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阅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阅读不仅是简单地对材料的认知,更是学生与文本和作者的互动。在数学阅读中学生获得的也不仅是数学成绩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数学思维、数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阅读;数学思维;数学素养
  阅读是指阅读者从阅读材料中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材料的思维过程。数学阅读在普通阅读的基础上还包含了抽象的数学语言、蕴含着晦涩的数学思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综合来讲,数学阅读就是阅读主体对数学材料的积极能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包含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进而能够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都得到有效提升。
  面对全新的数学知识点,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阅读教材,在教材中寻找数学信息,配合教师的讲解对这些信息进行认识和理解,并通过一定的练习巩固深化,最后进行应用;甚至在考试中,学生的解题过程也是在阅读题设的基础上,对题设理解的个人展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那些所谓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往正是始于数学阅读能力较差,教材看不懂、考试题目理解偏差,最后导致成绩不佳。所以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数学教学中就变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准备。
  一、精细课前设計,提高教学实例的可读性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很多时候学生会出现教材读不懂,甚至无心读的情况。教师作为教材的课堂演绎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枯燥、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丰富化、形象化。通过设计一些简单易懂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演绎和讲解,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点内部的逻辑,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例如在初中数学勾股定理这课中,以往我们总是直接抛出勾股定理就是a2+b2=c3,然后带领学生回顾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就马上进入到知识的应用。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引导性和趣味性,更缺乏可读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更无从谈起了。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课前教学设计中多花一点心思,比如可以在集体备课中制作图一所示的装置,引导学生观察水的运动,思考图中三个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图中三个正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进而推导出a2+b2=c2这个等量式。这样的教学设计相较而言更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强化课中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课堂是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最重要的环节。数学阅读要求的不只是简单看懂教材文字或者考试题目,而是要求学生结合符号、图表阅读文字材料,分析阅读材料的内涵或出题者的意图,联系已有知识进行理解和作答。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发现数学阅读强调的是阅读中的思维过程和知识整合。所以课堂上老师的思维展示和引导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样是勾股定理这课内容,教材上是通过探究图二空白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证明勾股定理。数学图表具有简洁、直观的特点,但同时也是抽象的,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语言对抽象的图表进行具体的描述说明,使学生明白教师是怎样进行数学阅读的。通过课前引导的装置演示,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缘由已经有了一个具体的印象,那么在勾股定理的课本证明这个部分,教师更多的是启发学生思考,带领学生读懂数学图表,完整展示教师进行数学阅读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参与阅读,通过“带读”演示指导,帮助学生从机械接受阅读走向意义接受式阅读和意义指导发现式阅读,逐步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养成数学思维。
  三、注重课后延伸,培养学生的自主研读意识
  以往我们在课后训练中往往重知识点的应用,轻知识点的理解,更少会梳理整个单元知识点的脉络,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无论是一般的阅读还是数学阅读,究其本质,读得就是其中的逻辑关系。所以在课堂“带读”之后,教师还应该在课后带领学生阅读整个单元的内容,梳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制作数学“思维导图”,在阅读梳理的基础上,探究知识点背后的逻辑关系。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整合知识点,更能引导学生在数学阅读中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数学阅读,通过阅读回归数学学习本真,引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助力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数学语言简练、严谨的特点使得数学阅读枯燥而稍显无趣,但数学阅读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有更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所以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数学阅读的障碍,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梅玉华.让“数学阅读”与“导学”共生[J].教育观察,2019,8(08):98-99.
  [2]亓艳梅.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N].语言文字报,2019-03-15(006).
  注释:
  1.高文君,韩联郡,田小现.对数学阅读概念及方法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3):84-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69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