”
生1:我想,可能是古代的人都是从右边开始写字的缘故吧。
师:会猜测,还能勇敢地说出来,真不错!
生2:老师,我觉得现在我们是从左往右开始写字,我觉得他的理由不充分。
师:讲得有道理,假如数位顺序表从左往右写(师板书:个十百千万……),看看我们读数的时候有什么变化?
生3很激动:我发现这时候读数要从右往左读,很不习惯。
生4:老师,我写了一个数五千三百零四,对照刚才的数位顺序表就不知道应该如何读了,就是有点像读电话号码了。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教师巧妙地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提供探究与交流的机会,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实践去发现、经历和体验,让学生敢于发表个人的质疑,直到排疑解难,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二、引导学会倾听是基础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内容之间有相互联系。有效的倾听能帮助学生博采众长、触类旁通。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耐心把话听完整,听懂意思,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理解和接受他人正确的观点,对别人发言中的错误或不严密的地方,自己深入思考后要随时准备补充或质疑,丰富自己的思想,合理评价他人的观点或想法,从而把交流引向深入。
在教学“整数乘小数”时,教师:小明到文具店买3支铅笔,每支铅笔0.12元,买3支铅笔用去多少元?学生很快地列出算式:0.12×3。但是如何进行计算呢?
生1:因为是3个0.12相加,所以0.12+0.12+0.12=0.36。
生2:老师,我比他的算法更简单。
师:好,来说说你的想法,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看看他说的是否更简单?
生2非常兴奋:0.12这个小数是表示100份里的12份,3个12份就是36份,100份里面的36份就是0.36。
师追问生2:你为什么说他的解法不够简单呢?
生2:0.12+0.12+0.12可能比较简单好算,如果以后0.12×8或更多更大,按他的方法一直加就太麻烦了。
学生开始你一句我一句进行表达交流。
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表达交流,时时对同伴的方法进行解释、质疑、评价、补充,能使在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三、拓宽交流视角是保证
数学课堂上,教师发出数学信息,学生基本上处于接受状态,生与生之间没有主动互动交流的意识。有时候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形式上“对不对”“是不是”等之类没有实质意义的问题,这种数学交流只有单向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反馈。其实课堂交流形式可以多样化,从“单向、被动的”数学交流,转向“互动、主动的”数学交流,通过改变交流形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参与视角。
在教学“认识厘米”时,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尺的认识的基础上。如果只是放手让学生看一看后比一比,那么“为什么会有尺”“尺上怎么会有刻度”这些隐藏在尺子背后的问题,学生可能就看不到。如果我们将隐藏知识作为交流点,就可能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师:今天,我們就来认识长度单位中的“厘米”,厘米就藏在我们的尺子上。请同学们拿起尺子,看一看,这样的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
师:接下来,我们就和1厘米交个朋友,看谁能很快地记住1厘米有多长。
生:1厘米很短。
师:对,所以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找一找,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再用小棒比一比,验证一下。
学生进行找一找、量一量的活动并进行交流。
师:如果像这样1厘米1厘米地量黑板的长度,你们感觉怎么样呢?
生:小棒太少了,不够量。
师:是呀,为了方便测量,人们把很多个1厘米连在一起。(动态演示尺子的形成过程)这样,就成了我们的测量工具——尺。
学生在富有探索性的活动中,亲身经历了尺的“发明”这一开放过程,有了对尺的本质了解,学生对量长度、画线段等学习技能的把握也水到渠成。
四、学会独立思考是关键
赞科夫认为,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课堂上有的教师在问题提出以后,根本不让学生独立思考,就急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这种缺乏学生独立思考与体验的讨论和交流是一种形式上的走过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舍得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创设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交流中思维的冲突与认同,达到思维的深入和提高,想得更全面、更深刻。
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教学中教师准备了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让学生随意选择其中的三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并记录围的情况,该教学在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引导下,一路顺畅,但在练习中出现了“不可思议”的情况:用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条线段分别长3厘米、7厘米,那么第三条线段最长是( )厘米,最短是( )厘米,学生几乎没有答对。
抓住这个有价值的交流信息,教师提出了: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要有怎样的条件呢?
要求学生自己必须要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合作交流:
师:到底在怎样的条件下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小组之间动手操作,发现只有两根小棒的长度和比第三根小棒长,哪怕长一点点,才能围成三角形。
师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发展,教师又提出:两根短的小棒和长度和要比第三根小棒长,那么,第三根小棒最短可以短到什么程度?最长又可以长到多长呢?
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思考,让学生思辨交流,经历了由直观到抽象的推理过程,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引领这些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个体,在课堂上将有效交流落到实处。让他们在交流中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理解数学、享受数学、获得数学知识。惟有如此,数学课堂的交流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王光明.范文贵主编.新版课堂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