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下项目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建华

  【摘 要】在不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意识的指引下,教师在教学中也更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对学科素养的培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本文将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项目教学法,实现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项目教学法;高中物理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多方面能力的培育已成为教育的重点内容。高中阶段的教學是学生素养能力培育和升华的重要阶段,在物理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开展项目教学法,可让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物理水平和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
  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指在针对教学内容及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的综合考虑之上,通过设置项目使学生参与其中。项目教学法的意义就是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缺乏学生自主性和参与度的模式,让学生在项目中培养和提升能力和素养,通过知识的运用实践形成。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推动项目顺利发展,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在物理项目展开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自由,让学生拥有发挥空间,增强参与度才能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内容的情境化设定,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产生兴趣。例如,在《惯性实验》的项目中,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汽车追尾等视频,让学生感受惯性在生活中的影响。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后,学生表现出了极大兴趣,都很好奇惯性对自己生活产生的影响,自然而然也就调动起研究项目的意识。当教师布置项目主题后,学生为感受惯性,均有意识地寻找生活中存在的惯性现象,从而产生自主意识。再以《观察光敏电阻的特性》项目为例,在这一项目中,学生主要探讨的内容是让学生观察光值变化下,光敏电阻的阻值是如何变化的。教师可以在课堂利用实例展示不同强度的光线,光敏电阻的电路中灯泡亮度的变化,学生会对这种现象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物理项目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对知识运用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从培育核心素养的角度考虑,教师也需借助项目提升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深度探索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的过程,而创新更是学生重要能力的展现。对于物理项目教学法,一般是由教师给定项目主题,学生自主完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项目的内容环节和框架设计,力求调动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更深入地思考步骤和方法,能够提出优化和多样化的解决方式。
  以《传感器的应用实验》项目为例,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声控灯和光控灯、温度警报器等都应用了传感器知识。因此,在这一项目的教学中,可以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法,让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以及生活中面临的一些难题,自己设计并制作传感器装置,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最终在课堂上展示成品并进行交流。通过设置这种具有开放性的项目主题,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刺激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借助这个项目实验,学生面对困难并不断战胜的过程,也是对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最终在课堂上呈现的效果很好,学生们发挥了自身的创意,整体课堂氛围很好。
  三、项目后总结反思,实现精神升华
  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在于物理知识和能力的培育,也要注重培育和树立学生的精神,这是他们长久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此,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展开总结反思环节,进行成果的展示并让学生相互评价,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项目中做得更好,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思想提升,磨练学生的精神品行。例如,在《摩擦力》一课中,通过“如何增大摩擦力”这一项目的展开,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更为深刻。在项目结束后,可让学生以小组的模式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讨论在项目开展中遇到了什么困惑,又是如何解决的。讨论之后,让学生总结实验中不断失败但又不断尝试的经验,从而形成持之以恒的精神。
  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无论是从能力提升还是知识掌握的角度,都是十分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习内容进行深度探讨后选择项目内容,实用生活化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在项目中提升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并组织总结反思,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鲁海龙.基于“项目学习”法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优化要点[J].中外企业家,2018(29):186
  [2]江秀云.项目化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17):32-33
  [3]林明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2):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