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潘安

  摘要:大学阶段是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它肩负着促进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养成的重任。高校思政教学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关系紧密,在思政教学中对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渗透,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效能,实现高校思政教学目标。为此,作者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相关概述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高校思政教学中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学;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080-02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相关概述
  大学期间是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利时期,将核心价值观与思政教学有机融合,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深化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核心价值理念而逐渐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理念是怎样形成的呢?在社会大环境中,社会领域现实存在的各个独立群体由于群体成员所从事的职业性质大致相同,年龄差异小,群体成员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基本一致,使群体成员的整体利益需求大体接近,从而形成群体成员一致认可的核心价值理念。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以大学生群体为核心,表现出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方面的基本需求,反映出大学生对基本价值整体理解大致相同。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发展能够有力推动思想道德认知,使他们具备理性判断、合理选择的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高校思政教学中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主要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以及思想观念都在慢慢地发生变化。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不断渗透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中,并且以多样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影响最大,产生的效果也较理想。这为利用高校思政教学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条件。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虽然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受一些因素影响。
  (一)思政教育授课教师综合素质
  思政教育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情况决定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双向”话语权。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满意,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让教学活动具有权威性。一直以来,教师的行为习惯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知行合一”的以身作则式教学比喋喋不休的理论教学更为重要。只有教师的人品、行为习惯使学生满意,教师的教学过程才能更好、更顺利地开展。大学生的心智基本上发育成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能力,教师不能用对待小学生的理论来对大学生进行说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必备要素之一是让学生能够自我认知,让他们有意识地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一味地说教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
  (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虽然大学生并未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但是由于受到周围环境或者不良信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功利性非常强,甚至有些学生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大打出手”。奖学金、贫困补助等成为很多学生趋之若鹜的动力。例如,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却把自己的家庭条件阐述得跟住在“贫民窟”一般,完全不顾自己的尊严。有的学生为了几百块钱的奖学金,低声下气地恳求一些任课教师把自己的成绩改得高一点。这些现象屡禁不止,很多高校都存在。这些做法不仅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相悖,而且还给别人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试问:为了这些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灭杀自己的人格真的值得吗?大学生功利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说明当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很多学生仍然未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阻碍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三)教师的教育模式
  判断思政教学过程是否具有实效性的重要依据是教师与学生是否共同参与、是否有频繁的互动。传统的思政教学课堂基本上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舞台,学生作为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这种机械式的教育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还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影响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机械式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被动接受并且只能选择无条件遵从,这种强势而霸道的价值观输出行为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对张扬个性、向往自由的需求,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厌烦的心理。一些教师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未参考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未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取向需求设定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标准,导致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实效性得不到体现。
  三、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手段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与高校思政教学过程息息相关,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高校思政教学是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平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提高思政教学价值和作用的有力选择。为了能够让高校思政教学成为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理想途径,高校首先应该完善思政教学过程,提高授课教师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学生能够产生共鳴。最后,要善于利用对话教学的方式,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一)提高思政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学结构
  高校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利用思政教学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和所能达到效果的理想性。教师要善于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德服人,让学生从内心承认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从而端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思政教师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严格考核教师队伍的师德,包括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理念等,为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师资保障。良好的业务素质同样是提高核心价值观培养效果的基本保障,只有教师善于教学,并且自身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才能高效进行。
  (二)改革教学内容
  利用高校思政教学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增加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需要;要求教师保证教学内容能够充分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将先进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入思政教学当中,不断激励学生自强,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利用对话教学的方式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平等对话是拉近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不断有技巧性地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余娜.基于网络媒体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分析——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08):101.
  [2]刘曼,岳华,李建芳,马丽霞,刘伟伟.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试析[J].文教资料,2018,(24):154-155.
  [3]靳芳菲.大学思政课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5(05):123-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