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疾病污名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心理疾病污名是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对心理疾病患者存有的负面评价、消极情感体验和歧视。心理疾病污名是影响大学生正确面对心理知识、正视心理问题、寻求心理帮助的重要因素,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了不良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污名;心理疾病污名;隐匿污名
  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竞争的持续加剧大大增加了人们心理失调的概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和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等方面积极投入,但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持“我心理很健康,不需要上心理健康课”观点的大学生大有人在,大部分大学生对本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不熟悉[1],需要心理帮助但不主动求助的大学生比例很高,只有少数学生选择主动求助[2]。这些现象使得大学生对待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不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显著,更糟糕的是给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疾病污名的存在。
  一、心理疾病污名的概念
  “污名”一词最早源自古希腊,指刻在或烙在人身上的标记或符号,表明此人有行为或道德缺陷,人们会因此拒绝和回避他们。污名是一種常见的社会心理学现象,是刻板印象、贴标签、偏见和歧视的复杂结合体。被污名者具有不受社会欢迎的负面特征,比如罪犯身份、身心缺陷或者不符合规范的言行举止等,污名导致其价值受损、被群体排斥。公众会形成对被污名者的刻板印象,并以偏见、歧视等反应对待他们,并引起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3]。心理疾病污名是污名的一种,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对心理疾病患者存有的负面评价、消极情感体验和歧视[4]。由于心理疾病患者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出现功能失调,但大多数公众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不了解各类心理疾病之间的症状差异和严重程度,而是统一看成是神志不清的、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具有潜在暴力危险或安全隐患的。所以相较于生理疾病,人们对待心理疾病者的态度会更加严苛,更易产生负性评价。这种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消极刻板印象会导致大众对心理疾病患者更大的恐惧、愤怒、逃避、社会距离疏远、偏见和歧视,并且即便患者在疾病症状得到控制之后的恢复期,污名的负面作用也会持续存在。
  二、心理疾病污名的分类
  按照污名来源心里疾病污名可以分为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公众无名指公众根据污名对被污名者做出的一系列反应。公众倾向于将心理疾病与“危险的”“破坏性”“糟糕和坏的”等负面评价联系起来。公众污名使得受污名者在生活各方面受到歧视,还会使其家人、朋友受到连带污名的影响[5]。个体会将污名进行内化,形成自我污名,被污名者将公众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内化,将偏见、歧视和负面评价转向自己,表现为自责、自我贬低、社会退缩和负面情绪等,甚至自暴自弃、行为退缩。自我污名会让被污名者体验到强烈的刻板印象威胁和污名压力,他们可能会对心理求助感到羞耻,对亲人和朋友隐瞒病情等。
  根据污名是否能够被意识到可分为外显污名和内隐污名。外显污名指的是个体意识得到的、可控的污名。外显污名通过自陈式问卷或量表测量,它容易受社会称许性影响,有时候反映出的是个体认为应该如何而非实际如何的行为,从而低估污名程度。由于现在的社会越来越贬损公开贬低、排斥和歧视心理疾病患者的行为,外显污名会被个体有意识的控制,偏见和歧视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觉察,通过外显污名测量的结果不再能够反应一个人真实的态度和想法,心理疾病的内隐污名被提出来。内隐污名指难以被自己和他人察觉的与心理疾病相关的想法,它潜在地调节个体对心理疾病的消极观念和行为。内隐污名反映的是无意识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反应,且这些反应具有自动化的特点,研究发现内隐污名是普遍存在的,公众对心理疾病不仅存在自动化羞耻反应,还存在自动化恐惧反应。
  三、心理疾病污名的影响
  污名效应对被污名者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污名对被污名者的应对方式、自尊、学业成绩和健康等各方面都会产生消极影响[3]。污名情境下易出现身份威胁,被污名者用各种方式应对身份威胁,但依然会出现伤害自尊、放弃努力、增强偏见反应等不良结果。心理疾病污名的存在致使心理疾病患者不得不面对疾病和污名的双重压力,污名的存在阻碍了患者的求助行为[6]。为避免歧视,被污名者会通过隐瞒情况和不接受治疗来回避公众污名,而自我污名会导致其自尊丧失、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感受损、治疗依存性变差,并可能出现逃避社会交往的行为,但回避社交会导致社会适应能力降低,进一步加剧公众污名造成的损害[5]。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相互作用会增大污名的消极影响,加重个体寻求心理帮助的心理负担,使其更加讳疾忌医,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污名,大学生不愿意参加心理咨询,绝大部分大学生是因为怕被误解“有病”[1]。刘雪冰的研究表明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意愿影响最大的是心理疾病污名[7],其次是心理咨询信任度。大学生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成年早期,他们自尊心高,自我体验敏感而不稳定,他们希望得到认可,希望被群体理解和接纳,害怕在公众面前丢脸。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可能让他们对污名现象更加敏感,会更加小心谨慎地对待心理知识、心理困扰和心理求助行为。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问题频繁出现但又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取科学的心理学知识的能力,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成为他们解决问题应对危机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愿被污名效应抑制,它降低了大学生的自尊和价值感,也掠夺了其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机会。
  污名效应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形成心理舆论氛围,对被污名者产生心理威胁,从而影响其心理和行为。比如有些大学生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才需要上心理健康课,认真学习心理知识的行为被污名化,心理求助行为也被等同于“有病”,上网查找心理知识需要偷偷摸摸等。污名效应的影响还表现为隐匿污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为污名给被污名者带来了各种负面效应,对于一些能够隐匿的污名,被污名者为了避开可能的消极评价和群体拒绝等负面影响,可能会采取保守污名秘密的行为[3]。由于可以隐匿自己的污名,被污名者能够避免将自己暴露在公众污名情境之下,避免遭受偏见和歧视,这样被无名者似乎可以以“正常”的形象进行与他人生活和交往,但是隐匿污名被发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潜在的可能性会使得隐匿污名的人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隐匿污名对被污名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有显著的影响。隐匿污名者在人际交往中,会对污名情境更加敏感,出现更多的压抑自己和投射性行为反应。他们在社交当中因为要隐匿污名会有更多的消极情绪体验,如无助、焦虑、无望、低自尊、抑郁、孤独等,甚至会出现回避社交的倾向。隐匿污名者一方面担心被发现,一方面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又对揭示污名存在一定的渴望,他们只能根据具体情境在隐匿污名和揭示污名中饱受煎熬、艰难抉择。
  可见,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疾病污名不仅表现为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污名,也表现在对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治疗等活动的污名上,其不良影响主要包括:(1)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知识的态度,阻碍了大学生知识获得和心理成长,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影响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行为,隐瞒和否认自己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阻碍了学校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3)隐匿污名会加重学生在心理咨询和治疗期间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康复。心理疾病污名感的存在是影响大学生端正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态度和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并坚持治疗的深层次原因,也是改进高校心理健康课堂内容,增强高校心理咨询机构效能,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秦向荣,马莹.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的现状及思考——基于上海市1139名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2):92-96.
  [2] 李凤兰,周春晓,董虹媛.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8(6):72-79.
  [3] 张宝山,俞国良.污名现象及其心理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6):993~1001.
  [4] 王晓刚,尹天子,黄希庭.心理疾病内隐污名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03):384-393.
  [5] 冯宁.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概述[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10):124-127.
  [6] 余青云,张海钟.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J].社会心理学,2009,24(9):404-408.
  [7] 刘雪冰.90 后大学生心理求助意愿实证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6):227-228.
  作者简介:范丹(1990.02- ),女,湖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84539.htm