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班主任作为整个工作的方案制定者与执行者,在现代化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从班主任心理健康管理办法来看,也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如教师主体地位突出,师生缺乏情感交流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以及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通过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体产生原因的阐述,对高校班主任下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途径和方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更好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难以快速转换自身角色
学生正式进入大学阶段后,对周围一切环境处于陌生和防备状态,所接触人、环境、生活均与之前存在较大差异,需消耗大量时间进行适应,并且在心理调整过程中,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失落、不安情绪递增,甚至产生自卑心理,若未能及时缓解这种消极情绪,将严重影响学生后期学习和生活。此外,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大学的认识和了解途径主要是任课教师的简单描述或者校园影视剧,片面的认为大学生活是自由、丰富、趣味性十足的,但真正进入大学后,发现学校与自己所想象学习环境、生活条件、社团活动等不一致,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落差,甚至产生退学想法。
(二)缺乏情感交流,导致思想较为封闭
由于身处校园之中,大学生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相对较为固定和单一,教师和其他同学是其主要接触对象,而导致其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产生障碍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原生家庭影响,对家人的依赖性较大,使得学生到外地求学,初入校园这个“小社会”,难以清晰的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达,并且缺乏自主性,缺乏与教师或者他人的沟通相处技巧;另一方面,长时间的校园生活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机会较少,交际能力逐渐衰退,不知如何应对复杂或者突发状况,久而久之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思维世界,不愿走出。
(三)受挫能力差
大学时期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学校,接触社会较少,象牙塔的生活让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产生了过高的期望,自我评估超过自身实际条件,对未来发展的追求过于理想化。但在现实社会中除了能够运用到部分理论知识外,更多是对学生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验和挑战。在真正接触社会以后,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到了工作和社会的压力,以及异常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对挫折和难以独立完成的工作任务时,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较大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自身能力,慢慢的会演变成心理障碍。
二、高校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一)提高自身素质
高校班主任应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围绕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从容不迫的应对处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发生的危机事件或者困难作者。深入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对学生心理特点以及个性发展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总结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以对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及时调整,积极实践并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探索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
(二)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实施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班主任应积极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学生寝室,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走进课堂,明确学生学习能力;走进自习室,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与辅导员、学生干部以及其他任课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日常行为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微博、微信以及QQ等社交平台,关注学生动态,一旦发现不良势头,应以关心、引导方式使学生尽快走出困境。
(三)大力引入积极心理学
班主任可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学生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乐观的心态化解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遭遇。例如,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视频教学活动,尽管视频短片中所谈论的“手艺人”,薪资收入和生活条件与社会上的白领阶层相距甚远,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让残破的文物重新焕发生机。其实在社会中有许多像文物修复者一样的基层工作者,他们凭借一技之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动,在旁人看似枯燥乏味的点滴辛劳中兢兢业业,不惧怕失败与挫折,在与无数细小困难的持续斗争中成就了伟大的历史。
综上所述,人的健康成长或多或少受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心理健康程度也与社会整体进步息息相关,而大学生作为国家新一代接班人,应增强对其心理健康的教育,促使其良好品行和优秀人格的形成,只有具备高强化的心理素质,才能确保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争取成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先进人才。因此,高校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能力,以满足时代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实施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大力引入积极心理学,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张也,李欣,侯健俣.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浅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0):152-155.
[2]高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方法——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操作实务》[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9,35(17):122-122.
[3]于雪雙,王风鹤,贾月辉.班主任对高职生抑郁情绪的调整与引导——高职班主任工作案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10):320-3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46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